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 第567节(2 / 2)

当铜鞮水南岸这战场上正自交战激烈、杀声震天的时候,别处区域同样不甚平静。

齐军左路军营地中,段韶收到回援中军的命令后当即便开始召集军众准备弃营而走。然而他这里方有举动,其对面的魏军当即便有所察觉,魏军此间主将贺若敦更是率领三千精骑,直接来到了齐军营地外面驻扎下来,大有随时准备出击之势,并且其后方军众们也都出营列阵。

段韶面对这一情况也是倍感无奈,如若没有皇帝的召集军令,面对敌军作此逼迫,他自然有办法应对。可是如今左路军本身就已经被调走了大半军众,还需要留下一部分军众留守营盘以看顾营中车马物资,他一时间能够调用作战的将士也不足两万众,还要面对近在咫尺的敌军威胁,也难有什么万全之策。

正当段韶还在思忖该要怎么做的时候,中军催促的将领便又来到了营中,他的表弟娄定远入营之后见到军众虽已集结完毕,但还没有开拔出营,当即便一脸急色的说道:“当下中军情势着实不妙,诸军边卒多有不受王命之态,如若表兄此间再迟迟不援,情势恐怕将要更加危困!”

段韶这里虽然也能看到一部分中军战场上的交战情景,但终究不知全貌,当听到娄定远说中军军士都有些难以调度的时候,脸色当即便是一变,忙不迭疾声追问道:“怎会如此?”

娄定远便将中军交战过往讲述一番,而段韶在听完之后眉头顿时紧紧的皱起来,顿足叹息道:“群情消沉、人心涣散,这还如何能战?至尊虽然生性要强,但今与交战者又岂是俗类?正宜拒敌于外,闭营相持,来日再为对抗后计啊!”

段韶本来就不赞同速战速决的思路,战事进展到这一步,对于齐军已经是越发的不利,继续坚持只会让局面变得更加极端,更加透支与丧失持久对抗的能力。

然而他这里话音未落,正面战场上魏军却已经再次向着对岸发起了进攻。段韶于此遥遥听到战场上所传来的激烈厮杀声,长叹一声后便对娄定远说道:“你先引一万左军人马入援中军,中军将士因见援军不绝,想能坚定斗志,力战阻敌。”

“表兄你不同去?”

娄定远闻言后又连忙发问道,在他的心目中,想要挽回当下恶劣的局势,段韶前往中军坐镇要比增派一万师旅重要得多。

“若诸军绝无杀敌斗志,至尊尚且难命,我又何计能为?与其人马物力俱掷于此,不如稍为保全之想以作后计谋划。”

段韶讲到这里后,又望着营地外虎视眈眈的魏军说道:“况且此间仍有强寇如附骨之疽,恐怕不会任由我师旅轻易离开!”

讲完这话后,他先将自己的兵符交付给娄定远,并分遣其人统率一万甲兵前往中军大营处增援。至于其他的人马,他则吩咐儿子段懿并其他部将们率领并运送营中车马物资往下虒聚方向进行转移。

而他自己则率领三千精骑,在诸事交代稳妥之后,便当即率部冲出营地,直向营外魏军所在的方位冲杀而去,阻击这些魏军从而给师旅撤离争取时间。之所以他自己亲自出击断后,也是出于一种没有完全听从皇帝命令、因其自作主张的补偿心理。

齐军大营外,贺若敦也注意到营中军众动静,已经召集军众们上马准备追截交战,但他却没想到段韶竟然率部直接向其所在冲杀而来。猝不及防之下,阵队便被冲得有些凌乱,他便忙不迭引众向着本阵方位稍稍退却,整顿部伍后再来交战。

左路军段韶这里依其所计进行了一番调整安排,而距离中军大营更远一些的右路军方面,则就直接爆发了一番人事冲突。

贺拔仁在收到回撤的军令时,再看看浊漳水对岸仍自与魏军激烈交战的军众们,当即便皱起了眉头,指着传令使者怒声道:“至尊之前还在传令某等力战此间,顷刻间又怎会更改前令?尔徒休得擅传乱命,扰我军心!”

说话间,他也不理会那名使者的辩解叫冤,直接着员将之牵引下去看守起来,不准其再胡言乱语。

旁边赵道德看到这一幕,当即便皱眉说道:“此中军信使持符而来,所传恐怕不是乱命。当下战场情势有变,贼军竟然两处分兵,直攻中军,至尊所在不容有失,大王还是请下令前线师旅徐徐撤军罢。”

“放肆!道德区区一家奴,也配教我用兵!”

贺拔仁在听到赵道德仍在质疑他,当即便又瞪眼怒吼一声,再次下令见赵道德也一并拘押下来,仍然没有下令前线将士撤军。

其他将领们眼见这一幕,也都纷纷闭嘴,不敢再多说什么。但是很快又有中军将领入此催促援军速返,这也让诸将望向贺拔仁的眼神中充满了狐疑。

“你等众人想是疑我何以如此固执?但请你们正眼看,当下是否适合撤军?如今贼军数万师旅与我黏连作战,我若下令退军,前线师旅骤然后退必遭追杀填河!”

