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 第546节(1 / 2)
但是由于齐子岭本身海拔并不算高,山势谈不上险峻,只要吃得了翻山越岭的跋涉之苦,许多山口都可通行,故而这些戍堡本身能够发挥的防守作用也并不算大,仍然阻挡不了双方人马的越境往来。
斛律光所率领的这一支精锐人马很快便抵达了轵关所在,他先派遣几支百人小队各自选择山道翻越齐子岭,并在齐子岭的对面建立起一个稳定的前进据点,而他则率领主力人马暂驻轵关。
虽然此行时间紧迫,战机或许稍纵即逝,但斛律光也并没有选择一味的闷头直进,而是等到齐子岭对面传来情况安全的消息之后,他才率领主力人马穿越山岭。
翻过齐子岭之后,便抵达了属于西魏领土的邵郡,如今在西魏已经升格为邵州。邵郡所在地处中条山与王屋山两大山脉之间,黄河自南面流淌而过,在两山之间冲积出了一片东西走向的狭长地带,邵郡治所白水城便地处其中。
因为山河阻隔的缘故,邵郡与西魏本土的连接并不紧密,自从西魏立国以来,此境便一直仰仗正平郡人杨檦镇守。杨檦之父曾经担任白水县令,故而杨檦与此境豪强大族联系颇为密切,所以才能常年镇守此境。
“当下敌情如何?”
在穿过齐子岭抵达前路营地之后,斛律光便向前部人马询问此间军情。
“启禀大王,白水诸城皆城门紧闭,境内诸坞壁同样也是叩而不应,田野中也并无农夫作耕,进退全无贼军阻挠!”
前部探路的兵长听到这问话后,连忙详细奏报道。
斛律光在听完之后便微微颔首,城野之间不见敌踪也并不排除敌军示人以弱的故作空城计。可是现在正值春夏之交农事繁忙的时节,旷野中居然都不见耕垦的农夫,可见敌军当真是已经离境而去,境内守备空虚所以境内民众才如此小心谨慎。
邵郡所在相对西魏领土本就偏远闭塞,物资补给多仰就地的耕垦收获,从外界输调物资则非常困难。为了一时的诱敌之计而埋下一岁歉收的隐患,这绝对不是什么明智之举。更何况就连斛律光自己都是在与常山王商讨一番之后才确定由此方进击西魏,此间守将更加不可能为了故布疑阵而直接放弃一年的收成。
“大王,贼将杨檦据此屡屡为患、寇我河内,此番入境趁其兵力虚弱,要不要攻掠焚毁其城?”
确定境内敌势薄弱之后,有将领便忍不住进言说道。他们这些戍守河阳的人马同时也要负责守卫河内地区,对于时常寇扰河内的杨檦并其所部人马自是深恶痛绝,如今得入此境,便想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一扰患。
斛律光闻言后便摇摇头,口中沉声说道:“邵郡所在不过疥癣之疾,穿过鼓钟道后才是贼之腹心。今既至此,自当直袭贼之心腹,不必于枝节处浪费力气!”
为了确保行军的速度,斛律光也采用了之前魏军北进的策略,并没有选择将精力放在沿途城戍上面,仅仅只留下一部分士卒守住进退通道,而后便率领部伍继续向北而去。
在王屋山与中条山交界所在,山野较为平缓,方便人马进退,这一条道路便被称为鼓钟道,因其所历乃旧时王屋山铜官所在的鼓钟城而得名。
此时已经深入敌境,自然不乏敌方耳目,如果敌军在左近还有什么人马安排,那么斛律光这一支人马的行止自然也瞒不住敌军,因此眼下最重要的便是尽快将部伍带到便于作战的区域,不必再奢望于敌军眼皮底下隐匿行踪。
所以斛律光便也一改之前翻越齐子岭时的谨慎态度,自己先行率领两千部众进入鼓钟道中,其余人马则紧随于后,并且特意选在了视野开阔、精力旺盛的时分去翻越鼓钟道最险峻的一段道路。
“不要停留,继续前进!”
因恐敌军在山道伏击,为了应对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的战斗,前路人马直接披甲而行,在这植被茂密的山野间跋涉赶路自是非常辛苦,众多身强体壮的徒卒们在走出一段距离后,便都忍不住累得气喘吁吁。
可是斛律光自知这一段路程凶险有加,为了不拖延队伍整体的行军速度,一路上都在勒令部众坚持赶路。他自己也已经累得不轻,但还是咬紧牙关,继续前行。
队伍在这山野间辛苦的跋涉了足足两个多时辰,天色也从清晨抵达了正午,前方山野渐渐平缓,而且还传来山溪潺潺流淌声,迎面吹来的山风也已经夹杂着让人倍感清凉的湿气,吹拂在人的脸上顿时便让人精神一振。
尽管最凶险的路程已经过去了,但斛律光仍然不敢放松,他回望身边一众满脸疲惫的将士们,口中沉声说道:“只要能进据前方峪口,临溪饮马进食,此行功便立半!血洗河东、袭贼后路,在此一举!”
说话间,他便率先大步向着前方山峪出口而去,其后一众甲卒见状后便也都纷纷振奋起来,手持刀槊紧紧跟随在斛律光的身后冲向峪口。
越近峪口,山风便越清新凉爽,让人精神更加振奋。而一路大步直行的斛律光走到这里的时候,步伐却渐渐变得沉重起来,正如他所言,只要能够进据前方峪口,队伍便获得了一个稳定的休整和前进基地,届时西出北入、纵横离合,贼莫能阻!
