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 第642节(1 / 2)

“元中书,抱歉了。今日战场之上,回想与唐王交情之深,我实在不忍引众击之,但也不愿违反与齐国约定,只能引兵暂避一旁,由你双方互争长短。今日交战,我也在此观看,齐军当真雄壮英勇,观今日阵仗表现,就算是没有我参与助战,那些魏军恐怕也不会是齐军对手!”

乌尊可汗丝毫不以今日违约失信为耻,见到元文遥便哈哈大笑说道,并且毫不避嫌的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可汗今日所见只是其一,来日再战必然更加艰难。羌军何以争向西山,只因西山有其师旅为援,来日进退皆可。一旦此间魏军不能全歼,使其走脱归国,羌国实力未损,即便吾主不会问责可汗失信,李伯山会轻易放过可汗此日负义之举?”

元文遥也受够了这乌尊可汗的反复无常与贪婪,此时眼见其人如此嘴脸,便忍不住冷声说道:“李伯山怎样秉性,可汗想必不会不知。即便执迷于此当下,也应回想木杆可汗因何而亡。今与吾国联合大破羌师,乃是可汗唯一自救之术。如若可汗仍然不肯上阵相助,怕是生归金山无期!”

乌尊可汗听到这话后,脸色自是陡地一变,低头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又抬头说道:“当中利害,我自心知。既然选择与齐主一同抗魏,那就绝对不会失信于人!今我师旅露宿野外甚苦,观你水东还有一城,可以供我人马入住休养精神,来日必与齐军一同入阵杀敌!”

元文遥见乌尊可汗到了这一步都还要临时加码,心中对于这贪得无厌的胡酋已经是厌恶至极,但是也只能将此要求再次向城中进行传达。

对此齐主高演也没有拒绝,眼下他一心盼望着能够与突厥合力消灭西山这一支魏军,自然不会在这种小事上违背乌尊可汗的意愿,一声令下便让汾水东岸城中军民迁往主城,赶紧给突厥人马腾出地方出来。因为催促甚急,许多军民的财产家当都来不及收拾,直接被丢弃在了东城中。

当突厥军众入驻北齐给他们所安排的城池时,西山这里的魏军也并没有闲着。他们一边建造临时的营垒,一边向西山内里联络友军。而之前与杨忠一起攻克西山长城的李雁头也率先率领千余卒众来到了西山汇合,虽然到来的兵马并不多,但却给了西山魏军将士们以极大的慰藉。

随着突厥的背叛,如今的他们可谓是身陷绝境,虽然说背水一战能够提升己方的斗志与士气,但有的时候也会弄巧成拙。西山道路畅通,对魏军而言就是允进允退,对于接下来的战事自然也能更有信心。

由于大部分的辎重物资都被抛弃在了晋阳城北,此夜大部分的魏军将士们便也只能露宿野外,在这深秋时节条件自然非常艰苦,可当看到不远处那高大雄伟的晋阳城时,他们的心情又变得火热起来。

他们已经打入了北齐的腹心之地,只要来日再奋勇作战、攻下这座城池,便可得灭国之功,封妻荫子、荣华富贵都会纷至沓来!在如此巨大的机遇面前,自然让人心情激动不已。

正当晋阳城内外几方人马都在休整备战的时候,井陉方面的魏军也往晋阳方向开拔而来。

就在傍晚魏军和齐军还在晋阳城北激战的时候,早已经有突厥的军众急不可耐的离开早已经被坚壁清野的晋阳周边,往更远处去搜寻掳掠,而其中便有一些人马免不了与井陉魏军的前部斥候相遇。

这些突厥军众在抵达晋阳之后便离开了大部队,自然也不清楚乌尊可汗早已经与北齐密谋联合的事情,所以当他们见到魏军斥候的时候,非但没有惊慌失措,反而兴奋的迎了上去,并将他们的活动行迹统统汇报出来。

很快这些突厥军众所提供的情报便被传递到了后方率领主力人马昼夜兼程而来的唐王那里,当李泰听到北路人马南来之后,突厥大军却并没有第一时间与魏军一同攻打齐军,反而主动撤离战场的时候,他心中顿生不妙之感。