贺拔仁眼见众人如此神情,当即便指着战场沉声说道:“前者不宜进攻,强令作攻,果然身陷敌围。如今贼军出击中军,但侧路军众未走,料其所出不过坡上暗藏之众,中军仍有数万师旅,想必绝非险极,但能固守原处,贼进无功,则必从别处抽调师旅,此间贼情削减,我便可直击其肋腹要害,胜于徒增伤亡的劳师撤返!”

贺拔仁说的振振有词,诸将也都觉得有道理,可是撤军回援毕竟是皇帝所下的命令,如此抗命不遵,无论结果如何,终归还是有些不妥。

因此在贺拔仁说完之后,高阿那肱便又提议道:“大王应当遣员将此意奏于至尊,以免战场上情势纷繁、误会杂生。”

“我无愧太祖皇帝!”

贺拔仁听到这话后当即便瞪眼怒吼一声,心中对于皇帝反复无常、不合时宜的命令已是大感不满,但在过了片刻,还是召来一名心腹着其前往中军奏报。

第1109章 齐主奔逃

此时的中军战场上,交战越发激烈,之前齐军还能凭着主场的优势而排列战阵,迎拒敌军。可是随着魏军诸路人马南来,争相向着皇帝所在冲杀过去,这些战阵便也难以再维持旧态,纷纷后撤、集中在皇帝的周边。

眼下的战场上,齐军军众的数量仍然不少,单单在齐主高洋前后便聚集有两三万的人马,后方诸营中同样集结着数量不在少数的军众。

然而他们在战场上却是显得呆滞不灵活,反倒是兵力少的魏军一方分外的踊跃,通过各个角度、各种方式不断的向着敌军发起冲击,这画面像极了原野上一群猛兽野狼围住羊群噬咬狩猎。

战阵中的齐军将士们虽然也在奋勇抵抗,但基本上除了正面的禁军军众之外,周遭别处的军众虽然虽然也拱卫在皇帝的身边,但只要敌军不从他们所在发起进攻,他们基本上也都不参与战斗,仿佛正在发生的这一场激战与他们全无干系一般。

魏军将士们自然也都注意到了这一情况,所以他们便也渐渐的约束人马、集中兵力,不再多面出击,而是向着齐军正面不断的冲进。

随着这一战术的改变,冲杀的效率也大大的提升起来。原本从河岸到齐主所在的方位不过十几丈有余,可是随着魏军不断的进攻,高洋也不再呼喊绝不退却,齐军的阵仗已经被整体向南逼退了将近二十丈,而在这一路退后的阵线上,到处都铺满了密密麻麻的战死尸首。

这些尸首既有齐军的,也有魏军的,但总归还是齐军更多,尤其是作为交战主力的齐军禁军人马更是死伤惨重,就连最为精勇强悍的百保军士,此时也仅仅只剩下了五百余众,不敢再继续入前杀敌,只是紧紧拱卫在皇帝的身边。就连这些百保军士都已经被惨烈的战斗杀得斗志渐弱,其他的军众自然也更加的消沉。

此时军阵中的高洋也不再像之前那样亢奋,耳边不断响起的厮杀声已经让他有些麻木,只被军士们簇拥着且战且退。

一直等到亲兵奏告前往左路军营请援的娄定远返回,高洋眼中才泛起一丝神采,忙不迭让人将娄定远招至身前来疾声发问道:“平原王今在何处?准备好与我一同杀光贼军了吗?”

娄定远闻言后便低头说道:“西境贼军追扰太急,平原大王难以抽身……但却着臣引领一万师旅归援中军!”

“一万?怎么只有一万!他不来,派遣这些营卒又有何用?难道此间有欠营卒?尽是胆怯畏战之徒!”

高洋听到这话后,当即便怒声咆哮道,对于段韶关键时刻不肯到来充满愤怒。

然而失约的并不只段韶一人,又过了一会儿,来自右路军贺拔仁的使者也入阵奏告其事,而高洋在听完这话之后,两眼顿时瞪得如铜铃一般,突然暴喝一声,跃起一刀将贺拔仁的信使劈杀当场,口中怒声咆哮道:“乱臣贼子、乱贼贼子……君王于阵为贼逼辱,诸方狗贼竟不来援!”

在将贺拔仁的使者一刀劈杀之后,他又持刀指向正前方犹自交战的战场,口中大声怒吼道:“杀,杀光羌贼!杀光这些乱贼!杀光这些不敢杀敌的鼠辈!”

皇帝突然的暴怒将周围的禁军将士们都吓得不轻,几名禁军将领忙不迭入前托住皇帝,连连劝道:“陛下请息怒、息怒……”

“杀贼、杀贼!难道你等也要抗命不遵?”

高洋当下愤怒至极,恨不能杀人泄愤,又哪里会听从劝阻,反而怒视着几人忿声道。

“臣等不敢……只是、只是贼势凶猛,不如暂避锋芒、从长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