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 第354节(2 / 2)
只看敌军这勇猛气势,想要快速结束战斗恐怕是很难。此间韩雄不过几百军众,而且多数都是轻装无甲,即便投入战斗也助益不大。
天空中的雷声越来越大,而且还伴随着闪电,整个天空中阴云密布,这种雷雨天气在深秋时节是非常罕见的。联想到历史上西魏此番东征的经历,李泰不免都有点怀疑,莫非这样的天气也是高洋天命所归自带的天气buff?
不过略作沉吟后,李泰还是决定得把这一层buff硬刷到自己身上来,他着令张石奴率领一百多名黑袍壮卒们登上战场附近的山岩顶部,趁着雷电轰鸣的间隙,向着下方大声呼喊道:“此间乃是大魏世宗宣武皇帝陵寝,尔等贼卒追从高氏逆贼叛国逆魏,宣武皇帝英灵震怒!李大将军上承天命、讨伐贼逆,天雷助战,轰杀顽贼!”
李泰也并没有说谎,瀍水上游的确就是北魏宣武帝景陵。旧年独孤信收复洛阳的时候,宇文泰便带着皇帝元宝炬屁颠屁颠返回祭拜先陵,正逢侯景率兵攻夺金墉城,然后宇文泰便着急忙慌前往迎战侯景,之后便引发了河桥之战。
做贼心虚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哪怕是有盗亦有道这样的理论基础,但为什么不直接说“盗有道”呢?说明盗终究还是不道的事情,高洋窃国,群下为贼,起码在其君威塑造起来之前,这种心理也是普遍难免的。
虽然说南北朝乱世政权转换只是寻常,但北魏这么多年的国祚,终究也是营造出了一定的正统观念,所以当听到这些魏军士卒们伴随着雷鸣声的呼喊时,河谷中仍在坚持顽抗的北齐人马心内也渐渐慌了。
举头三尺有神明,此时头顶那轰鸣不断的雷电便仿佛苍天一遍遍对他们的声讨责问一般,所以渐渐的便有将士胆气不再,开始拖刀向后方逃去。如此一来,恐慌的情绪便飞快的在战阵中蔓延开来。
尽管那将领也在极力想要维持战阵,但他终究不是敢与天雷搏斗的薛孤延,只能眼睁睁看着军阵逐渐的瓦解崩溃,自己便也只能率领亲兵快速的脱离战场,寄望能在后方收拢败众,然后再继续反杀回来。
眼见敌军溃败,李泰心里便也暗暗舒了一口气,旋即便又着令五百精骑衔尾追杀。至于战场上退下的将士们则在原地稍作休整,然后便开始向河谷内退去,并且开始忙碌的设栅扎营。
若情况只是如此,倒也不失为一个智退敌军的佳话。可是随着敌军退走,天上的雷电轰鸣声渐渐停息下来,原本厚厚堆积的阴云竟也徐徐散开,甚至山谷中又洒落下一片夕阳光辉。
李泰瞧着这天气的反常极端变化,心内不由得吐槽几句,但旋即便察觉到韩雄望向他的眼神隐隐有些不同,敬畏中还带着几分惊奇。
看到韩雄这眼神变化,李泰心内不免一动,这老哥该不会以为刚才天雷是自己召来退敌的吧?
第0657章 贼入彀矣
“西贼去了邙岭景陵,没有进攻金墉城?”
当可朱浑元听到败逃回来的部将汇报敌军动向后,哪怕忽略所谓天雷助战的垃圾讯息,剩下的内容也让他颇感诧异。
对敌军的动向判断接连出错,这绝对是非常严重的错误。不过可朱浑元眼下也顾不上做自我检讨,而是又开始思忖那李伯山为什么要冒着可能会遭受中道狙击的风险穿过河洛平原而往景陵方向而去?
“邙岭地近孟津渡口,难道是西贼关西主力此番将要从水路东来,所以这李伯山要提前抢占孟津以供大军登陆?”
