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2 / 2)

吕老弟啊, 你这次出门可有点久,我昨天还和樊哙在说,以为你是不是回老家, 日子待得舒服不准备回来看我们这群兄弟们了。

跟刘邦一路勾肩搭背的去往小酒馆。

听他一路嘚吧嘚,习惯之后思央听他东拉西扯的吹也觉得挺有意思。

小酒馆的人先见到刘邦,嫌弃的表情还没全部摆出来, 一眼见到刘邦身边脸带玄色面具的人后,脸色瞬间转变,喜笑颜开,甚至还带着点谄媚。

吕亭长来了啊, 真的是好久不见你,快快请进来坐, 这就给你上壶好酒。酒馆老板娘热情的招待人进门。

思央叫住要走的老板娘:上两壶酒,小菜你看着办吧。

老板娘喜笑颜开:好嘞, 吕亭长刘亭长坐下稍候,马上就上好酒好菜。

哎呀, 老板娘也是看人下菜碟。刘邦切了声,随手从筷筒里拽出两根筷子,递给思央:我想赊个酒钱, 那脸都拉的比马脸还长, 告诉你我这几天我回家都绕这条街走。

思央接过筷子随意吹了吹,夹着桌子上老板娘送的花生米嚼着,闻言弯唇一笑。

你也好歹体谅体谅人家, 欠那么多酒钱, 人家没上门去找你要算是不错的了。思央白他一眼, 挑眉道:怎么县里又没给你们发响粮?

刘邦大叹口气, 一边吃着花生米, 一边冲那边打酒的老板娘催促喊:老板娘你倒是快些啊,我们兄弟等着喝酒呢。

来啦,来啦老板娘赶紧把酒端送上来,还并着几碟小菜:吕亭长,刘亭长请慢用,这几样小菜是送给吕亭长的。

老板娘还真大方,小菜都送,下回我来喝酒可不能厚此薄彼。刘邦拉着老板娘说。

老板娘一哼:刘亭长你呀,还是先把我这里的欠的酒钱先还上。

刘邦无言以对,不过转而看酒菜,开心吃喝起来。

思央是一年多前来到沛县隔壁丰县,现在任职丰县瑃水亭亭长,和刘邦的官职一样,无品无级,亭长这样的职务,在当代秦朝熟人举荐或者花些钱财便能当上。

如今思央就以男子为身份,经过这几年的可以行事安排,现在别人查探他就是砀郡单父家道中落的无名孤子。

在沛县的姑母早两年已经搬离此地,酒馆也盘给他人,正是思央和刘邦喝酒的这间,这一点她猜测,应该是吕公所为。

你们这么快就喝上了啊。

酒馆又涌进来三四个人,笑笑闹闹的围上来都在桌边坐下。

正是樊哙去叫来的人。

吕亭长。

其他人一涌而坐,唯有萧何先是对思央拱手一礼。

萧何是个读书人,说来他还是丰县人,只是现在在沛县任功曹一职,性格随和,思想机敏,前期刘邦起义也是多亏了他,筹粮计算,是个难得的人才。

萧功曹多礼了,大家都是兄弟,何须这般见外。思央站起来道。

其他人面面相觑。

就是啊,萧功曹,你再这样,下回吕亭长就不请我们喝酒了,都是兄弟,你还来这一套。樊哙几人也说。

萧何尴尬一笑。

思央毫无芥蒂的拉着他坐下。

刘邦这些个狐朋狗友都好笼络,就这位萧功曹心思敏捷,不好掌握,但她态度自然,并不刻意,萧何应该也没什么怀疑,只是一时不习惯她的加入。

樊哙叫来的人分别是,萧何萧功曹,狱曹曹参,车夫夏侯婴,还有小吏雍齿。

刘邦和樊哙曹参、夏侯婴雍齿都是从小玩到大的正经狐朋狗友,萧何是后来沛县,都是在县衙当差,兴味相投,几人是经常聚在一起喝酒吹牛,感情甚好。

哎呀,雍齿,你能不能吃慢点,满桌的菜都被你一个人吃了,刚才我叫你来的时候,你还不愿意来。樊哙说着就把雍齿面前的一碟牛肉抢过来,吃的都不剩几块了。

雍齿吃的噎住,想说话先翻了个白眼。

刘邦见状赶紧端着酒碗:来来来,先喝口酒,别噎坏了。

狠狠灌了两口酒,雍齿才有说话的机会,蛮不在乎樊哙的奚落,反唇相讥:你吃的也不比我少,再说你杀狗天天都能吃到肉,再看看我都瘦成什么样了,难得碰到吕亭长请喝酒,说我吃的多,也没见你请我啊。

樊哙捏了捏拳头。

刘邦赶紧端一碗酒塞在他手里:喝酒喝酒,有酒喝都堵不住你们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