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 第540节(1 / 2)
段韶闻言后又点头道:“如今思来,北豫州之所叛投,羌贼本就不甚在意,之所以大张声势只是为了惑我疲我。而今进犯晋州,掠地也应在其次,主要还是要借此危城诱我往救,而后分道打援。我诸军若急急奔往,不异自投罗网,为其以逸待劳而分头击破。”
如今北齐国内军队大量集结在河阳、河洛之间,原本重兵集结的晋阳则因为之前军队外遣而略有虚弱。但好在晋阳兵出发奔赴邺都与河阳的时候,河北与晋阳周边的军队征发也在同时进行,晋阳作为北齐长久以来的军事中心,军队征聚的效率也是非常高,很快就能形成战斗力。
可是就算晋阳方面军队征发再有效率,总会形成一定的时间差。如今西魏大军掌握主动,如果增援的大军先后抵达,敌军便可以优势兵力前后交战,如此一来便不如一同进军给敌军造成的压力之大。
“可是……”
尽管段韶此言让众人心情略定,但很快杨愔便又皱眉说道:“当下晋州防守乃是长乐王,恐怕是难当众愿啊。”
讲到这里,杨愔又皱眉望向了另一席中的高德政。若非其人之前发声回护长乐王尉粲,可能那一次就能将尉粲给替换掉了。哪怕不以斛律光坐镇晋州,换了其他的大将也比尉粲靠谱啊。
众人闻听此言后,刚刚放松的心情顿时又变的紧张起来。是啊,诸方增援协同共进当然是好,可前提是晋州城得守住啊。尉粲这个家伙是个什么德行,他们这些宗室与大臣们也都并不陌生,指望这家伙能够在魏军的进攻下守住城池,几率实在是太小了。
这会儿一直被忽略的长广王高湛又开口说道:“即便晋州告失,那也没什么。晋州之所以重要,在于能够却贼于外,但今贼已经到来,晋州存或不存,也都难阻其势。如平原王所言,当下不应以晋州得失为计,重点是与敌交战。
当下诸方师旅正齐聚晋阳,晋州若存则可奔救,若失则固守晋阳,诱贼深入境中,而后我以邺都人马拦截其军后路,内外配合之下全歼来敌亦或可能。”
高湛这番看法有没有道理且先不说,但听其所言直接就把晋州和尉粲等守军当作弃子,更将晋阳与当今皇帝当作诱饵,这样的格局不是一般的大。因此众人在听到这话后,也都颇有默契的没有接话,真要开口说点什么,保不准来日就得被刀架脖子上问一问拿皇帝做饵料诱敌深入爽不爽?
还是高演皱眉薄斥道:“休得胡说,晋阳所在乃我社稷根本,至尊亲自驾临镇守,羌贼岂敢轻犯!只不过,并州郡县多是六州军人家属,贼若流窜入境,必然会大加戕害,一定要加以阻止!”
段韶在考虑一番之后,便又开口说道:“晋州存失,的确是不可不虑。我想先请率邺都留守之众西去滏口,且先进据乌苏、义宁等几城。请大王于都畿徐徐撤回河阳师旅,待得晋阳诏令之后再做分布处置!”
乌苏道是连接晋州与河北的重要通道,像是旧年尔朱荣平定六镇兵变的滏口之战,还有东魏年间斛律金率领河北人马奔赴晋州、跟随神武帝高欢一起发动玉璧之战,都是循此路途出入。这条通道的东向出口便在滏口,而滏口距离邺都尚且不足百里。
“师旅若出,都畿会不会有失安稳?”
听到段韶要引走如今驻守在邺都的人马,尚书右仆射崔暹便忍不住开口说道。邺都兵马本来就不多,之前派遣到河阳的两万禁军离开之后,又有一批人马拱从皇帝前往晋阳,如今扣除新从晋阳抵达的两万师旅,都畿内外军队已经不足三万。
段韶如果再将两万晋阳兵引走,那么邺都的防守力量将更加薄弱,再有什么风吹草动,可能维持内外治安都会有些捉襟见肘。
高演在沉吟一番后还是说道:“当下西面情势更危,都畿周边近来无事,人马驻此也只是闲养,随王西去亦可。况且河阳师旅不日便可撤归国中,以补都畿防务。”
听到高演这么说,群臣纵有忧虑便也全都闭嘴。邺都虽然是他们北齐的国都,但在军事上的处境就好像是后娘养的,当下执掌军权的一众名王大将都是把晋阳方面的安稳放在首位,至于邺都在必要的时候也可弃之不顾。
崔暹等人纵使担心邺都的安危,但也只敢稍作提醒、希望能够引起重视,但不被重视他们也没办法,真要在强行争取,那他们可能就要遭受不礼貌待遇了。
初步计定之后,段韶都没有留在城中过夜,而是立即手持常山王军令前往城外军营之中,把将士们召集起来之后,当天下午便直往西北方向的滏口而去。
段韶引军离开之后,城中也并没有闲下来,高演一边传令诸州再解运一批粮草物资到邺都来,一边又向河阳方面下达分批撤回的军令。
高湛在等到其他人都离开直堂之后,便凑近到高演面前来小声说道:“六兄,羌贼此番用兵出人意料,之前我已经言中。但眼下所见未必就是他全部的诡计,须得提防还有后招。
平原王虽然是亲戚当中少有的勇毅之选,但若与羌贼交战,恐怕也不敢放言必胜。一旦平原王落败,贼出滏口,邺下必危。届时城中人心浮动,顷刻成祸啊!”
