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 第94节(2 / 2)

之前进攻洛水东岸的雷氏庄园时,他手下便伤损数员,很是心痛。眼下的他底子仍薄,这五百多名部曲便是最心腹的力量,实在不舍得折损消耗。

此行所携带的军械器用和物资补给虽然不少,但也不是攻坚拔城的配置,就算能够攻打下来一座坞壁,伤损必然也会极大。

而且稽胡能够肆虐这么久,必然也不是纸糊的,上手就向高难度挑战还是有点冒失,不如打打野战积累下经验。

略作沉吟后,他又问向李到:“除了雕阴胡,左近还有没有其他合适的目标?”

“洛水东岸的黑水胡,傍河而居、恃险不宾,常与东贼款通勾结,大统以来,凡有贼胡躁乱,其诸部落常常涉入其中。最近一次便是东夏州刘平伏乱……”

李到对此境形势了解不浅,很快就选定了一个合适的目标。

黑水又名库利川,是黄河西岸的一条支流,库利又作“苦力”解,是稽胡当中的下层奴部。地位越是卑下,斗志就越顽强,所以北境稽胡的叛乱,黑水胡便是其中一股主力。

大统四年、大统七年的稽胡叛乱,黑水胡都参与其中,此境稽胡也是东魏重点招抚煽动的稽胡部族之一。

大统六年,柔然与西魏交恶,大部南侵,穿过河套地区直攻夏州。这让西魏朝廷大惊,以至于皇帝元宝炬不得已赐死废后乙弗氏来平息柔然怒火。

柔然虽然被打发了,但西魏在北境兵力不足、防守空虚的现状也暴露在北境诸胡面前。因此稽胡首领刘平伏便据上郡反叛,这一次反叛也是受到了东魏的煽动和支持。

东魏打算借助稽胡刘平伏的势力在黄河以西设立一个据点,乃至于修建一个黑獭快乐城。

西魏为此也紧张不已,以于谨、侯莫陈崇两位之后的柱国为统帅,部将还有豆卢宁、梁椿、陆通、厍狄昌,以及时任夏州刺史怡峰等等,才将叛乱平定。

这样的阵容,已经仅次于东西魏在河洛之间的几次约架,足见西魏政府对此的重视。但结果也仅仅只是将叛乱平定下来,并未深入剿灭,仍有大量的稽胡叛军渡过黄河、逃入东魏境中,近年则又陆续迁回。

李到选择黑水胡为目标,一则是黑水胡狡诈难驯,战功更加可观,二则黑水胡在大统七年遭到过大军严酷打击,组织更加松散。他们所部员属不多,当然要挑软柿子才能捏的顺手。

第0153章 以血祭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当确定了接下来要做什么,并已经选定目标后,当然是要检点确定自身的力量如何。

因为最开始的目的地是边州军镇,李泰麾下的武装力量这一次可以说是倾巢出动,五百名部曲甲卒全都出动。再加上随行属员们的各自随从,就组成了一支将近六百人的骑兵队伍。

在动辄千军万马的南北朝晚期,这样一支几百人的武装力量倒也不算起眼,但其实也是不容小觑的。就连一些郡县、包括相当数量的汉胡豪强们,都达不到这样的武装规模。

因为这些都是李泰部曲中的精锐,是可以直接武装起来投入作战的壮丁,并且各自都有着一定的弓马技艺和战斗经验。

常规状态下,这样的一支骑兵队伍往往都要配给倍数乃至于两倍的丁役和后勤人员,那可就可以形成一两千乃至更多的部伍规模。

六百人的骑兵队伍,已经可以进行许多常规和非常规的骑兵阵队战术配合,在战场环境和战术配合占据优势的情况下,冲击上万人的胡人部落都能做到。

稽胡虽然凶悍难驯,但也做不到全民皆兵。

一个稽胡部落中的人员构成,通常分为首领并其直系族裔,以及占据统治地位的精兵勇士,农夫、牧民、手工业者等部落民众,还有完全没有财产与人身自由的奴役。

后两者的界线倒也并不分明,部族民众就等同于首领渠帅的私人财产,无非前者的依附时间更长,或者具有一技之长,所以处境会略高于完全作为消耗品的努力。

如果说两者有什么区别,那就是最底层的奴隶可能连生育权都没有。因为通常稽胡部落需要将人口控制在与环境产出相匹配的水平,否则整个部族的生存都将大受影响。

一个数千人的稽胡部落,其核心精锐的武装力量只占据很少一部分,可能都没有李泰这一部人马多。

其他大量的附庸人口,战斗力和组织度都非常的低下,一旦作战起来产生的威胁很小。甚至正面战场的战斗结束后,还可以将这些人口进行收抚整编,增加自身的战争续航力。

这也是李泰与诸属员敢于动念抢掠稽胡部族的原因之一,只要不碰上真正的硬茬子,在没有辎重后勤的拖累下,打不过也可以跑。

因为本就做了两手准备,李泰此行携带的军械数量也不少。

一弓一刀是标配、弓弦配给三根,每个人又携带了三十到五十支不等的箭矢。单单这些配给,已经足够应付一场颇具规模的野战。

除此之外,另有马步盾牌八十面、两当铠三十领、战马具甲二十具以及马槊二十杆,数量虽然不多,可若披甲武装起来,也足以施展攻守离合的战术配合。

他们此行并没有携带车马等辎重队伍,除了各所配给的一匹战马,仅仅只凑出来六十匹闲马用作替换并驮运物资。

之所以还能保持相对比较可观的军械武装,关键还是给养的缩减所腾出的运载力。食物给养方面,每个人随身背了两张压缩粮饼,空间的占用微乎其微,但却足以维持来回的消耗。

豆粕等马食的添料携带了几百斤,时入深秋、沿河而走,郊野中也不缺少干草等马食饲料。

再加上两口大铁锅、五个行军的毡帐、磨刀的砺石、保养器物的油膏几十斤,携带的物资虽然也不少,但也还没有达到影响机动力的地步。

做出决定后,李泰也向部曲们下达了这一命令,着令他们好好休息,保养体力,并且将部伍组织和械物配给稍作调整。

李雁头、朱猛和李到各领百人一队,为左右翼与前驱,李泰则自率余众为中军后阵,统一运输甲槊、军粮等重要物资。前方三支队伍负责查探地形、寻找目标,中军队伍负责攻坚拔防。

做完了这一安排,并将部伍、物资调配完毕后,此夜众人便在这临时营地中早早休息,只留下十几名斥候岗哨于左近分守值夜。

李泰入睡未久,忽然又听到帐外传来示警声,连忙抓刀披衣行出毡帐,望向入前奏告的兵卒问道:“什么事?”

“东岸偏北突然有火光冒出……”

李泰循着兵卒的指引方向望去,果然见到河对岸夜幕中有一片火光闪耀,但却见不到清晰的火源,想来距离应该不近。

“左近有没有异样声响?”

他在观察片刻后又询问道,自己这里刚刚算计完要搞稽胡,可如果此夜被稽胡掏了营那就有点尴尬。

兵卒闻言后便摇摇头,只说道:“李参军已经率员向北潜行查探,请郎主在营等候。”

听到近处并无异相,李泰暗送一口气,没有惊扰已经入睡休息的部曲们,只自己握刀共几名亲信在营地中等候。

时间又过去大半个时辰,对岸火光虽然还没有完全消失,但也黯淡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