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 第353节(2 / 2)

当得知李泰只率五千步骑便进入河洛地区,魏玄等人脸上也不由得流露出失望之色。

如今他们关南义师的力量也萎靡至极,即便汇总各部,能够动用投入战斗的不过三四千人马而已,同轨防那里尚有不足两千驻军,则是被盯得完全动弹不得。凭这些兵力便想完全扭转河洛之间的局面,那是远远不够的。

虽然眼前这位李大将军素来都以用兵入神、善于创造奇迹战果而著称,但魏玄等人因为对河洛之间的局势太了解了,做梦都想扭转战局但却一直束手无策,除了投入更大的兵力之外,想不到还有什么奇兵操作、以弱胜强的可能。

李泰在听完这些后,便也陷入了沉思之中,看来想要完成中外府交给的任务不是那么简单啊。

之前他能够纵横河洛,还是有着各路友军策应配合,但今整个河洛方面西魏投入的最大兵力便是自己从荆州带来的人马,却要面对数倍于自己,而且还以逸待劳、占据着雄城要塞的北齐大军。这要还能搞得定,李泰都觉得自己那是真牛逼。

可如果不能完成任务,且不说对中外府的东征大计有多大的影响,对他个人而言也是有着不小的影响。

如今荆州总管府的威慑力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来自于李泰屡克强军、战无不胜的辉煌战绩,一旦这一次在河洛之间被搞得灰头土脸回去,虽然不会让总管府局面即刻崩盘,但也会让他的威望大打折扣,起码做起一些事情来不像之前那么得心应手,需要投入更大的成本和精力才能达成之前的效果。

就拿之前那些在他号召下蜂拥前往沔北投资的关中豪强们来说,当知道李泰在河洛败绩后,一定会影响到他们在荆州的投资计划,至于会造成多大的影响则不好说。

李泰并不是不能接受失败,只不过如今他的许多事业计划都是建立在之前屡战屡胜的基础上,当这一威名告破之后,当然就要承受相应的代价。虽不至于直接跌落下来,焦头烂额则是难免。

眼见这些关南义师们也没有什么好的建议,看来终究还是得靠自己。

李泰便又仔细询问了一下他们各自部曲人马的分布区域,还有就是这些北齐人马的调防和辎重运输的频率与路线,虽然战时肯定是与平时有所区别,但也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听完魏玄等人的讲述后,李泰心里也渐渐有了一些初步的思路想法。

北齐之所以在宜阳派驻大量的人马,那是因为宜阳地理位置很重要。而宜阳的地理位置之所以很重要,则就是因为这里扼守住了南崤道通过洛水河谷进入河洛平原的道路。换言之,只要宜阳失守,西魏大军就能源源不断的进入到河洛平原。

但其实,就算是夺下了宜阳,西魏也没有后路大军派遣到河洛战场。这一点李泰知道,可是北齐的守将不知道啊。宜阳是他们北齐重点经营的一大防线,不到万不得已,是绝对不能放弃的。

但是李泰此行的任务并不是要攻城略地、收复河洛,而是要尽可能的牵制河洛守军,所以他也并不需要攻占宜阳才能达成目的。

从宜阳到河阳的后方大基地是有着很长的一段距离,只要切断宜阳方面的后勤通道,就会使其守军军心动摇,而河洛方面必然也会想办法对宜阳进行策应援助。

上一次李泰是从北崤道汉关城冲入河洛平原,但如今的汉关城虽然不像宜阳九曲城那么诸军众多,但同样也加强了防务,韩雄所部人马就被隔绝在汉关城以西的新安境内游击活动。

李泰想要同上次那样占据汉关城来切断宜阳和河阳之间的联系显然是不可能的,但他很快又想到了另一个可行的方案,那就是位于洛阳西北方位,背靠邙山的瀍水河谷。

之前李泰进驻河阳的时候,北岸的斛律金便曾派遣人马渡河南来,从瀍水河谷向河洛之间进行扫荡袭击,其地对于整个河洛地区是存在一种俯瞰制胜的形势。

李泰只需要进据彼处,就能够沿着瀍水进退,既可以最大限度保证自身行动的安全,又能直接切断洛水这一北齐军队重要的物资通道!