李泰向来也不掩饰他对突厥的提防与敌意,包括此番联合突厥出兵,也不止一次提醒杨忠等人对突厥一定要不失防备。之前北齐高湛送的实在太热情,使他这路人马偏离了一开始的作战计划,单凭北路师旅显然是不足以震慑住突厥的,乌尊可汗有什么态度反复,倒也并不让人意外。

尽管那些突厥军众也没有提供突厥背叛联盟的直接证据,但就算只是猜测,对李泰而言也就够了。他先是着令皮景和率领五千精骑快速往晋阳而去,同时自己也率领一万骑兵随后出发,剩下的步兵与给养辎重则由贺若敦率领前行。

第1258章 唐王将至

第二天天色刚刚放亮,齐军便开始准备向着西山魏军大营发起进攻。

由于昨日濮阳王娄仲达被夺职,今天中军和左翼人马便都由斛律光直接统率,博陵王高济则仍指挥右军参战,参与战斗的军众也达到了七万人。

这是斛律光强烈要求的,想要速战速决的解决掉这些魏军,不让他们长留于此。对此皇帝高演和一众晋阳勋贵们也都同意,虽然说眼下局面是北齐占据优势,但这么多的魏军驻扎在晋阳城外,终究让人心里不怎么踏实。

在经过昨天的爽约之后,今天突厥人倒也没有再搞什么幺蛾子,同样也在清晨吃过早饭之后,便开始整顿部伍,准备与齐军一起上阵杀敌。

西山山脚下,经过昨夜一番紧急的修建,魏军将士们在营地外围挖出了数道壕沟,并且制作了一些营栅拒马等防事。只可惜晋阳连年大兴土木,建造宫苑,西山上的树木也都遭到了砍伐,近处没有足够可用的材料,不能赶制更多的防御器具。

眼见北齐和突厥都已经在开始准备作战,宇文贵便也没有再作什么保守之想,军中剩下的一些资物全都发放诸营,让将士们全都饱餐一顿,以维持接下来战争的消耗。无论他们要在西山驻守多久,只有撑过眼下这一道难关才有以后。

在西山三堆戍附近,杨忠、韩果等人正在率领万余师旅加上许多离石胡众向此赶来。等到他们抵达西山战场,起码魏军在兵力方面也不会有太大的劣势。即便所面对的乃是齐军与突厥人马的联军,同样也能不失分庭抗礼之力。

因恐突厥的跳反背叛或会影响到将士们的心情,于是宇文贵便又赶在开战之前巡视诸军,每到一处他便大声喊话道:“突厥乌尊可汗品行低劣、背信弃义,早有叛我之心,唐王知其甚详,所以此番勒令突厥至此,审其通贼之罪,是要与东贼一并杀除!此二贼联结,看似势大,死不远矣!”

这话说的好像唐王从一开始就居心不良,似乎难从道义上再对突厥进行指责,但也是让一众将士们沉重的心情变得轻松一些。既然眼下这一情况早在唐王的预料之中,那他们也没有什么好怕的,因为唐王必然会安排后手惩治突厥,他们只需要坚守营地等待情况发生转变即可。

这些魏军将士们如此轻信倒也不是单纯,而是过往多年以来,唐王用一次次的辉煌胜利所营造起来的信任感,让人觉得只要唐王有所预料和防备,那么天下就没有什么事情能够难住唐王!

怀揣着这一份笃定和信心,魏军诸军将士们快速用餐完毕,然后便各自进入了他们的作战区域,身披甲衣、手持弓刀的等待着对面两国联军前来送死。

晋阳城乃是由大大小小数座城池所组成,位于最北面的晋阳罗城,眼下是齐军集散所在。此时的晋阳罗城中,皇帝高演也亲自来到这里为即将出战的将士们进行激励鼓舞。

“魏国恃强凌人,屡屡侵我疆土,而今更直犯晋阳。此番出战,唯杀敌而已,贼若不败,则社稷危矣、晋阳危矣,尔等将士家园亦危。是故此战胜则家国安逸,败则万事皆休。

朕非英主,但却恤尔士众,今于城中待我功士凯旋,凡杀敌有功者,必有重赏,必有厚报!朕与社稷,并付尔等,问尔群徒,强敌当前,可敢一战?”

