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节(1 / 2)
('<!--<center>AD4</center>-->汉营在算计项羽时,项羽正于楚营之中,面对神色傲慢、一来便冲他颐指气使的所谓主君。
他面上无动于衷,心绪却未似从前那般纷扰不宁,而是燃起了一抹下定决心后的残忍杀意。
楚王心虽坐在主位上,项羽坐次位,但任谁看来,项羽都是气势彻底凌驾于王之上大权实握之人。
项羽也的的确确不曾将所谓的楚王放在眼里。
楚王熊心,当初不过一蒙昧无知的放牛娃,倒是怀揣着天大的野心,非但不满足于做一面被他们拿来做召集军士用的旗帜,反妄想主政,做起了卸磨杀驴、过河拆桥的美梦。
真是荒唐可笑,若无昔日项氏,谁人还将记得一区区放牛娃的高贵血统,又有谁会将其放在眼里?
除了不知天高地厚的楚王心,那些个围绕在其身侧,对他大放厥词的大臣们,又有哪个不是项氏所任命的?
楚王心在对项羽下达命令、却始终得不到回应时,自觉颜面上过不去,又直觉与一莫名安静下来的猛虎单独处于帐中,自身处境十分危险。
遂果断在撂下“待入关后当宴于秦宫、与沛公赔礼道歉、释去嫌隙”的要求后出了帐,在卫士的簇拥下徐徐离开。
项羽自始至终一言不发,直到在外头等了半天、还未得吩咐的项伯忍不住了,主动入内问询时,他才淡淡道:“便依照王意,遣使叫那沛公备宴罢。”
他纵对政治极不敏锐,也十分清楚,楚王之所以要求办这场荒唐宴席,不外乎是要将他颜面撕开了、公然丢到地上踩,还顺道给刘邦作威风。
原本应当是无礼拒他于函谷关外的刘邦来楚营赴宴,亲口解释,而在楚王的要求下,却成了项羽傲待盟友、需向对方‘赔礼道歉’的荒谬了。
忍无可忍,便无须再让。
玄异重瞳中流出一抹嗜血的阴鸷。
——便容他得意这最后一回。
作者有话要说:
吕布(怅然):全军上下皆憨子,唯有靠我一个机灵人拯救了。
第10章
翌日午时刚过,项羽即依照楚王的命令,过了刚与汉军守兵完成交接、现由楚军把守的函谷关,前往秦宫赴宴。
许是楚王下令时心绪过于紧张,竟忘了对项羽带去随宴的随从数上进行缩减。
只是项羽素来自傲于强大武力,并不屑于钻这空子,仅带了足够在宴后接管旧秦宫的千余楚兵,并未仗兵力上的绝对优势在这场非好宴上耀武扬威。
余下那近四十万兵士,要么正在项羽麾下楚将的引领下有条不紊地入关,要么已屯驻于咸阳城郊,只等他的号令。
千余历经无数鏖战的精锐楚兵入秦宫,皆是一身霜冷铁甲,步履之整齐划一,硬生生地走出了万人的磅礴气势,令宫中数目分明占优的汉军心中戚戚。
刘邦立于昔日始皇帝所伫立的金殿玉阶上,俯瞰那乌压压的楚兵在那高大魁梧如神将天降的项羽引领下,威风八面地步步逼近,只觉胸腔里的心脏仿佛也跟着那震动地面的沉重脚步而缓缓下坠。
吕布作为由项羽亲口任命的执戟郎中,自也在入宫的这千余人中。
他目力惊人,隔老远地便看到了站在玉阶上、似自老窝里鬼鬼祟祟探头张望的可憎耗子般的刘邦,漆黑如夜的眸底倏然间点燃了两簇火苗。
纵使这贼老天三番四次坏事,终究还是叫他见着死仇的老祖宗了!
头回距目标如此之近,吕布只觉浑身热血都瞬间沸腾起来。
然正是因他投降刘邦的视线中所蕴含的敌意过于灼灼,项羽迟钝未曾察觉,却让一直警惕四周的项伯给注意到了。
项伯先惊后骇。
他起初以为是自己看花了眼,但在顺着吕布莫名凶煞的目光望去后,的的确确是落在了刘邦的身上,顿感极其不安。
他虽不喜项羽有时行事过于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