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2 / 2)

她本想从这位王刺史着手,不想马文才竟然会出现在此,据她了解,马文才的父亲马俊升可是个彻头彻尾大贪官,怎么就和他沾边了?

贤侄呀,你刚才走的匆忙,本官还正准备要送一送你。王刺史只当两人刚才碰了面,没当回事,转而笑呵呵对马文才道:差点没追上,你可是把这东西都给忘了。

马文才看到王刺史递来的东西,先一愣接着,脸上恍然忙接了过来:多谢刺史大人。

何须如此客气,几年未见,贤侄更是一表人才,本官刚回京述职,没想到你却记着日子前来探望,实乃让我心慰

马文才一笑,腼腆又温和,笑容透着几分儒雅:刺史大人为官勤政,父亲常与小子耳边说教,此次恰好身在京城,得知刺史大人在,如何能不前来拜访。

哈哈看你父亲说的,等到本官安顿好后,有机会一定要去宜兴府回拜马太守。

王刺史说的高兴,在看到一旁的思央后,又笑眯眯的介绍说:贤侄这位是丁香姑娘,是本官老师的千金。末了又转过来说:小师妹,这位是宜兴府马太守的公子马文才。对了,刚才你们这是

思央低垂下眼睫,对着人福身一礼:丁香见过马公子。

看这会儿思央柔顺的模样,似乎刚才那冷淡样子曾发生过一样,马文才都怀疑自己是不是眼走眼了,但他还是维持着自己君子风度,伸手虚扶:丁香姑娘不必多礼,刚才差点冲撞了姑娘。

多谢公子。

马文才好奇的看着思央,忽然又来了句:刺史大人的老师,如果小子没记错的话,是杭州尼山书院的丁夫子吧。

王刺史并不意外马文才能道出自己老师的身份,反而捋着胡须笑道:正是丁夫子,本官有幸得到丁夫子的教导,当年才能金榜题名。

刺史大人过谦了,家父纵然有教导之恩,可大人能有今日成就,全靠您自身能力所为。思央夸赞一句,声音清清淡淡,并无谄媚奉承,却听的人心中舒坦。

王刺史听得自然是眉目舒展。

尼山书院,闻名天下,是众学子向往的书院之一。马文才感叹道。

王刺史一笑,指着他手中之物说:说来贤侄啊,你手中拿着的曲谱,还是当年老师赠与本官的。

噢?马文才看着手中的东西。

说来在王某离开书院的时候,老师就在教小师妹习琴谱曲,这么多年琴曲造诣应当十分深厚,贤侄说爱箫曲,有机会倒是可以,琴箫

话到这里,王刺史发现自己说的有些过了,这两人是第一次见面,男女有别,他的话实在不该,忙干笑着打哈哈:我的意思是说,贤侄你有机会,可以去尼山书院去一趟,除了可以向丁夫子学习谱曲,对了贤侄你好像是在杭州的文采书院读书是吧。

马文才道:正是。

王刺史笑说:那学问上也可以多多请教丁夫子,丁夫子他博才多学,尼山书院出来的学生在历届秋闱试举中,都是名列前茅。

马文才脸上适时的露出轻叹神色:听刺史大人这般说,小子看来是真的要去尼山书院求学一番才是。

思央:???求学?

本以为把祝英台这个女汉子送走,马文才这个瘟神就不会去尼山书院了,谁知道还能有这一处,她的内心现在是五笔的复杂。

思央抬眼想说什么,可看马文才对她露出那温和的笑,话到嘴边就咽下去了。

丁香姑娘,日后马某怕是要上尼山书院叨扰一番。

马公子一颗诚挚求学心,我爹想必也不会拒绝。

望着马文才大步离去,挺拔背影,身形修长,衣摆飘扬风度翩翩,可一想到他所做出的事情,还真的违和感严重。

思央目光一收回,对上王刺史,抿唇一笑,两人边走边聊,多是说尼山书院的一些事情,还有丁夫子丁师母的身体等等,再提今日拜见是为了师徒情什么乱七八糟的一堆的扯。

从王刺史府中出来的时候,夕阳已经斜挂。

王刺史看似笑呵呵的,为人却老道的很,思央试探了一番,他还算对丁成雍有师徒情,看起来也不是奸诈之辈,但在官场上打滚的人,心思也深,不过从对话当中,她也听得了一些东西,或许可以运作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