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 第357节(2 / 2)
他方才在阵的确挑杀一名敌卒,但那只是凑巧,转头自己的马槊却被敌将挥刀斩落,至今虎口仍觉酥麻疼痛,若非若干章等家将前后护持,怕是都难以安全的从战场上退下,因此听到李雅对他的吹捧自是羞不可当。
其他几名亲信少壮也多被安排上阵厮杀磨练,因为大将军所下达的命令是只围不攻,所以他们的作战任务并不沉重,阻拦敌军突围当成了练兵。
围城已有旬日,这些蛮兵们本来就颇不受控,长期枯燥的围城势必更增变数。但大将军对此早有预料,而且也做出了应对的安排。
傍晚时分,营外又响起了吹角声,几百名精骑援兵自辕门行入,并且其队伍中还押运着上百名灰头土脸的北齐军卒。
“李大将军再遣精骑来援,并且就途狙杀一部贼师援军!”
很快这一消息便传遍诸营,而那些齐军俘虏也被拉到了柏亭城下显摆炫耀一番,向城中守军宣告他们已经是孤立无援,所有来援的人马统统被干掉俘获了。
等到做完这一切,那数百精骑的援军各自解甲入营休整,另换一批荆州军士卒们趁夜带着那些甲装出营,然后等到明天再作援军返回。
至于那些齐军俘虏则就关押在军营之中,毕竟白马寺一战俘获两千多,每天派遣百十个前往柏亭城外激励军心士气,剩下的还能维持十多天的时间。
第0663章 不如早降
柏亭城中,将士们神情忧虑的望着城外那些垂头丧气、任由魏军羞辱摆弄的齐军俘虏们,心情不免五味杂陈,仿佛看到了自己即将迎来的命运。
“假的,全都是假的!”
一名身着戎装的中年人站在城头上大声呼喊道,试图将士气重新鼓舞起来:“这些蛮兵全都是乌合之众,虽然围城多日但却不敢进攻,他们又哪里有胆量去迎战扶风大王!不知哪里搜捕到的乱兵,只为引入城前虚张声势。养足精神,来日再战,一定能够杀穿贼军阵仗!”
在此人连番呼喊打气之下,城头上的将士们也勉强收起了忧色颓态,摆出一副认真的姿态开始在城头忙碌进行各种防御事务。
但是随着这中年人离开,众人很快便又放下了手头上的事情,三五成群的凑在一起小声议论起来。毕竟城外蛮兵们只围不打,也让他们这些守城将士无所事事,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讨论琢磨现今究竟是个什么态势。
那在城头上打气的中年人名为郑法僧,乃是柏亭城城主。尽管如今情势很不乐观,但是郑法僧本人却还对于解围有着很大的信心,毕竟柏亭城乃是重要的钱粮要地,绝非可以随便放弃的一般据点,坐镇金墉城的扶风王可朱浑元和宜阳太守元景安绝对不会见死不救的。
他又在城中将诸事项都巡察一番,并没有因为敌人只围不打便心生松懈、诸事不备。
从城池被围的第一天开始直到如今,整座城池便在他的管制下进行着高强度的警戒和备战,如果敌人发起进攻,郑法僧也有信心一定能够凌厉击退敌人的攻势!
巡城结束之后,郑法僧才又返回了城主府,但刚刚行至府前,便听到侧方的镇城营中不断的传出军士们的哄笑嬉戏声。
听到这一连串的吵闹动静之后,郑法僧脸色顿时一沉,当即便喝令麾下亲兵部众们随其一同走入镇城营中。
“郑城主大驾光临,请问有何命令?”
营门前几名兵卒远远见到郑法僧行来,便忙不迭大声打着招呼。而随着这几兵卒呼喊声响起,营地中几处营帐内的欢笑嬉戏声登时便减弱了许多,明显这几名兵卒是刻意放大声量来通风报信。
郑法僧恶狠狠的怒视这几名兵士一眼,然后便径直行入营地中最大的一座营帐里。
此时这营帐中,营士们正在忙碌的收拾着握槊、樗蒲等各种赌博用具,营地中还弥漫着一股浓郁的酒气,可见这些营士们刚才正在帐内聚众赌博饮酒。
“见过城主,城主快请上座。”
一名将领模样的鲜卑人快步迎上前来,略作躬身并将郑法僧往帐内邀请。
郑法僧冷眼扫了这名将领一眼,无视其人邀请的动作,只是沉声说道:“日前城主府有令,城外危情解除以前,城中军士禁制任何娱戏,镇城知否?”