可如果敌军早有准备,那么这个峪口也是除了之前所行经的那一段山道之外、最后可能布置人马的地方。此行成败与否,便在接下来的数息之内!
临近峪口山侧,斛律光先是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旋即便一步踏出并望向山峪内里,接着便心绪陡沉,只见山峪中视野所及,俱是敌军旌旗甲杖!
“贼来受死!”
山峪当中的坡岭上,杨檦望着对面已经走出岭野的敌军,举起的手用力一挥,山峪中顿时鼓角齐鸣、声震于野。
临战在即,斛律光也快速的冷静下来,将脑海中一些失望的情绪尽皆摒弃,旋即便振臂高呼道:“龟缩之贼,有何可惧?军既至此,有进无退,杀!”
第1061章 明月勇猛
山峪中杀声震天,齐军将士们在斛律光的率领下直冲山峪内的魏军战阵,从一开始就选择了最猛烈的短兵相接。
山峪内地势凹凸不平,又有泉涌溪流分布其中,地势并不适合建立起固定的营垒阵线,故而此间的魏军也是在得知敌情之后才入此结阵驻守。虽然他们占据了一个以逸待劳的优势,但敌军之凶悍也是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尤其是这第一波发起进攻的敌军将士,更是一个个仿佛游荡在山野间的猛虎恶狼一般,悍不畏死的便操戈冲入魏军战阵当中,对于迎头斩下的刀剑锋刃全都视而不见,只将手中刀槊直向魏军将士们劈刺而去。
如此亡命打法自然让人心惊胆战,尽管双方甫一交战便有数名齐军士卒被战阵中的敌人砍杀当场,但是以斛律光为首的这一个攻敌战阵还是仿佛一枚楔子一般,深深的凿入敌军战阵之中!
“挡我者死,羌贼纳命来!”
斛律光口中暴喝着,一手长槊盘旋挑刺,另一手战刀挥砍劈杀,仿佛一个天外降临的杀人魔王,凡其锋刃所及,敌人或伤或死,只凭一己之力便杀入敌阵当中,足足脱离了后队军众数丈距离。
战阵中的魏军将士也在不断的试图包抄围堵杀入战阵中的敌人,但且不说杀得性起的斛律光已经是威猛无俦、常人难敌,其后路军众也都是精挑细选的强兵悍卒,在战阵中横冲直撞,极难阻截下来。
站在旗纛下的杨檦也注意到了前阵将士们身处劣势,不只不能阻击限制敌军的厮杀搏斗,甚至就连战阵本身都被冲击得摇摇欲坠,一时间也是不免惊怒有加,一边又派出身旁一支队伍增援前阵,一边大声怒吼道:“贼远来疲弱之众,一时之亢必不能久!据此峪口全歼贼众,我自为尔等报功请封!”
扼守此间山峪的,主要是杨檦麾下数千邵州师旅,能够在远离本土的边境之地坚持戍守这么多年,这些将士们顽强坚韧的斗志自然不必多说。单以此论的话,哪怕是放在关中都是第一流的精锐。
但他们所面对的敌人是精锐程度同样也不遑多让、甚至还大有超出的北齐河阳精兵,尽管这些人翻山越岭的远道而来,体力消耗极大,不复全盛状态,但是在斛律光这当世第一流的大将身先士卒的率领下,更增加了几分破釜沉舟的决绝。
这座峪口并不宽阔,双方将士就在这狭窄的空间中激烈的厮杀着。作为主动发起进攻的一方,齐军将士已经在斛律光的率领下向峪口推进了长达十丈的距离。
这十丈距离放在平地上,身手矫健者轻易便可奔跃而过,但在眼下这座峪口中,却是不折不扣的一段用生命铺就的血腥路程,不只是用敌人的生命,更是用自己的生命!
最先跟随斛律光一起向敌阵发起进攻的有五百多名前锋甲卒,但是在经历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后,眼下的折损已经超过了两百人,甚至超过了他们实际的杀敌数量!
将近半数的伤亡比例,放在任何军队身上都是足以让人精神崩溃、斗志全无的战损,尤其作为主动进攻的一方而言,更是很难再将攻势给维持下去。但是如今战场上的这一支齐军队伍,仍是斗志旺盛、悍不畏死的在敌阵当中进行冲杀。
这些士卒们本身就是斛律光在河阳精挑细选出来的勇卒,而被其挑选担任先锋的更是精锐中的精锐,其中更是不乏斛律家世代培养的家奴死士。这些家奴们唯主公马首是瞻,随时准备捐弃自己的生命,越是在逆境中越能表现出悍不畏死的顽强斗志。
而且眼下仍在率队奋勇拼杀的斛律光也充分诠释了什么叫做将为兵之胆,自交战伊始他便始终冲在最前方,仿佛不知疲倦一般的凿杀敌阵,后方诸将士们也受其鼓舞,沿着他所冲杀出来的裂痕不断的战斗,继续冲击破坏敌阵。
之所以要用如此惨烈的战斗方式,是因为斛律光心内很清楚留给他们的时间和机会并不多。唯有趁着交战之处的一腔热血斗志,用远远超出敌人想象的勇猛攻势将敌军暂时逼退,在这峪口当中给己方部伍争取一个立足与喘息之地,接下来才能有一丝的胜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