第76节(1 / 2)

('<!--<center>AD4</center>-->许久不曾说话的贾蔷,将抱琴每一分神色变化收入眼底,心内暗笑:谁说宝玉百无一用?说来他还真是自己的福将。不但元春召自己入宫之念因他而起,连自己原本不敢想的、在宫里找个内应的机会都由他挑了头推到自己面前来。

许多糊涂人总是轻视下人的能力。殊不知,对每个有身份的人来说,下人差不多等同于耳目手足。一旦下人生了异心,这些人很快就要变成聋子、瘸子。

不过,抱琴会不会彻底寒心、从而生出二心,还是要看元春的态度。

目光不着痕迹地落在珠帘上,贾蔷非常期待,这位新晋的贵妃娘娘会怎么做。

☆、第63章六十二抱琴

元春起初不以为意,待听到宝玉要求交换侍女,顿觉好气又好笑。若是别个,她早就拉下脸冷言训斥,但既是自己一手养大的爱弟,又知道他天xi_ng如此,兼之多年未见,便不忍苛责,只是说道:“宫里规矩严厉,你这些孩子气的话快快收起,不要再提。”分毫没有替抱琴辩白的意思。

明明只是一句话的事,主子竟不肯为自己着想,一心只顾着维护贾宝玉。抱琴见状,顿时心如死灰,暗暗地连元春也记恨上了,告了声罪,惨白着脸捡起托盘刚要退下,却猛然看见贾蔷正关切地看着自己,目中似有深意。

到底是在宫里历练过的人,纵然伤心之际,仍不得不分神留意一二。见贾蔷眼神奇特,抱琴不觉心里一动,原本退下后要避到耳房的,因了那模模糊糊的念头,在院里找了个僻静地方,装成侯命的样子站着。

元春压根未将这点小事放在心上。宝玉的话纵大有不妥,但这屋里都是她的心腹,不怕传到外头去。同宝玉叙了温寒,又看向贾蔷:“蔷儿,经年不见,你出落得一表人才,教本宫好生欣we_i。”

见她虽是要装温和,却仍掩不住那种居高临下的口吻,贾蔷肚内冷哼,嘴里淡淡应道:“多谢娘娘夸奖。”

元春不知贾蔷早看穿了她的虚伪,心里还道虽然母亲和祖母那样说他,但这孩子看着倒是还乖巧。想来是小儿顽皮,母亲等又是内宅妇人,鸡毛蒜皮的事积下来,天长日久倒成了仇。

如今贾蔷虚岁已有十四,又念了一肚子书,多半已是改过自新。即便未改,得了自己许的好处,也不会再做那些顽皮勾当。自己再去信慢慢劝解着,母亲与祖母定能消了隔阂,认同他扶持宝玉。

因贾母与王夫人一来怕失面子,二来论根源自己也有不是在先,怕被元春看轻笑话,就没敢具体说贾蔷究竟做了些什么。只含含糊糊地说此子顽劣不堪,不尊长辈,若让他亲近宝玉,反会把宝玉这好孩子带坏了。

元春既不知详情,便认为贾母与王夫人短视,放着现钟不打,反而要另捶破铜,没得多事。虽然之前对二人答应着会再考虑考虑,实则心里已经打定主意,今日就要把贾蔷收服了。

既认为贾蔷乖巧,她便开始切进正题:“蔷儿,你既中了解元,又是宁府嫡派玄孙,将来定是要入仕途的。官中尚讲究同年、同乡之谊,帮掣携带,更遑论亲族。宝玉和你都是咱们贾家顶尖儿的人物,名份虽是叔侄,到底年岁相当,说得到一处。日后可要多多亲近,切莫辜负了长辈们的期许。”

说得到一处?谁同这只知调脂弄粉讨好丫鬟的家伙说得到一处。贾蔷听得蹄笑皆非,溜了宝玉一眼,嘴里满口应承道:“娘娘说得是,蔷儿谨记在心。”

元春听不出他的有口无心,还当是他真心答应,遂满意一笑,允诺道:“东府你叔叔那边在官场里不大认得人,将来恐不能替你挑到可心的位子。但你不必担心,只管安心随你宝二叔一起念书。将来的事,长辈自会替你们安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