说话间,他更抬起腿来直将地上散落的赌博用具踢在了这名将领足前,视线也变得冷厉起来。
那名镇城都督闻言后口中便干笑着解释道:“今日外出交战一场,儿郎们很是疲惫。自度午后也没有什么要紧事情,所以便让儿郎们于此欢戏消遣一番。儿郎们各自有量,绝对不会耽误了明天的事情,请城主放心!”
东魏北齐境内,一般情况下鲜卑人是要比之汉民更加尊贵。但如果双方身份差距太过悬殊的话,往往也不可通过简单的族群所属便判别孰尊孰卑。
不过眼下这两人一个是城主、一个是镇城都督,乃是城中文武两大长官,身份官职上自然没有什么太大的差距。但这名鲜卑镇城都督却明显对郑法僧这个城主敬畏有加,则就属于比较特殊的情况了。
这城主郑法僧虽然是汉人,但却属于是神武皇帝信都建义的河北元从,资历深厚。至于这名鲜卑镇城督将,虽然也是六镇老兵,但其故主却是燕王贺拔允而非神武旧部。
贺拔兄弟自是武川豪杰,但因旧年贺拔岳拥部关西与神武皇帝对抗,故而贺拔允也受到猜忌排挤。待其身死之后,其部属员众便被分散于晋阳诸军之中,眼前这名柏亭镇城便是贺拔允的旧部之一。因有这一层渊源,故而也没有享受到晋阳兵在东魏北齐的身份光环。
督将名为林盛,一边向城主郑法僧解释着,一边连连保证下不为例。
然而被围城多日,城外情势如何完全不知,郑法僧心情正自焦灼郁闷,却并不打算善罢甘休,完全不理会督将林盛,只是顿足怒喝道:“究竟是谁,犯我禁令?”
“儿郎们确实出战辛苦,请城主能够……”
督将林盛还待央求,但这话却让郑法僧变得更加暴躁起来:“出战辛苦?那你等军众杀敌多少?既然无功,言何有劳!违禁者速速行出领罪,帐内有敢包庇者,一概同罪!”
几名营卒心知自家将主处境尴尬,正待行出领罪,但林盛这会儿也有些气不过,怒视着郑法僧大声道:“我部下儿郎连日出战,的确无功,但也确实有劳!城中军务历来都归镇城督统,我未闻有此营禁军令,城主声令难使此处!”
那城主郑法僧听到这话后顿时也有些不敢置信的望着这个素来胆小怕事的林盛,语调也变得冷厉起来:“你敢抗命?”
“我、我,不敢、不敢……只是一时情急,请城主见谅。”
林盛终究逆来顺受惯了,尽管一时之间怒极失控,但很快便又清醒过来,忙不迭又垂首说道:“城外蛮兵围城,正是用人之际。儿郎们不过暂享短时的欢愉,来日或许便要赴阵战死,请城主网开一面!”
城主见状后便冷笑一声,直接喝令道:“将此徒缚出帐外,让众营士看一看抗命是何下场!哪怕是镇城,不遵城主府令也要受罚!”
随同城主入此的几名军士闻言后便直将那镇城林盛扭押下来,帐内诸营士们见状后也都流露出愤慨神情,但却被镇城喝止忍耐下来。
不同的人在面对危急情况的时候反应各不相同,郑法僧属于一种性格比较强势的人,越在危急时刻便越想让自己变得更加权威。尤其镇城林盛几番率部出战都劳而无功,已经让他颇为不满了,这会儿便索性将其人当作一个树立自身权威的工具人。
在召集众营士并当众对镇城一通训斥之后,郑法僧这才返回城主府。而林盛的部众们这才敢上前解开他身上的绳索,至于其他营士则只是冷眼旁观,显然对于这位懦弱怕事的镇城也乏甚同情。
“这狗汉儿实在欺人太甚,阿耶当时为什么还要忍让?”
待到林盛等人返回帐中,一名被两个壮卒用力架在帐内的少年便低声咆哮道:“眼见旁人如此羞辱我父,我若不杀他,还有什么面目活在人间!”
林盛让人松开少年,旋即便上前抱住了儿子,口中叹声道:“这些年来,你耶遭受的委屈还少?若要尽数报复回来,怕是得把晋阳杀个干干净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