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 第10节(1 / 2)

唐代梳理史料,因避讳而改称城人、镇人等,再后世则人、民混用。但除了洛阳等少数的军政中心之外,城镇居民大多数都是军事人员,与乡里有着很显著的区别。

防则是西魏北周出现的新的军事名词,规模大约介乎戍、镇之间,行政构架上隶属于州、或者干脆就是军州。

李泰听到宾客谈论西魏近来多处增设防,心里便隐隐猜测这个增防的举措应该就与之后的府兵制有关。

史书上讲宇文泰在邙山战败后便开始大肆招募关陇豪强为军,但具体是怎样的方式、怎样的步骤却语焉不详。

府兵制虽然肇始于北魏城民为兵的世兵制,但其形成的过程却并非一蹴而就。隋初军府称骠骑府、隋末称鹰扬府,到了唐代才定名折冲府。

那么在当下西魏频频增设的防,是否就是府兵制尚未成型、过渡时期的一个军事单位?

李泰之前的主业是古风生活却非古代军史,因此对府兵制的形成也只是略知大概。

但常情以论,宇文泰就算要大肆招募关陇豪右,也要对这些豪右乡兵加以组织和安置,增设的防应该就是置兵的一个选择。组织力度达到一定规模后,再将这些防拆分成大小不一的军府,从而完成府兵制的结构建设。

这么一想,李泰心里又火热起来。

他一直在思考在这西魏朝廷统治的关中该要如何生存和发展,之前进言并没有获得宇文泰的重视和辟用,心里自然有些失望,但很快便也释然。

毕竟西魏并不是一个大一统的完整政权,他就算得到宇文泰的赏用进入行台任职,前程其实也是有限。西魏这个霸府政权统治力本就不高,再加上恶劣的外部环境,对地方武装力量的发展几乎没有任何限制力。

在这样的情况下,挖空心思向中枢发展就是舍本逐末。

乱世之中,兵马为王。他们陇西李氏在北魏朝廷政治地位不可谓不高,可当尔朱荣率军进入洛阳后,陇西李氏成员便被劏猪杀狗一般的遇害诸多,吓得此身爸爸李晓隐逸乡里不敢做官。

李泰就算是在西魏官场混得再好,了不起另一个李冲,一旦遇到大的政治动荡,同样无力自保。

既然如此,还不如放弃向上层努力,下沉于乡里,混成一个都督防主,也能在未来的府兵体系当中占有一席之地。

虽然说他一个新入关的降人,在关中全无乡土基础,但眼下距离府兵体系完全形成还有五六年的时间,也算有足够的准备时间。起码在乡土混,可以避开西魏政坛那些暗潮涌动、动辄灭顶的大坑。

他这里还在思索自己的发展路线,突然见到周遭客人们纷纷起身向外走去,并有人喊叫道:“独孤开府过来了!”

独孤开府……独孤信?

李泰听到这个名字,便也连忙起身,跟随众人行往堂外,想要看看这位最牛老丈人究竟是何风采。

第0016章 独孤如愿

廊前突然涌出这么多的宾客,顿时人满为患。

李泰站在人群里,眼前全是晃动的人头,根本就看不到人群外的情景。

“独孤开府早已登堂,难道是要离开了?让开、让开,勿阻我等仗从开府!”

几个胡人少壮沉迷游戏,反应过来时已经落在人群后方,于是便在厅堂里喊叫着推搡人群。后方力道涌来,李泰也站立不稳,直被挤出人群,冲出数步才立稳身形。

他正待回头呵责,便见到诸宾客已经各自作礼,向着一个方向呼喊道:“独孤开府!”

“我代主人接引贵客,诸位不必多礼!”

一个颇具磁性的男中音响起,李泰转头望去,便见到一名体态雍容的中年人正从廊外经过。

这中年人身穿圆领缺胯长袍,白底团锦的衣色,革带缠腰、嵌以金玉,头上则是一顶金丝为骨的乌纱笼冠,这一身衣着装扮瞧着真是贵气又浮夸,但组合起来却透出一股鲜明醒目的气质。

当然,气质好坏还是要看着装者颜值如何。

独孤信四十出头的年纪,体态并不像若干惠那样魁梧庞大,起码一米八的身材,也不像一般武将那样膀大腰圆,保养得宜,剑眉英挺、五官立体,虽欠少年锐气,但却富有中年人的稳重笃定,面貌英俊庄严,须发油黑美观,一对眼睛更是炯炯有神、仿若有光,或行或立、俱成焦点。

真是一个老骚包!

李泰略作打量便收回视线,心里默默评价一句,旋即便察觉独孤信眼神正饶有兴致的打量着站在人群前方的自己,便也连忙举臂作礼。

独孤信站在廊外顿足几息,视线大半流连李泰一身,见其作礼,便也微微颔首致意,然后便对堂前众人挥一挥手,继续举步往前庭走去。

此时前庭记录礼单的书案前,正站着一名长须美髯的中年文士。这人身倾案前,右手虚提作勾勒状,久久都不挪步,后方队列等候的宾客已有许多,但却没人敢发声催促。

“主人正遭堂中恶客灌饮,权使我来引贵客。莫非因此失礼,苏尚书竟不肯入堂?”

独孤信行至此间,指着那中年文士笑语说道。

中年人闻言后只抬头对独孤信略作颔首,旋即便又低下头去,望着书案对面一名笔吏说道:“抄写完没有?”

待得到肯定回答,中年人便抬手揭起一张写满了字的礼单,小心翼翼的卷好收起,这才转步走向被晾在一边略显尴尬的独孤信,微笑道:“主人有待客之礼,宾客有为客之道。各自有失,岂敢有劳开府说解。”

独孤信视线扫过中年人递给身边仆人的礼单纸卷,便又笑问道:“莫非惠保纳礼逾制,竟劳苏尚书亲自索证?他正在堂,同去责问!”

中年人名叫苏绰,官任大行台尚书,乃是大行台宇文泰最为倚重的政事大臣,自是位高权重,所以独孤信才亲自出迎。

“难道在开府眼中,苏某竟成恶客?所以驻足,只因目见一宾客笔法清新有趣,故而赏摹忘行。速行、速行,勿劳主人久候!”

苏绰闻言后又笑着解释一句,然后便与独孤信并往中堂行去。

看到两位文武大员行离此间,众人便又再次返回堂中坐定,李泰也随众返回,心情颇为激动,没想到这么短时间里就同时见到两个西魏名臣。

苏绰可以说是西魏时期最重要的政务大臣,为西魏的制度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子苏威更是隋朝四贵之一,其所出身的武功苏氏也是后世关陇集团的中坚成员。

至于独孤信,那就更不用说了。讲到南北朝、特别南北朝末期的历史人物,独孤信是绝对的顶流。

后世许多人或许不知道宇文泰,但对独孤信三朝国丈、最牛老丈人的称谓,那真是张口就来。正如许多人或许不知道南朝细分几个朝代,可讲起陈庆之,就会激动难耐。

原本史书中的符号人物,居然活生生出现在自己面前,大凡对历史稍有了解的人,都不免激动不已。

李泰心里的激动还在于,他感觉刚才独孤信似乎在打量自己,难道是物近其类,看到同样颜值出众的自己,想做自己老丈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