想到这一个可能,可朱浑元也不由得暗生惊疑,心里有些拿不准。
之前西魏几次东进,都是采取陆路进军的方式,对于黄河水道则利用不足。一则自然是北人不擅长水战,二则数万大军通过水路行军的话,所需要的舟船数量和规模也非常庞大,这对西魏的国力而言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绝非短时间内便能够筹备起来。
但这也并非绝对,毕竟如今的西魏也已经是今非昔比,尤其是在江汉地区攫取了巨大的利益。
从去年开始那李伯山便率军侵吞了汉东、淮南大片的领土,或许就搜刮了大量的工匠和物资运回关中,然后打造舟船、准备出其不意的乘船东下,这个可能也是成立的。
除此之外,邙岭的地势对于瀍水、谷水和洛水等诸流交汇的河谷滩涂都存在着一定的压制作用,尤其在掌握精锐骑兵的情况下,凡此诸流若要进行什么人员物资的调度,都将在其铁蹄兵锋袭扰之下。
在这战报中,齐军所交战的对手除了李伯山所率的三千多名轻骑之外,还有一支一早便埋伏在邙岭的人马,只是数量不多。从部将所汇报的情况来看,似乎是从关南转移到邙岭的当地贼军。
这些贼军数量也有几千之众,往常只是分散在河洛周边的山岭之间流窜活动,偶尔能给守军带来一定的骚扰和麻烦,但大多数时候都不足为患。而且深入清剿的成本极大、成功率又很低,所以便一直留存下来。
如今这些人也同李伯山搅在一起,无疑又增添了不少让人难以预料的变数。
可朱浑元设想诸多可能,如果是第一种情况、西魏主力大军乘船渡河而来的话,这已经超出了他能够应对的范围。
由于有着河桥这样更加便利的交通方式,再加上晋阳兵们也不怎么喜欢乘船往来于大河两岸,所以孟津渡口那里并非重点设防的区域,当然也没有停泊什么船只。
假如李伯山的目标是那里,可朱浑元也只能暂时放弃,即便眼下再去分兵驻守,多半也只是徒劳,而且还进一步摊薄了手中兵力。只能仰仗国中后方的援军到来,才能于此阻截住关西大军。
可如果李伯山的意图是背靠邙岭、依托瀍水想要切断河阳一线与宜阳之间的联系,那么他这个主意可就打错了。
之前宜阳九曲城和河阳之间物资转输的中转站设置在了洛阳故城西面的千金堰,上一次李伯山进寇河洛时,在同薛孤延激战一场后夺取了彼处仓城,这座仓城也因此遭到了极大程度的破坏。
在将河洛收复之后,虽然他们前前后后增设了许多城戍,但对千金仓城则就直接放弃,而是改在洛水上游几十里外的柏亭增设了柏亭城,将此城池取代了千金仓城的作用,成为宜阳与河阳之间的物资运储中心。
柏亭城虽然不像千金仓城那样有着傍近诸水的便利,但却恰好位于金墉城与九曲城之间,在针对宜阳的物资运输方面选址要更加的合理。
如今李伯山所部人马盘踞邙岭瀍涧,距离千金仓城不足二十里,处于随时都可以派遣轻骑袭扰的距离。但彼处距离柏亭城却足有将近五十里,而且中间还分布着几座城戍,很难进行轻骑袭扰。
如果李伯山的目的是要袭扰宜阳后勤的话,那么他贸然进入邙岭之后反而是有点自投罗网的意味。金墉城和柏亭城守军便像两个钳子一样,依托洛水河流将之封锁在邙岭区域内难以动弹。若能凭着优势兵力逐渐收缩包围,甚至有可能直接将这李伯山瓮中捉鳖!
两种可能,一坏一好,可朱浑元内心里当然盼望是后者,但前者也不得不防。
于是他一边派人通过河桥返回河北奏报敌情、提醒晋阳方面做好应变的准备,一边则率领一部精锐部伍再次返回金墉城,要亲自坐镇指挥加强针对瀍涧的封锁。
成功抵达邙岭瀍涧之后,李泰并没有急于部署下一步的行动,而是先在瀍涧扎营休整两日,一方面等待韩雄等部后路兵力的到来,一方面则就是等待离开伊阙前所作的一些安排中的人事发酵。
他也并不担心会被敌人围堵在这河涧之间,瀍水河谷是呈一个喇叭花的张口面向整个河洛平原,而今李泰正驻兵于这喇叭状的中段,齐军想要在前方拉起一道围堵防线,没有几万人马是做不到的。
而且就算有这几万人马布置在野外,效果也未必好,还不如依托洛水、谷水等几道河流重点防御,能够更加有效的掐断李泰的退路。
齐军也正是这样做的,荆州军于此休整的这两天时间里,斥候所探这一段洛水、谷水之间增加了许多齐军营戍,彼此互相呼应,一副要将李泰彻底围堵在此的架势。
看到敌军已经做好了自以为周全的准备,李泰也不再闲着,开始部署下一步的行动。当然主要是因为随着关南义军后路人马的到来,使得队伍后勤压力陡增。
为了能够快捷的通过河洛平原、顺利抵达此间,李泰一行并没有携带太多辎重给养,就连往常赖以制胜的重甲具装和斩马刀等重型的器械所携带的也不过只有十多具,将士们多是轻装上阵,不多的辎重额度便全都带上了粮草,即便这样数量也没有太多。
可是关南义军情况可是非常的悲催,这几年流窜山野、一个个面有菜色,到来之后第一件事不是商讨杀敌,而是放开肚皮的大口喝粥。就李泰一行带来的那些粮饼,本来是预计能支两旬左右,可是义军到来两千余众,每天吃的便比李泰三千多人还要多。
李泰倒不是心疼这一口吃的,关键是咱贴秋膘也得分个时候,就看这架势,只怕用不了旬日,他们就得杀马充饥了。所以还是赶紧干掉对手、进驻雄城才是正计,李泰就算挺大胆,可每天跟这一群饿的眼冒绿光的家伙们待在一起,心里也是有点发毛。
因为瀍涧正面并没有被封锁,李泰便留下几百士卒把守此间营地,同时继续张设旌旗虚张声势,而他自己则率领在关南义军补充下、又恢复了五千左右的人马离开瀍涧,进驻洛阳故城西面的白马寺。
此时的可朱浑元早已经移镇到了不远处的金墉城,并且一直都在密切关注着瀍涧那里敌军动态,所以很快敌军进驻白马寺的情报便递到了他的案头。
“贼入彀矣,天意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