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 第359节(2 / 2)

“你们当真觉得眼下是反击敌军的好时刻?”

可朱浑元听到众将请战声,嘴角泛起一丝讥诮,旋即便又说道:“贼将李伯山营垒只在上游二十余里外,谁能为我破之,当为此役首功!强敌既败,柏亭空城垂手可得,不必急在战前收复。”

众将听到这话后便纷纷哑火,不再像之前那样殷勤请战,但各自眼神中隐隐泛起几分不忿。如今整个河洛之间存在着许多携带重货的蛮部,只要能够拦截到一部就能收获颇丰,可若等到这些蛮部纷纷遁入山野,再想追剿可就困难得多了。

虽然说晋阳兵的待遇远比关西军队要好得多,但谁又会嫌钱多呢?之前这些资货存在城中,自有法度监管,他们不敢大肆贪墨,但今却成了贼赃而散诸荒野,自然谁收缴回来就是谁的。

明明贼军自己形势逆转,助战的蛮兵们纷纷散离,正是逆转战局的好机会,但可朱浑元这主将却偏偏要求诸军固守金墉城、不准擅自出击,实在是让人心情焦灼郁闷。

尽管可朱浑元有着严格的命令,但海量钱帛对人心的诱惑终究不是严令能够约束的,众将士们还是通过各种方法途径找机会外出游猎蛮部。

诸如每天散出的斥候迷路的几率大增,一个个仿佛都完全失去了方向感,需要在野中游荡数日才能找到返回的路径。重要的情报没有探知多少,反倒是各自的腰间盘缠的满满当当。

就在这样的情况越演越烈的时候,李伯山率领其部万余人马直逼金墉城而来,其军所至处,城外诸营被扫荡一空,那令人闻风丧胆的河阳砲也被直接架在了金墉城外。

当可朱浑元再想组织精兵出城反击的时候,将士们却多态度消极:“前者敌军势乱未能趁机逆转战局,如今贼势复壮、引众而来,贸然出战恐不能敌啊!”

可朱浑元也是晋阳勋贵之中资历深厚者,执掌军机多年,所以才在北齐建国之初便被封为王爵。

但只是与李泰交战不足一个月的时间,初期各种预判有误已经大处被动之中,白马寺一役战败退回又使得自身威望颇减,日前阻止诸将请战出击诸路蛮部,又是大违众意。如今李泰强兵进逼,他对军队的调度竟然都出现了阻滞。

“李伯山用兵如神、谋心若鬼,诸巧用极、更兼悍力,谁能胜之啊!”

尽管心中诸多屈辱和不甘,但当可朱浑元看着耸立在城外的高大河阳砲直投入城的阴影时,也不由得长叹一声,趁着敌军尚未发起正式的进攻前,率军退回更有把握防守的河阳南城。

毕竟他若被困此城,还要分心兼顾河阳南城的防务,一旦再被魏军掌握了河桥通道从而进扰河北,那他真是死有余辜了!

第0667章 再定河桥

轰!轰!轰!

巨大的砲石不断的砸落到城中,轰鸣声震耳欲聋,整个回洛城都被大团的烟尘所笼罩,完全看不到城中已经是怎样的情况。

不远处的河阳南城中,城头上守军们见到这一幕的时候也是不由得冷汗直流。之前河阳砲的名声响亮,但真正见识过其威力的却未必有多少,如今总算都有幸见识到了。

进攻的西魏军队还尤其的歹毒,仗着这河阳砲超强的射程,砲石直接越过城墙去轰砸城中的房屋建筑。使得城中守军只能靠在城墙下狭窄的空间内稍作休息,完全不敢在城内行走停留。

这样凌厉凶恶的攻势,任何人看了都不免要胆战心惊。而敌军业已通过这样的攻势拔除了河阳周边数个城戍,等到回洛城再被攻克,那么河阳南城将成南岸孤城,除了河桥相连的中潬城外,左近再也没有其他据点可作策应。

这些退守河阳的北齐将士们也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见到回洛城遭受如此凶猛的进攻后,当主将可朱浑元再动员组织精兵出城交战、援救回洛城时,他们也不再一味的推诿避战,基本都能接受安排。

然而局面发展到这一步,已经不再只是凭他们眼下这些力量坚持抵抗就能扭转的了。

正如之前他们反驳可朱浑元时所言,最佳的逆转战局的时机已经过去了,如今的西魏人马兵力相比他们已经不处弱势,粮草补给也非常充足,士气更是远比他们要更加高昂,此时再想顽抗,已经是处于下风之中了。

不出意外的,河阳南城组织了数次针对敌人营阵冲杀的进攻,但却没能撼动敌营分毫,仅仅只是在城外抛下了数百具尸首,甚至都没能延缓敌人攻破回洛城的步伐节奏。

李泰这一次并没有亲临前线,而是坐镇营中。尽管之前先后拿下了柏亭、金墉等城池,但由于李泰本就没有长久驻守的打算,因此也并没有分兵把守,而是率领大军继续推进到了河阳南城附近。

