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 第401节(2 / 2)

“末将喜而忘形,请大将军恕罪!”

宇文善闻言后头颅垂得更低,先向父亲告罪一声,然后才又回答说道:“前者李大将军在府选拔督将,末将因闻蜀中当下情势正险,魏安公因行昏计而触犯众怒,又知、又知大将军近年劳于征战,难免人马疲惫,恐怕有失,所以主动请缨引军从于大将军麾下、以助战事!”

听到这番孝义满满、语调恳切的话语,宇文贵本来涌到嘴边的训斥也有些说不出口,只是望着仍自有些懵懂的儿子,半晌后才闷声说道:“父出于霸府,儿使于军镇,共事于闭塞一隅,你觉得合适吗?”

大将出征在外,家眷留守国中也算是一种常态。不过西魏本就武人当国,而且诸大将军头也都待遇优厚,有的时候会将家中成年子弟带在军中分统部曲、历练栽培,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是宇文贵父子这情况明显有些不太合适,宇文贵本就是霸府受迫于军府而做出妥协的任命,结果军府得逞之后却又直接将宇文贵的儿子派遣过来加以支援助战,这能不让人多想?

如果这件事是李泰刻意的安排,宇文贵拼着贻误军期都得找上门去掰饬掰饬你这个臭弟弟究竟打的什么鬼主意!但今宇文善却承认这是他担心父亲安危,所以主动请战,不免让宇文贵满腹闷气无从发泄。

“这有什么不合适?军府本就仰命于霸府,李大将军今所遣兵继续增援助事,也是因为前事伐蜀督将昏计误事,我等荆镇将士不忍伐蜀之事功败垂成,所以踊跃增援。儿忧父危,请命同行,这又有何不可?”

宇文善原本还以为自己别处惹得父亲不高兴了,所以心情忐忑,待听到是这一个原因之后,他的心情顿时释然,然后便理所当然的回答道。

宇文贵听到这话后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原本觉得这长子也算是稳重老成,怎么跟随李伯山几年却变得天真起来,有些怒其不争的叹息道:“世事艰深,你又知多少!”

“大将军所虑,末将亦有所觉,非是不知,只不过懒于深思罢了。”

宇文善听到父亲此言,便又垂首小声说道:“儿知国中情势变幻、人心诡谲,非工于心计者,几乎难存。但儿、末将等荆镇同袍少有顾此,只因李大将军有言,事若以圆喻之,取于内则分寸必较、人多则我寡,取于外则天地广阔、人可各逞其才!内事纠纷,但有李大将军处分,某等浴血沙场的勇士,自不需畏惧朝堂摇舌之徒!”

“李伯山当真好辞令,也难得你等武夫尽从其命,这就是他敢……”

宇文贵听到这话后忍不住又作忿声,但见后方其余诸将陆续行进,便不再继续说下去,总要在人前给儿子留几分颜面。

于是在宇文善的引见下,宇文贵便与荆州总管府诸将一一相见。

之前荆州总管府派出了贺若敦和李迁哲两名开府统率五千人马入蜀,这一次宇文善率领的五千人马则是护从宇文贵入蜀并受其号令征讨成都周边的武装势力。除了宇文善之外,还有仪同李人杰、原贺拔允部属的降将林盛。

李泰第二次作战河洛的时候,在河洛之间俘获两万多名俘虏,虽然在河洛分派处置了一部分,但还是有万余众被带回了沔北。这些俘虏多是北齐士卒,其中也不乏晋阳兵精锐的六镇老卒。

返回沔北之后,李泰又对这些俘虏进行挑选整编,组建成为数千人的精锐。因为担心这些人思恋北齐故国,也不敢贸然将他们安置在两国边疆之地,索性便使派到蜀中来征战。

虽然对于儿子宇文善的到来颇感不悦,但对于这些荆州总管府将士们,宇文贵的态度还算是比较和蔼的。

在其离开中外府之前,按照惯例是要拜辞宇文太师。而在临别前的面授机宜当中,宇文泰便有些隐晦的暗示宇文贵,如果可能的话,尽量将荆州总管府派驻到蜀中的人马收编接纳一部分,即便做不到,也尽量的将这些人马在蜀中多拖一段时间。

当然这番话宇文泰是不可能说的太明白,毕竟身为霸府老大却要如此处心积虑的谋算部下势力,不好说也不好听。

但是这一层意思,宇文贵倒也没有领会错,李伯山这几年的崛起势头实在是太猛烈了。须知其人出镇荆州的时候,虽然荆州也算是东南边疆重镇,但是统治基础却很差,以至于被王思政弃若敝履。

可是如今荆州俨然已是西魏国中第一方镇,无论是所治理和开拓的领土,还是荆州人马那一系列彪悍辉煌的战绩,都是让人仰视的存在。

这个过程中,霸府所提供的人事援助并不多,甚至就连关中时流财货外输投入沔北建设的时候,霸府都要坐地抽佣。所以如今成长起来的荆州总管府,霸府能够加以进行的干涉力度也非常有限。

