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 第514节(2 / 2)
一番犹豫之后,陈顼还是请看守转告李穆可以商量。毕竟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识时务者为俊杰,他们如今作为阶下囚,对方则是魏国大将,想要摆弄自己实在太简单,而为了一个女子便葬送自己的性命殊为不智。
这李穆倒也是一个信人,当陈顼答应之后很快便将数名美伎送入,并且还额外给予了他们许多的关照,也让他们待遇有了一个质的提升。
尤其当李穆出任雍州长史之后,那些看守们因知陈顼与李穆之间有这样一层渊源,便对陈顼越发的关照,使得其生活变得更加惬意。
当其他战俘们还在忧戚度日时,陈顼在这官宅中却已经过上了惬意的生活。他本身就正当壮年,对于男女事也颇为热衷,昼夜欢愉下,李穆送来的那些侍婢们便陆续有了身孕。
软禁生活本就枯燥无聊,意头被勾动起来后也是不好再禁欲忍耐,陈顼自知他跟李穆没有太深厚交情,也不敢再让人传话继续索求女色,但很快就注意到官宅另一侧织坊做工的那些织娘们。
那些做工的织娘,要么是世代官奴,要么是罪犯家属,其中也不乏年岁正好的美貌女子。
于是陈顼借着李穆的名头而狐假虎威,让看守人员为自己招引那些织娘入此侍奉,而那些女子也乐得摆脱几天繁忙沉重的劳作,来到这大宅中侍奉贵公子,并且还有酒食享用,给灰暗的人生留下几分谈资,彼此也算各取所需。
这一天,清早起床之后陈昌便练剑读书,而陈顼昨夜又是欢戏竟夜,直至日上三竿时分才起床。
榻上两名美婢还在交颈而卧,陈顼昨夜酒气所催还觉得颇有姿色,白天再看便觉得有些厌烦,尤其这些关中奴婢性情不似吴中女子巧媚温婉,还因劳作以致皮肉粗糙,偶或娱戏则可,常为亲近则就让他有点倒胃口,于是便披衣而起,着令看守将此二女送回织坊去。
他来到食堂用餐,看到堂弟的侍婢在廊下捧物疾走,这是一个正当妙龄的吴中女子,眉眼间都带着江南所特有的柔媚润和,不免让陈顼回想起当年在吴中乡里所娶女子钱娘。那一颦一笑浮于眼前,顿时让他心生漂泊异乡的孤独感。
那侍婢似乎也注意到他略显灼热的眼神,顿时垂首加快脚步走入房间之中。
陈顼见状后便微微一笑,他虽然好色,但也并不缺德,天下美貌女子不知多少,大凡有权势志力者自能享用不尽,因贪色而败坏伦理、交恶失礼于亲人,是他所不齿的。
陈顼这里刚刚用餐完毕,外间突然有一队甲兵行入这座大宅之中。陈顼行至廊下看到这一幕,脸色顿时微微一变,旋即便转身奔向堂弟陈昌的房间,两人站在一起,一脸警惕的望着这些不请自入的兵丁。
“你两位便是南朝陈司徒子侄?”
一名身穿戎装、身材挺拔的小将越众而出,望着廊下两人发声问道。
因为不知对方来意,陈昌便有些紧张的说不出话,陈顼虽然也有些忐忑,但毕竟年龄大了几分,于是便壮着胆子开口说道:“不错,这一位便是陈司徒门下嫡子,而我则陈司徒犹子。请问将军如何称谓?因何事入此?雍州长史、武安公李使君与我兄弟有旧……”
李雅听到这话后,忍不住便是一乐,挥手不让陈顼再继续说下去,确认对方身份后忍不住多看两眼,旋即便又说道:“奉唐公所命,邀你两位入府参宴,如若不需整理仪容,便请即刻起行罢!”
“唐公有邀……”
堂兄弟两人闻言后无不惊讶瞪眼,他们被软禁在此虽然与外界交流不畅,但也知晓如今西魏已经是变了天,而且唐公上台后还给他们改善了一下待遇。
此时听到唐公邀请赴宴,各自心内便不免浮想联翩。他们不敢失礼怠慢,于是便请李雅稍待片刻,然后便各自退回房间中换上更加庄重得体的衣袍,这才跟随李雅一行离城往学馆而去。
今日的龙原学馆又是宾客盈门,是唐公宴请南朝使者徐陵、并为山南道入京群众接风所设的宴会。当然还有另一层意思,唯唐公亲信并姚氏父子才知,唐公要于今日纳妾姚氏。
之所以不宣扬其事,也是照顾一下姚氏父子的颜面,毕竟无聘嫁女放在哪一家都不是滋味,就算唐公前程远大,毕竟眼下还没有君主的名份。也就无谓太过招摇,引人讥笑。
因为有这样一个主题,今日宴请的也主要是南朝人士,陈家堂兄弟俩到来后倒也并不怎么陌生,许多宾客都是他们之前在江陵见过的南朝时流。
他们的到来还是引起了许多南朝时流的瞩目,毕竟如今的陈霸先乃是南朝权臣,其子侄自然也就引人关注。但也并没有多少人上前欢迎寒暄,毕竟陈霸先在南朝权势再怎么煊赫,如今也已经管不到他们了。
因此只有徐陵等几名南朝来的使者在得知两人身份后,匆匆入前见礼,并作自我介绍。
“徐学士,你是奉我父命到长安来引我归国的吗?”