第0655章 防不胜防

当西魏中外府下达征令、召集各路人马准备东征的时候,消息也在同一时间便传到了北齐境中。

之前西魏几次出击都是大军进入河洛地区与东魏会战,因此宜阳九曲城这一与西魏对峙的前线要塞便受到了北齐守将最大的关注。

时任洛州刺史的可朱浑元一边派遣精兵增驻九曲城,一边又着令前线凡有风吹草动便即刻回报、不得怠慢。

九曲城守将名字叫做元景安,本身也是一名智勇双全的将领,在此之前便已经凭着优势的兵力和沉着冷静的计谋将西魏的同轨防牢牢压制封锁,如今身上责任更加重大,自然也是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启禀将军,同轨防城南面频有旌旗出入,似有人马调度增防的迹象。”

这一天,分派在西魏同轨防城周边的斥候人员返回九曲城,向元景安汇报同轨防城那里所发生的不寻常迹象。

元景安听到这话后,心中自是一惊,这段时间以来他便一直在担心和防备着西魏的东征大军到来,此时听到同轨防竟有增加驻兵的迹象,忙不迭便又发问道:“南崤道可有西贼大军出没迹象?”

待见斥候摇头否定,元景安顿时便皱起了眉头,继而口中喃喃说道:“既然不是西面而来的援军,又是哪处……莫非是伊川贼军?西贼李伯山难道又想故技重施?”

之前自荆州而来的西魏游骑出现在宜阳附近,元景安派人猎杀西军游骑的同时也获知到了这个消息。

他虽然未与李伯山交战对阵过,但对于其人其事自然不会陌生,得知这一情况后,也是倍感头疼,原本防备从关西东来的敌军已经让他颇为紧张了,李伯山竟有从荆州率军北上,无疑给这河洛之间的局势更增变数。

而且这李伯山用兵素来诡谲凶狠,就连如今后方的主将都在其手中吃过大亏,当年数万大军围攻九曲城,却被李伯山翻越山岭发动奇袭,生生将大营击破、解了九曲城之危。

当日的情形与今时也颇有类似,李伯山同样也是从伊川进军,穿越熊耳山突然出现在九曲城南面,打了守军一个措手不及。

如今那李伯山自伊川杀出,同时同轨防这里也出现人马增援的情况,元景安越想越觉得这可能极大。

一想到自己将要面对一个这样棘手的敌人,元景安也是颇为紧张。他自然不敢轻敌怠慢,一边派人速速将这一情况以及自己的猜测报告给后方的主将可朱浑元,一边亲自巡察诸处城防,务求不要出现什么漏洞为敌所趁。

北齐建立之后,可朱浑元作为原本的晋阳霸府元老功臣,获封扶风王,仍然负责坐镇河洛,并且为了更加全面的监控整个河洛地区的情势,将镇所由河阳南城迁置到了金墉城。

很快宜阳方面的情况便传递到了金墉城中并交到了可朱浑元手中,可朱浑元在了解到这些情况之后,神情顿时也变得严肃起来。

早在得知李伯山率军冲过伊川之后,可朱浑元便亲率三千精骑南下,意欲在洛南地区通过一场野战力挫李伯山的锐气,同时也为自己一雪之前九曲城外大败而逃的前耻。

但却没想到李伯山直接驻军伊阙、不再向前,无奈之下,可朱浑元只得暂时引军退回金墉城。与此同时,为了防备各处城防再遭攻破、或者发生之前伊川守军弃城而逃的情况,可朱浑元直接将伏流城守将几人全都斩首,并将诸首级传告诸城,告令若再有不战而逃者一如此例!

此时元景安传来的情报,自然又不免让可朱浑元回忆起之前的经历。心中倒是谈不上什么羞恼,毕竟他也不是惟一一个在李伯山手中吃瘪的晋阳大将,有的人甚至连命都没了呢。此时再想起之前这一场战斗,也只是为了佐证一下元景安的猜测可能有多大。

按照他对李伯山用兵风格的了解,其人偏重奇谋,很少按部就班的大军陈阵、与敌交战。

而且其军虽然不出伊阙、未知具体兵力多少,但因是从三鸦道北进而来,可朱浑元猜测其所率领至此的人马必然不会太多,在西魏关西大军东征的情形下,显然不会将荆州北进的人马当作进攻的主力,更多的应该是作为一种牵制,使得河洛方面的守军不能灵活调度。

如此看来,同轨防城那里的增兵应该不是李伯山的手笔。因为如今北齐大军可不是像上一次那样驻扎山野、可以运用奇兵偷袭破营,而是驻扎在九曲城中,有着坚固的城戍进行防守。

就算李伯山的军队进入同轨防,不过是稍微增加一下城防力量而已,本身并不会对九曲城的防线造成什么威胁。而且一旦入城驻守,那么其军行止动向便就全都落在齐军眼中,既失了奇兵牵制之效,也并不符合李伯山个人的用兵风格。

所以同轨防那里的异常动态很有可能是虚晃一枪,让他们误以为彼处应该重点防守,但其实李伯山却另有目标。

如果情况是这样,那他的目标又是什么呢?是作为北崤道出口的汉关城、还是洛阳北面的孟津渡,又或者想要如之前那般直接偷袭河阳南城?

可朱浑元一时间想的有些入神,但却迟迟不能得出一个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