高演站在那点兵台上,环顾城中一众全副武装的将士们,心情也是激动异常,他抽出佩刀,将刀锋遥遥指向城外西山方向,口中大声呼喊道。

面对皇帝的激励,在场众将士们也都颇感激动,站在最前方的斛律光更是振臂高呼道:“臣深受国恩,无以为报,捐躯赴难,义不容辞!此番出战,破贼乃还,不破贼师,誓不归城!”

“不破贼师,誓不归城!”

众将士也都高声呼喊着口号,晋阳是他们的家园所在,此番交战即便不说什么壮烈情怀,哪怕仅仅只是为了保卫家园、让亲人们免于遭难,他们也一定要奋力杀敌。

随着齐军将士次第出城,斛律光也派人前往突厥军队那里进行沟通,战场上的阵势排列、作战时的旗鼓命令等等,双方都需要达成一定的共识,才能保证在战场上进行有效的配合。

乌尊可汗虽然答应了今天要率军参战,但是昨日魏军与齐军交战那激烈画面仍然让他印象深刻、深感忌惮,自然不肯承担主攻任务,只表示自己所部突厥军众可以当作后备力量,初期的战斗任务还是要齐军承担。

斛律光也懒得与之进行什么扯皮,而且昨日娄仲达的表现也让他感觉到这种猪队友在战场上的表现实在是难作更大的期待,就乌尊可汗和突厥这种货色,兴许还不如娄仲达表现的出色。毕竟娄仲达本身虽然乏甚军事才能,但其统率的却是货真价实的晋阳兵精锐。

随着齐军在晋阳城北面摆开攻势,斛律光一声令下,齐军诸路人马便一起向前推进。而魏军方面同样也没有闲着,军阵内众将士们早已经扣紧弓弦,只待敌军进入射程之内。

战鼓如同惊雷一般震耳欲聋,代表着发起冲锋的军旗也在阵队中高高举起,角声、鼙鼓乱中有序,随着中军一声令下,齐军将士们顿时展开了万马奔腾的冲锋,那钢铁洪流席卷大地,从各个方向向着魏军阵地冲杀而去。

“杀啊!”

单调的字节被冲锋的将士们用最大的力气呼喊出来,万众之声汇聚成为一股雄浑的、震人心魄的声浪洪流,以至于远处观者都被惊慑得呼吸不畅、发不出声。

“射!”

当齐军将士们冲进到一定距离之后,魏军的军阵中顿时便也响起了一声声断喝,旋即乱矢如雨、破天洒下,原本尚算严整猛烈的齐军冲杀军阵当即便不断的有人马翻滚倒地,军阵也都被乱矢击出一个个微小的空隙,尽管这些空隙旋即就会被后方冲上来的人马给填补起来,但是那些倒地人马翻滚着也让一众控马躲避的动作成为一道道的涟漪。

魏军昨夜修筑的壕沟虽然比较简陋,但也极好的打乱了齐军冲锋的节奏,许多将士连人带马的栽入到了壕沟中。尽管这些壕沟并不算太深,也没来得及布置什么刺桩拒马,但仅仅只凭人马跌落那巨大的冲撞力,便足以让人马筋断骨折,丧失继续行动的能力。

“不要停留,继续冲杀!”

尽管这些壕沟的存在扰人颇深,但在冲锋的战阵当中,将领们仍然催促着军士速行。

这些壕沟都在敌军的射程之内,无论是先派军士入前堆填还是滞留不前,都会暴露在魏军的箭矢之下,只有用最快的速度冲到敌军阵前开始交战,对魏军的远程武力进行有效的压制,接下来才好再派遣军众入前填坑,以便后路人马继续发起冲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