宇文贵的儿子宇文善最初都算是一个沙子、一个耳目被派驻在李伯山身边,但是现在听其言事口吻俨然一副我们荆州总管府跟你们不一样。

如今的荆州总管府已经是强大到需要加以警惕了,霸府却因为在其成长过程中的忽略,到如今已经很难通过常规的手段去加以分化制衡,以至于宇文太师不得已生出这种不太体面的想法。

宇文贵既然得此授意,无论自己心里是怎么想的,总得略加试探一下。所以在入蜀的路程中,他也在有意与几名荆州督将交谈试探。这一试探,顿时便觉压力更大。

李人杰出身伊川豪强、乃是蛮族豪酋,其家族长期奋战在同东魏北齐作战的第一线,亲长也多因此丧命。讲到李大将军,那真是一脸的钦佩敬仰,只凭李大将军扬威河洛的两场战事,便让他顶礼膜拜,只道偌大国中、只此一人!

至于那胡将林盛,本是贺拔允旧部,因李大将军与贺拔氏的渊源,来投之后即以家奴自居,当被李大将军任命为统领降人的督将后,更是自感恩同再造,忠心无比。

就这么一路越了解越心凉,宇文贵自觉行前宇文太师的吩咐怕是难以完成了。

不只是因为这两名督将的态度,更因为见到他儿子讲起荆镇事情那兴致勃勃、眉飞色舞的样子,让他几次张嘴欲言,但都没敢说出口来。

第0757章 尉迟离蜀

不同于尉迟迥之前入蜀时的畅通无阻,宇文贵一行在行过剑阁之后便开始受到边民袭扰。

他们一行军众加上役卒也有上万之众,而且不乏精锐老卒,只不过崎岖的山道上严重限制了军阵的展开,而那些边境乱民们又熟悉这附近的山川地理,神出鬼没的前后袭扰,也给行军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不过在稍作适应之后,宇文贵便也安排精卒进行反击,很是擒杀了一批悍不畏死的边民,这才遏止住了这些边民对于魏军的袭扰。

通过对俘虏的审问,他们才知如今的蜀中巴西、梓潼二郡皆有乱民盘踞,大体分布在涪水沿岸。剑阁以南、成都以北这一片区域,除了潼州、绵竹和阆中等几座城池仍然在守,其他地方多有乱民集聚纵横,不受西魏管制。

宇文贵入境之后才知情势已经这样严峻,因为具体的敌情尚未尽知,宇文贵在率军行出剑阁之后,并没有贸然进军,而是分遣精骑联络左近的潼州城和阆中城,着令这两方各遣人马前来接应他所部人马入蜀。

两天时间后,阆中的李迁哲便率领一千精骑率先抵达此境。而宇文贵这两天也并没有闲着,虽然未敢深入,但却调遣人马将左近乱民所占据的城寨据点拔除数个,擒杀清剿了几千乱民。

“末将乃太原公李大将军门下、荆州总管府属将李迁哲,见过宇文大将军!”

来到宇文贵的大营之后,李迁哲便庄重向其见礼。

“李开府不必多礼,你我虽是初见,但我也早知开府名著于山南,此番入蜀能得开府随军相助,亦是师旅一幸。”

宇文贵和颜悦色的对李迁哲说道,并没有因为彼此生疏而冷落其人,待到李迁哲入席坐定之后,他便又发问道:“我军行入剑南,已经颇受乱民滋扰,李开府久处此间,想必熟知蜀中情势,能否为我稍作解惑?”

“化政公既问,末将自然不敢隐瞒,尽述所知,盼望能有助于事。”

李迁哲闻言后便又连忙说道:“方今剑南诸路叛师,大体可以分为两路。有五城郡氐酋赵雄杰聚众数万,沿涪水逆击潼州,又有梓潼乱民举众以应,即化政公所见之乱部。另巴西郡境内同样不靖,日前巴西谯淹遣徒归乡,聚结乡党,意欲袭取阆中,末将等虽然据城破之,但其党徒沿江南窜,未能追剿歼灭……”

此时距离尉迟迥下令屠戮成都城民又过去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原本只是民众自发性的抵制魏军统治,如今已经成了有组织、大规模的反抗行动。

之前氐酋杨乾运据潼州投降西魏,但潼州也并不止杨乾运一部人马。

其他有实力的氐羌豪酋既没有在西魏伐蜀的行动中分享到足够的利益,又震惊于西魏大军的残忍,再加上一些其他的原因,于是便发起了叛乱,并且很快便沿涪水一线快速发展壮大起来,足足有数万之众,几乎遍及整个成都平原的西北角。

李迁哲等人所进入的巴西郡同样如此,虽然他们提前笼络了为数不少的巴蜀豪强,但像巴西谯氏这样的地方实力派却仍不肯屈服,连带着也让一些巴西豪族蠢蠢欲动,并且试图抢夺对阆中城的控制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