在得知对方身份之后,陈昌顿时热泪盈眶,而陈顼也是一脸激动的哽咽说道:“旧年作别,险成永别。我与敬业流落关中,无日不思归国敬奉恩亲、报效社稷,朝夕南望、不见建康,如今总算生归有望……”
徐陵听到这话后,脸色顿时便显得有些尴尬,他倒是能理解这两兄弟思归的心情,可问题是此番出使西魏,实在没有这方面的使命。就算西魏肯放此二子南去,当此时节他也不敢贸然引回啊。
于是他只能硬着头皮沉声道:“某今奉命使魏,丞相所命唯与唐公商讨共击贼齐。今强敌犯江,丞相与江东群众誓为死战,郎君留于关中,亦非祸也。内中幽隐,请容来日拜见郎君再深为分讲。今日宾客齐聚一堂,勿为别情以扰唐公美意。”
两人听到这话后,自是大失所望,只能各自按捺下来,在徐陵等几人的引领之下登堂落座。
因为唐公尚在皇城丞相府,因此宴会要到午后才开始。陈顼感觉堂中有些无聊,便举步行出在左近闲游片刻,忽然见到一家华车从另一侧驶入学馆中,车上有一美妇侧脸酷似其早前受李穆逼迫所休弃的前妻。
陈顼下意识想要追上去确认一下,但没走出几步便被道边甲兵所阻:“请贵客止步,内府乃唐公家眷居所。”
“唐公家眷?”
听到这话后,陈顼便若有所思的皱起了眉头,也没敢再作试探,只是站在原处看着马车驶入内府。
第0992章 碧玉之年
秦川雄帝宅,函谷壮皇居。绮殿千寻起,离宫百雉余。
这一首唐太宗李世民所作《帝京篇》,盛言帝京长安之雄壮华丽,单以诗辞技巧而言或许称不上有多高妙,但却是帝王之声、气韵不俗,故而被列为《全唐诗》开篇首作。
今日学馆宴会多是南朝人士,南人尚诗辞文章,无论是作为南朝使者的徐陵,还是之前便归于西魏的王褒、庾信,无不是诗文大手笔,多有文辞名篇传世。
相较而言,西魏就没有太强的文化自信了,就算是近年来许多关东人士来到关中,诸如崔瞻、卢思道等固然也算得上是一时之选,但与成名已久的徐庾之流相比,还是不免有些逊色。
不过这对李泰而言倒不是什么难题,他也不是吹牛,单凭他一个人就足以打穿整个南朝。世人皆以为他武功盖世,但却不知诗词文赋才是他真正的看家本领。
倒也不是他有意谦虚,实在是跟西魏这一窝乏甚艺术细胞的强兵悍将们待在一起,就没有他能显摆的机会。《唐诗三百首》也能叭叭背上一串,结果一听两瞪眼,根本就不知妙在何处,也实在是没什么意思。
之前在沔北穰城的时候,李泰也不乏与江陵人士交际往来的唱和之作,偶尔戏作的诗辞已经让当时一众江陵人士惊叹不已。江陵之战前后许多南朝人士依附于他,除了他本身势力强盛之外,也在于这一份文化上的认同感,让这些南朝人士在感情上对他并不怎么抵触。
想要与人快速建立起认同感,除了乡籍出身之外,最有效的莫过于在对方熟悉的领域之中找到共同话题。诸如后世的乾隆皇帝,一生诗作无数,更是号称文物界大藤壶,这固然是因其本身兴趣使然,同样也不乏为了表现自己对汉人传统文化的痴迷与擅长。
今日南朝士人齐聚学馆,在李泰到来之前已经不乏唱和之作,而李泰到来之后也没有让氛围冷却下来,当即口吟一首《帝京篇》,顿时便技压全场,获得了在场群众一致的交口称赞。
其实李世民这一篇《帝京篇》也不算是什么顶级诗作,起码在李泰看来也就是中规中矩,他随口就能再抄出一篇艺术成就更高的来。诸如“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不过这也没什么必要,而且骆宾王这首《帝京篇》还有“黄雀徒巢桂”一句讥讽王莽篡汉,也有点不符合他的人设。
不过在场这些南朝群众即便不知“空梁落燕泥”的典故,也知道在这样的场合应该拍领导马匹。更何况艺术的发展那也是随着时代在进步,哪怕是在场徐庾等南朝顶尖文人,一时间也都难以作出能够胜出这一篇诗作的作品来。
今时的长安天子固然不是什么雄帝壮皇,长安也远没有绮殿千寻的华丽,但诗辞作品总是有艺术夸张的成分。李泰此诗唱罢,很快又有其他才思敏捷的人试为唱和之作,水平自是参差有别,宴会的气氛则逐渐变得热闹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