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 第118节(1 / 2)
“没有、没去……不知!”
一名僧兵开口否认,但话一出口,头颅便滚落在地,胸腔中喷出的血水直打在旁边同伴头脸上,那人顿时吓得委顿成一滩烂泥,颤声道:“物料都在寺后、官兵埋在了东谷……”
李泰听到这话,神情又是一凝,指令一名随从继续审问详细,自己则带领五十人冲出院落,已经可见许多僧徒在寺庙中惊慌奔走,凡所有见形成阵列的僧兵,即刻便率众冲杀上去,一连冲溃了几队,骚乱已经扩及到了整座寺庙。
许多睡梦中被惊醒的僧徒完全不清楚发生了什么情况,仓皇间下意识往讲经台广场冲去,一些高等级的僧人和尚也来到了这里,大声呼喊着约束群众。
当李泰率众来到钟楼下时,这里已经聚集了几百名的僧兵,正在挥舞着刀枪拼命的向上攻打,张石奴等人抵挡的也很是辛苦,身前脚下已经堆满了尸体。
李泰正待率众杀上前去接应,两侧墙头上流矢洒落,上百名僧兵分在两侧引弓乱射,让人寸步难行,只能无奈撤出。
“郎主且攻别处要害,仆等在此据守,贼声绝难发出!”
火光中张石奴见李泰率众几次进攻都被打退,便大声呼喊道,手中大刀奋力亦砍,直将两名僧兵都劈成两段。
李泰眼见后方又有手持刀枪的僧徒呼喊冲来,便也不再于此恋战,率众直接扎入散乱的僧徒人群中,挥刀劈凿出一条血路,循着白天的记忆又向寺中仓储地点杀去。
“快上、快上,夺回钟楼!派人骑马去告乡里,让诸乡户速来救援!”
几名平日里姿态雍容的老僧,这会儿也是一脸的惶恐惊容,发出各种应急的指令。
此时的山道上,已是马蹄声雷动,柳敏一马当先,不断催促甲卒们加快脚步。道途中有见仓皇出逃或是报信的僧徒,直接引弓射杀,一路冲杀进了寺庙之中,并与潜伏在此的几员内应汇合,循着指引便往寺庙内杀去。
这寺庙诚然是人多势众,但也鲜有遭遇如此惊变,并没有一个灵活有效的指挥调度,尽管各处不乏形胜建筑,却是不能有效布防。当这千数名强卒杀入寺庙中时,形势顿时变得更加混乱。
第0194章 人心不足
寺庙中还有一些零星的战斗,但局面也已经基本被控制下来。
寺庙的出入门户以及当中一些形胜要害之地尽被占领,僧徒们被分割于寺中各处,敢再奋起顽抗者已经很少。
李泰和柳敏汇合于寺庙熔铸工坊的仓储区,打开几间仓库大门,露出里面堆积的物货。在其中一间仓库中,便存放着许多作为淫祀毁禁的佛像,显然就是之前所劫掠的物资的一部分。
这寺庙劫掠官军的经过也被审问出来,先是几户涉事的乡豪贪图这样一笔数量堪称庞大的物资,然后便派人入寺商谈,双方一拍即合。
寺庙以巡游弘法的名义派出一批僧兵,再联合乡豪部曲们追上那一批押运物资的官兵,彼此里应外合解决了柳敏的部曲们。
随队押运的那些役夫们,在面对军官、豪强与寺庙的三重压力下,也都不敢反抗,乖乖顺从配合将物资运至弘法寺。
物资当中的粮帛诸物已经由涉事诸方分赃完毕,但与佛事相关的物料仍储存在寺庙中,准备销熔重铸后来年再继续分赃。李泰所订购的那一尊弥勒法相,就用到了其中的许多物料。
除了遗失的物料之外,柳敏更关心的还是他那些失踪部曲的安危。寺庙俘虏中拎出几员作为向导,将之引入那些部曲埋骨之地。
柳敏亲手扒开新覆的土堆,举着火把仔细翻看辨认那些尸体,两眼已是忍不住的热泪盈眶:“狗贼安敢、狗贼……我要你们血债血偿!”