如今他麾下的人马已经不只是从荆州带来的那五千步骑,韩雄、魏玄等河洛义师前后赶来汇合有四千余众。

之前李人杰等所煽动起来的蛮人部伍,虽然在柏亭城分赃完毕后有过半都陆续离开了,但还是剩下了有将近五千人。

相对于那些离开的蛮部,留下的这些无疑服从性更高,更加愿意奉从李泰的军令,哪怕做不了攻坚拔寨的主力精锐,但在战场上和营地中打打下手,进行一些辅助性的任务还是能够胜任的。

除此之外,经过诸场战斗之后,前前后后俘获的北齐军卒也有五六千众。这当中收获最大便是柏亭城,在林氏父子主动投降配合的情况下,柏亭城中数千守军几乎被包圆了拿下来。

这些俘虏眼下虽然来不及做更细致的整编并投入战斗,但也并非所有人都对北齐赤胆忠心。李泰着令林氏父子由中甄别挑选一千多名可用徒众,也编入了战斗序列中来。

所以李泰眼下所掌握的人马也有一万数千众,从兵力上已经完全不逊于北齐能够投入作战的人员,打法上自然不必再像之前那样虚张声势、投机取巧,可以更加奔放。

等到回洛城被轰砸的差不多了,李泰便下令让河阳砲暂停下来。没有了新的砲石轰击后,笼罩在回洛城上的烟尘也渐渐的沉淀消散开,而在此之前,已经有数百城中幸存的守军将士从城中逃窜出来。

对此李泰也并没有加以阻止,甚至派出一支游骑将逃往其他方向的齐军士卒都往河阳南城方向驱赶过去,当然不是为的帮这些人找到回家的路,而是为了让他们通过亲身遭遇往河阳南城传递更大的恐慌。

等了一会儿不见再有人往外逃,李泰才又派遣高乐率领五百名重甲士卒们进入回洛城进行清场,攻杀驱赶那些仍然顽固的留在城中的守军将士。那些士卒们见到熟悉的甲装样式、本该是他们军中精锐的武装,如今却成了屠戮他们的工具,一时间不免悲愤哀号,斗志全无。

经过了将近一个时辰的肃清,就在河阳南城万余守军的眼皮子底下,魏军顺利的完全夺下了回洛城。那过程无比顺利,仿佛一切理所当然。

回洛城距离河阳南城已经很近,夺下此城之后,李泰也不再客气,下令将大营转移到这座城池中去。虽然城中建筑已经被轰砸毁坏的七七八八,但城墙尚算完整,总也比外面临时设置的营栅要牢固一些。

河桥南城城头上,可朱浑元和众将士们眼看着魏军的举动,心情自是苦涩无比,一股浓厚的无力感笼罩心头。面对这样的情况,已经完全不知道该从何处扭转才能挽回败局了。

终于,河桥北面传来一个好消息:新君高洋在抵达晋阳之后,当即便派遣新晋河东王潘乐率部南下增援河阳,如今潘乐也终于已经抵达了河阳北中城。

得知这一消息后,可朱浑元与众将士无不欢欣鼓舞。自从西贼进入河洛以来,他们从绝对的优势地位到如今完全被敌人压着打,辛酸苦楚各自心知,实在是太需要援军来壮大声势和鼓舞士气了。

可朱浑元着令部将严守城池,自己则亲自通过河桥北上迎接潘乐,并且商讨接下来该要如何开展反击。

两人见面后也无作更多寒暄,虽然心中羞惭不已,但可朱浑元还是先将如今河洛之间的形势讲述一番。而潘乐在听完可朱浑元的讲述后也忍不住感叹道:“这个贼将李伯山,当真是贼中尤其凶厉之辈!慕容绍宗智谋超群,刘丰生忠勇无匹,却都难免丧命其手。王今仍能桥南拒之,已经是胜过某等戍守河桥的前人了。”

这样的安慰,当然不能让可朱浑元的心情变得快乐起来,他转又满脸希冀并不无忐忑的说道:“潘司徒此番南来率众多少?陛下知否此间守御之艰难,有无更新的旨令?南面诸城自我而失,如今援军已至,我当为师众先锋,进讨贼军、固我河防!纵然西贼主力大军至此,也绝不任其凌越河防一步!”

听到可朱浑元这番表态,潘乐却长叹一声,旋即便又开口说道:“陛下使我至此,意也在于固守河防,同时需要兼顾轵关勿为贼所夺。但所率人马,唯本部三千余众而已,恐怕不足以南去逆迹贼军。”

“才只三千?这、这,贼今收聚伊洛群蛮,所拥师众早已逾万数,更携河阳砲这样的攻城重器,更不要说还有后继之师,绝非能够轻易克定之敌啊!”

当可朱浑元听说潘乐此来所率只有本部几千人马,脸色登时一变,忙不得又说道:“一旦被贼突破河防,则河北糜烂之势可见。如今又正逢革命新时,人心未定,拒敌于河南乃是当务之急!陛下或因旧未亲掌重旅,临事略失衡量,想要固防根本,但今……”

“王请慎言!”

听到可朱浑元直言新君因为欠缺经验而应对失衡,潘乐也是脸色一沉,旋即便又正色说道:“王因困于河洛战况,所以不知西贼大军已经顿于弘农且修架浮桥,欲从彼处渡河北进,本就无意转战河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