高演听到这话后也皱起了眉头,抬头望着高湛沉声说道:“那你于此又有什么见解?”
“杨愔、崔暹等恃其名族旧好,真到危难之时,未必会忠心报国。这些心怀难测的汉臣,都应分遣士马监控起来,不许他们随便聚首、轻易外出!”
闻听此言,高演权衡一番后便也点点头,旋即便交代道:“事情便交给你去办理,态度还是要柔和一些,用意不要太外露!”
“阿兄放心吧,我识得轻重,不会太过粗暴、逼人离心。”
高湛虽然有时候言行略失分寸,但本身也是非常的机敏聪明,听到高演的交代后便点头说道。
第1048章 兵进雀谷
自洪洞城继续向北,地势就变得崎岖起伏起来,包括汾水所流经的河谷地带也开始收窄。
因为除了汾水西侧的吕梁山之外,汾水的西岸也出现一片连绵起伏的山岭,名为太岳山。汾水自此两大山脉之间蜿蜒流淌而下,所冲刷形成的这一道蜿蜒河谷,名字叫做雀鼠谷。
如果说晋州乃是进出太原盆地的门户,那么雀鼠谷就是大门内的走廊内径,是南北相连的重要通道。
高乐一行三千多名轻骑一路北上,在晋州城绕城而过,为的就是封堵住雀鼠谷通道,限制晋阳方向的敌军南下增援。
在顺利的攻下洪洞城之后,因为天色已晚加上行路疲惫,高乐便着令部伍在洪洞城休整一晚。等到第二天黎明时分,天色还未大亮,他便将部伍召集起来、继续向北而去。
汾水流域同样存在大型的台塬地形,这样的地形在别处或称为坂、或称为原,而在山西地区则称为壁。诸如西魏在汾水南岸所修筑的玉壁城、柏壁城,便都是将城池修设在这样的原壁上。
自洪洞城向北,随着地势变得起伏崎岖起来,这样的原壁便也出现在汾水两岸。这些坡地上有的还存在着一些北齐军队所设立的营垒哨所,但今大多数都已经是无人状态,不需要停驻攻取。即便是有一些哨所还有卒员存在,也都是远远眺望敌情,不待魏军接近便都策马北去。
高乐一行自洪洞城北行近百里,便抵达了一座颇有规模的城池,这座城池同样是悬壁而设,其地所在名为仇池壁,壁上城池则名永安城。
这座城池地势高陡,汾水绕流而过,几乎只容得下单车双骑而过,原本跨河还有两道浮桥可以通行,但是如今浮桥也早被破坏掉。
此时城头上多有齐军士卒站立,当见到敌人行近时,城中便多有控弦抛石而作阻击。
当见到城中守军数量足有两三千人之众,而且斗志仍然颇为顽强,高乐便不由得皱起了眉头,自知接下来是要打上一场硬仗了。
他着令部伍先行下马、在临水处取水做饭,稍事休整,而自己则率领数名亲兵绕城察望一番。
这座坡岭高耸陡峭,凡视野所见几个方向都不便进攻,只是在其东北方位有一道土梁连接后方更加高大的陂塬。如若能够攀上那座陂塬,可以尝试向下俯攻,或可收得事半功倍之效。
只不过那座陂塬要比城池所在的仇池壁更加陡峭,要攀爬上去难度自然也是更高,而且敌军所在更加近便,随时可以登塬拒敌,想要在塬上站稳脚跟,怕是也非常艰难。
当高乐巡察地势返回临时的营地后,餐食也已经准备妥当,高乐接过下属递上的食瓮一边进食,一边还在皱眉思索攻城之计。
他们这一路人马最是兵贵神速,须得在晋阳方向敌军大部还未有所反应和做出反击的情况下抢先占据雀鼠谷这一南北交通的要地,否则晋阳方面的敌军源源不断的冲杀出来,那么前期所做的各种努力准备都将大打折扣。
高乐旧年曾受高仲密所累而被罚作奴兵,当时主要便在晋阳附近进行劳役,因此对于此边地形也是颇为了解,所以此番又被选作前锋大将。
他自知在永安城后方还有汾水关以及雀鼠谷当中的一些关垒,随便这几处增兵驻守,那么凭其所部几千兵卒便都难以攻克,大大连累前锋部伍的任务完成度。所以在永安城这里最好是速战速决,不要耽误太多的时间。
正当高乐还在思忖挑选敢死士冒险登塬的时候,之前负责樵采后勤的副将若干凤也转回营地之中,来到高乐面前说道:“大将军,末将方才绕道城右伐木劈柴,因见塬上松柏茂密,枯枝落叶堆积坡前。此城所设虽险,但也狭窄不宽,若能投火攻之,城中守卒必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