柳敏抽出佩刀,直将那几名引路至此的僧徒们砍杀当场,但仍余怒未已,勒令一部分部曲留在这里收捡同伴尸首以作迁葬,自己则率领其他人重返寺中,凡所见到身披僧袍者,俱一刀劈下。
李泰闻讯赶来,眼见柳敏已经状似疯魔,浑身都是血淋淋的,两眼也是血红。
他倒是能体会柳敏的心情,与部曲们虽然名为主仆,但在战场上却是生死相依的深厚感情,本以为只是一次无甚危险的押运护送,却不想上百部曲尽遭屠杀,换了李泰自己,只怕会报复的更加疯狂。
但眼下虽然攻下了寺庙,事情却仍未完结。这寺庙还算是官府无从管束的法外之地,但还有那些同案的乡豪们分居于地方,若让他们发动部曲煽动民变,无疑会给地方带来严重的伤害。
于是他便走上前去,抬手按住了仍在挥刀的柳敏,沉声说道:“柳郎中请暂忍悲情,今已罪证确凿,凡所涉案者绝难逃于法网之外。但眼下最重要,还是切勿让此祸患糜烂于地方。余寇分散于乡野,一旦感知危机必然情急自救,宜需速告郡县谨慎防备,切勿为贼所趁!”
柳敏这会儿也恢复了几分冷静,抬手擦了擦脸上泪水,却又糊上一脸的血浆。
他也没有心情计较这些小节,只是略显迟疑道:“这些贼徒们乡势盘结,且不乏势力探及官府,若是进告,会不会更加滋生剧变?”
他这会儿思绪显然还是有点混乱,李泰便又继续说道:“我等入境追赃是情理应当,郡县安守所治亦其职责之内。即便乡贼势能裹挟官府,亦其上官之罪,无责我等!可若因追赃杀贼而激生民变,我等纵有追贼之使命,亦不免扰乱地方之罪责!”
柳敏听到这里也醒悟过来,点头道:“伯山你说得对,眼下使命波折未已,实在不可再惹事则于身。郡县纵有藏奸在事之中,也非我等过错。我即刻遣员分告左近官府,咱们只需守住此方不失!”
明白到这一点之后,他便也顾不上再杀僧泄愤,即刻入堂去写告急书信,遣员分送出去。
李泰本就是一个帮手,倒不必为如何善后而操心,而是又回到寺庙仓储区,着员速速盘点收获。
这寺庙中的库藏,严格来说也是属于贼赃,应该输送于霸府。
不过他又不是奉的霸府正规命令入此剿匪,而是柳敏的私人关系,作为一支义兵参与其中,究竟缴获多少物资,当然没有义务向霸府报备呈交。
霸府既没有负责他的行军开支消耗,凡所给养都得在不违律令的前提下进行自筹,他的部曲们一个个都是吞金兽,凡所出动都要消耗大量的物资给养,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这弘法寺本业就是熔铸佛像,因此寺中相关的物料积存极多,包括各种成品,堆积了几大仓库。
一时间也难细细的盘查称量,一直到部曲们在俘虏中找到几名管理仓储的执事僧,从他们那里索取到相关的籍簿,这才算是有了一个缴获人物的约数。
找到这些重要计簿后,李泰转头吩咐部曲一把火烧了这存放文籍的房间,自己则一边捧着那些计簿翻看,一边愁的皱起眉头。
有时候收获太多,也会让人烦恼。诸多实物缴获,可不像后世一串数字兜个几圈就能洗的干干净净。中饱私囊虽然是基本操作,但也不好做的太过明目张胆。
略作沉吟后,李泰便让人召来寺中几名幸存的管事僧徒,其中就包括之前接待他的那名老僧,这会儿还在两眼朦胧的略有醉意。
“两个选择,一个是即刻下拜、做我家奴,一个是现在就超度往生。一、二……”
李泰这里还没数到十,几名僧徒便已经尽数跪地呼喊郎主饶命。
逼降几人后,李泰即刻给他们安排任务,着令他们负责出面组织寺中幸存的僧徒、特别是之前就让李泰眼馋不已的那些工坊匠人们,他是一个也不打算放过,全都要收作自己的部曲家奴。
当柳敏再寻过来时,李泰已经搞出了一个初步的分配方案。
除了他收作家奴组织管理俘虏的几名僧徒,寺中其他在籍的僧徒,全都要归为罪犯俘虏。工坊里那千数名工匠并其家属,李泰是要作为部曲收编。寺中所缴获的诸类物料,他也要留下一半。
这些人与物,统统不会呈交于奏报之中。至于其他的收获,李泰便不管了。像这寺庙、寺田并诸僧祗户们,他们既带不走,此地官府也肯定不会任由他们带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