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节(2 / 2)
他自尊心同样极高,并不亚于项羽,且始终认为自己一举一动,皆顺‘义’而为,因而不论是将楚军动向告知张良,私会刘邦,收受宝物,还是在项羽前奋力为刘邦周旋,为此不惜损害楚军利益……他也奇异地始终
', '')('<!--<center>AD4</center>-->不曾问心有愧过。
那日宴中当他不得不挺身而出回护张良,却公然受吕布这一无名小卒挑衅与羞辱,奈何武力悬殊,他纵然气怒,也心知不是对方对手,只能忍气吞声。
单就此事,已让他郁气难解,然更让他难以置信的是,素来对他超然信重,尊敬有加的项羽,竟是铁了心地纵容吕布待他如此无礼!
想他身为项氏族长,多年来栉风沐雨,为晚辈鞍前马后,却落得如此一个凄凉下场,不免让他对项羽生出满腔怨恨。
项羽不来请他议事,他既为自己在对方心中地位骤降而默默不安,更觉颜面再次受损,如何会去卑躬屈膝地请和?
他在加深了对吕布和项羽怨恨的同时,索性除了去牢房里探看张良外,大多时候都只留在自己殿中,于外头的动向的感知,自就晚人一步了。
唯一不变的,是他要私放张良的决心——项羽喜怒未定,杀性甚重,张良在狱中多关一日,便注定多一分危险。
待分封之后,大军启程回了彭城,身处楚国王都,就更难有出逃的机会了。
项伯辗转反侧,最后还是决心不顾张良先前那回会见时的反对之意,先设法将人救出再说。
第20章
项伯原还想计划再周全些,这会儿却顾不了那些了。
他认为自己毕竟是项羽血脉相系的叔父,又有着汗马功劳,只要他坚决不予以承认,纵有旁人进谗,项羽也不至于信了他们,大可蒙混过关。
子房可就不同了。
他可是亲眼见着那日宴上,项羽所表现出的浓重杀心的——若非那满腹阴谋诡计的吕布打了什么坏主意,出面拦了一拦,他的确不敢直面阻止。
明知项羽对敌暴戾,他岂能安然坐视子房立于危墙之下?
一想到子房当年救下他性命所施的恩义,项伯便愈发感到义不容辞。
他一狠心,决定不再犹豫。正所谓择日不如撞日,她索性就挑在项羽召尽重臣、守卫最为空虚的此时。
为免引人注目,他只点了二十亲兵,便悄然朝牢房去了。
下到狱中后,面对主动迎上来的贪婪狱卒,他只以眼神下令,身后亲兵即刻会意,趁那几名狱卒俯身行礼时,利落将人尽杀了,摸出了身上钥匙。
在牢房中闭目沉思的张良自不可能漏听了这些动静,一睁眼,便见昨日才见过的项伯神色紧张,正亲自低头开锁,匆匆问道:“子房可还无恙?”
张良吃惊道:“项兄这是……”
“项王脾气暴戾,于子房业已起了杀心,”项伯终于将厚重锁扣打开,松了口气,飞快解释道:“愚兄即便豁出性命,也绝不肯目睹子房再受其胁迫……锁已开,贤弟,快随愚兄来!”
事发突然,饶是机智善谋如张良,除了强行按下心中不安,由着项伯将他连拉带拽地带出了牢房,又在囚衣外套上楚兵装束,混入亲随队列出了牢狱外,也来不及有更好的提议。
项伯还是首次直接违背项羽的意愿、行下除‘报救命之恩’这名头外,连块像样的遮羞布也难寻出的叛徒之举,心中紧张之剧,可想而知。
一行人故作若无其事地出了监牢,朝宫门处行去。
即便项伯近来不似从前那般受项羽亲近,到底是多年来最受看重的堂堂左尹,是以他脸色阴沉地带着一行亲随朝宫门快步行去时,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