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2 / 2)

可是战事一直都没有多大的进展,这情况除了一开始的失去先机之外,也和带兵打仗的将领有关。

如果思央没来的话,这一战应当是年羹尧带兵,现在年羹尧已经辞官退下,岳钟琪也重伤修养,一时间能拿出来的大将还真没几个。

就算有,偌大的国土也有多个地方需要看守,也不能只顾着这边的叛乱,还要防备蒙古众部落。

然而就在一筹莫展的时候,有人提议让固山贝子十四爷胤祯,,带兵去前线平叛。

在这一点上,有人说十四爷曾经就带兵驻扎过西藏,还平定过准格尔首领策妄阿拉布坦,折腾出来的叛乱,虽然没有彻底将其剿灭,但都认为,如果派遣有作战经验的十四爷去的话,定会很快的将战事平息,也能让朝廷和百姓安心。

此话一提出来,却引得胤禛大怒。

他与几个兄弟的夺嫡之争,万分辛苦,好不容易自己赢了,兄弟们都仰着他鼻息生存,为了巩固帝位,他也不得不对亲兄弟们做各种措施。

纵然胤祯是他一母同胞他也不大打算放过现在让他放了胤祯不说,还要放他去前线,这样岂不是放虎归山,他是万万不能同意的。

此事被驳回不说,还将提出建议的大臣怒斥了一顿。

一个两个的,朕都是白养了,这么一群人。

胤禛一下早朝就怒气冲冲的来到了翊坤宫。

这几日他来这边倒是很勤快。

翊坤宫内两个儿子在,大的聪明伶俐,小的虎头虎脑,看着他们两个,胤禛只觉得憋闷在胸口的怒气,都平息了些。

皇上是为了青海战事烦心。思央端了杯茶过来,好让胤禛消消气。

端过茶水,胤禛也没有在乎其他一饮而尽后,脸上还带着一丝薄怒。

平日里面为了一点儿小事,斤斤计较,争吵不休,真的到了正事的时候,一个个的就没见出声,临到头了,馊主意倒是不少。

这个馊主意指的就是让胤祯带兵的事情吧。

如今胤禛的那几个兄弟们,大王爷胤褆在康熙还在的时候就被幽禁起来,胤禛登基也没有放了他,算是顺水推舟,前废太子胤礽同样如此,诚郡王胤祉被派去为康熙守陵墓,敦郡王胤俄也被圈了起来。

现在也就廉亲王胤祀,和固山贝子胤禟还在朝中。

当然之所以二人在,也是胤禛为了稳固人心所为,只要他抽了空子,这两个也是跑不掉的。

思央听了胤禛的一通抱怨,没有贸然的出声,胤禛现在说这一通也不过就是因为内心憋不住,可不是想要谁给自己建议。

不过

臣妾还记得皇上前些日子还说过,想要让九爷前往西宁驻扎,现在战事吃紧,怕是要往后延一延了。

胤禛眉头皱了皱,这段时间内忧外患,忙他焦头烂额,差点儿把这件事情给忘记了。

他的确是下令让胤禟去西宁驻扎,这也是想要把他暂时外放远远的,免得他留在这里再和胤祀等人,整出幺蛾子出来,不过胤禟因为他母亲曾经是四妃之一,性子也是相当桀骜,他下了命令之后,还敢拖拖拉拉的不动身。

如今倒是好了,西宁战败,他算是逃了一劫。

若是令兄还在朝中的话,朕也不必为此头疼。胤禛突然说。

这时候想起来年羹尧的骁勇善战了,思央心中微嘲,不过在看到胤禛那眉宇间都放不下的忧色后,脸上出现了欲言又止。

这正好被胤禛看在眼中,拉过她的手温言道:瑶儿有话但说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