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 第38节(1 / 2)
不旋踵,李去疾便与几名都督一起行出,先作见礼,然后李去疾便笑语说道:“我部几日前抵达荆原,今士气可观,被华州宇文大都督置防于此。周将军收招入营商讨大阅事宜,不暇来见阿郎。”
所谓的宇文大都督,就是时任华州刺史的宇文导,与时任雍州刺史的侯莫陈崇一起分担召集诸军、主持大阅的工作。
听到他们武乡郡乡团居然能受宇文导的赏识,李泰也颇感高兴,在凉棚里饮用一些营中送来的酪浆解渴,便继续上路。
李去疾给他们找来了一些打着两块黑补丁的戎服换上,又安排一队营士护送,这一次再上路便顺利的多,几乎没有遭遇什么盘查,终于在傍晚时抵达了栎阳防城外。
这座兵城附近,所驻扎的营垒军伍更多,而且一望可知都是精锐军士。
在等人入城通传的间隙,李泰站在诸营垒外仔细辨识,看到了许多北镇大将的旗帜。
贺拔胜、若干惠都赫然在列,包括赵贵这个老失律的部曲营垒也在其间,正位于防城外的东北角,在其旁边则就是唐太祖李虎的营垒。
但是隋太祖杨忠的部曲仪仗却不见,或许还不够资格驻扎在此周边,因为眼下的杨忠还没有获得开府资格,较诸开府低了一级。
大行台宇文泰与西魏太子元钦,如今也都来到了栎阳防,因此防城出入监察极为严格。有甲胄森严的西魏禁军将士当道警戒,不准闲杂人等于此纵马浪行。
李泰看到这防城周边阵仗,心里不免突发奇想,如果他能带着一架武直穿越过来,在这左近突突一顿,接下来的历史会变成什么样子?
他们一行在城外等了足足大半个时辰,直到天色擦黑,才有一行人自防城内行出,为首一个身材尚算高大的年轻人站在防禁之内呼喊道:“太尉公府记室参军李伯山,在否?”
左近已经聚集了许多等待通告入城的官员和兵众,长久等待难免让人心情焦躁,场面也有些杂乱。
一直等到对面喊了第二遍,人群中的李泰才听到自己的名字,忙不迭排开周遭人群,越众而出,上前几步叉手道:“太尉公府属员李伯山在此。”
有禁卫军士入前验看他的告身信符,才将他引入防禁线内。
之前喊话的那名年轻人也走上前来,上上下下打量他几眼,然后便抱拳笑语道:“李郎果然一表人才,难怪方才太尉公嘱我外出不需细访,眼望既知。”
你明明喊叫了好几遍,还是我主动走上来!
李泰心里吐槽一句,但这恭维话也听的让人开心,便也作揖道:“不才拙质,让郎君见笑,敢问郎君作何称呼?”
“某名念华,忝为太尉公府长史,李郎直称即可。”
那年轻人也很有礼貌,闻言后便笑答道。
李泰听这介绍不免多看了对方两眼,高仲密这个太尉公虽然是个水货,但其府佐品秩却是真实不虚的。
之前的贺兰德做了几个月的司徒公府长史,外放便是一方郡守。像李泰担任的太尉府记室参军,那也是正经的六品官职,如果肯放弃高仲密的亲信身份,把组织关系交到西魏朝廷,外放也能担任一个县令都督。
这年轻人看起来也就二十多岁,瞧着像是氐羌混种,除了笑容挺和蔼,不像一般的胡人那样孔武粗豪,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居然能够担任太尉府长史,可见身份绝对不简单。
再联想到对方自言名字,念姓可不是一个常见的姓氏,脑海里略作思忖,便又拱手问道:“请问郎君,念昭定公……”
“正是家君。”
年轻人又微笑着回答道,而李泰也因此知道了他的身份,原来这看起来不甚起眼的小杂胡居然是念贤的儿子。
昭定就是念贤的谥号,这自然不属于李泰原本的知识范畴,他连自家祖宗的谥号记起来都很勉强。只是在不久前恰好听到贺拔胜感慨,说念贤若非几年前的河桥之战丧失威望,哀荣必然更加盛大。
念贤这个人在后世名气倒不是很大,但有一个身份不得了,那就是眼下西魏名声响亮的北镇军头们,有一个算一个,在他眼里都是儿子。
入关的这些北镇军头们,念贤的辈分最高,所谓于诸公皆为父党,自太祖宇文泰以下,咸拜敬之。
如今北镇之中地位尚算超然的太傅王盟、太师贺拔胜,这两个位置念贤早在大统初年便轮番坐过。而且在独孤信专制陇右前,念贤才是陇右方面的大头领。
念贤死于大统六年,按照古人服丧制度,他的儿子应该今年刚刚服阙,接着就被任命为太尉府长史,可见朝里有人好做官。权力大小暂且不论,起码官品提上来了,再委任别的官职就顺当的多。
看到眼前这个笑容和蔼的念华,李泰顿时觉得他陇西李氏的出身都不香了,他爷爷、爸爸咋不去北镇混,把辈分混上来,让他也能沾沾光,见到北镇这些家伙都喊孙子:老子做啥的卢,叫我爷爷!
“有劳长史出迎,但仍有随从诸员被隔离在外。”
收起心里一点小心思,李泰又指着警戒线外李雁头等人说道。
念华闻言后便说道:“防城格局并不宽大,衙舍有限,诸公府员入城都有限制,余者只能安置城外别营。”
说话间,他又召来一名禁军兵长吩咐几句,李泰也拿出一个信物让其转交给李雁头,见到随从们被引到城外别处一营,才跟着念华一起往防城走去。
第0062章 做大做强
栎阳防城内分五坊,因西魏太子并大行台一众权贵高官的到来,原本驻守于此的军士们都去城外驻营。
高仲密这个新晋的太尉公被安排在西南坊区居住,李泰入城时宵禁已经开始,街道间除了往来巡弋的禁军宿卫便少见行人。
一行人穿街过巷,很快就来到了高仲密的住处,一所排列三间的兵舍,门前还有十几名禁军甲士驻守。
大概宇文泰也担心高仲密势不配位,被羡慕嫉妒恨的北镇悍将们登门夜袭抹了脖子。
高仲密还在等着李泰一起用餐,见他来到便也招呼新长史念华一起入席,待其较前长史贺兰德客气得多,毕竟这个念华在西魏的人脉着实强。
用餐完毕后,几人相坐寒暄,李泰也在观察着念华,若这新长史不好相处,那高仲密这个太尉做的会更难受。
好在念华这年轻人性格很不错,言谈举止彬彬有礼,对高仲密这个上司也能保持客气恭敬。
闲聊片刻,李泰便哈欠连连,连日奔波赶路,他也的确是累了。高仲密见状后,便摆手让几人散去休息。
一夜无话,第二天清晨,长史念华先送高仲密出门、往大行台行衙议事,然后便返回舍中坐定,展卷细览之后大阅时与太尉府相关的礼程。
不多久,念华突然听到门外传来马蹄奔驰声,心中便生一奇。
眼下太子与大行台都在城中,警戒严格,非诸公开府不得在城内策马而行。听这马蹄声渐行渐近,念华便连忙起身行出。
及见来人相貌,念华便阔步迎上前去,拱手道:“原来是惠保兄,有失远迎。兄不去行府议事,来此为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