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1 / 2)
微光在半空中摇曳,渐渐地凑近,露出了后面佝偻着的黑色人影。
“欢…迎…来…到…小…山…村…”苍老又嘶哑的嗓音在鹿可的耳边响起,断断续续地像是将死之人气息危绝的样子,但又带着阴测测、不怀好意的——咒怨…
鹿可这才在昏黄又微弱的烛火下,看清了来人的脸。
那是一个形容枯槁的老妇人,裹着一层黑色斗篷披风盖住了她的身形,满脸是老态龙钟带着褶皱的皮肤,肤色黄黑,长年累月在阳光下劳作形成的斑斑点点格外显眼,眼睛是老年人特有的浑浊,此刻正眯着眼举着一根点燃的蜡烛,打量着站在村口的众人。
“几…位…远…道…而…来,实…在…不…巧,村…民…都…已…经…歇…下…了,就…暂…时…随…老…妇,先…去…祠…堂…将…就…一…晚…吧…”一字一句像是漏风的大鼓,说得分外的吃力。昏黄的烛火下还能看见她干瘪的嘴唇和缺了大半的黄黑的牙齿。
就像是个普普通通的山村老太太。
默然站立,摇曳的烛火衬得她半边脸忽明忽暗,勾勒了一丝恐怖阴暗的氛围。
“哪里说得上将就,冒昧叨扰,多谢招待。”鹿可还在观察着,耳边就传来了一道悦耳且温文尔雅的男声,话语间还颇为礼貌。
只是在微弱的烛火下看不真切,只是隐隐约约感觉身边站立着几个人影。
想着系统所说的七人副本,除鹿可外还有六人,应该就是他们了。
“嗬嗬嗬…几…位…贵…客,请…吧。”老妇人嘶哑地笑了几声,说了声请就蹒跚着向后转身离去。
烛火的光照很微弱,仅仅只能照亮一米见方的地界。是以,玩家们纷纷跟在了她的身后。
鹿可坠在队伍的最后面,不经意的侧头看了石碑一眼,有一小块红色的东西压在了石碑的下面。在无边的夜色里,和石碑上的字一样鲜艳又隐晦。
只是碍于如今的处境,鹿可并没有上前去查看,而是老老实实跟在队伍的最后面,跟随着老妇人前去村里的祠堂。
行进的过程中,身边不时掠过潜藏在黑暗中的黑影里,半空中还传来乌鸦凄厉又尖锐地叫声:“哑——哑——哑——”
在漆黑的夜色里,孕育着诡异和不详。
一行八个人,走了十几分钟才来到了所谓的祠堂门口,绕过了所有的村落建筑,走到了最后一个庞然大物的黑影面前。
“诸…位…祠…堂…到…了…”老妇人扯着破锣嗓子说出了这一番话语,然后手捧着蜡烛放在面中的位置,转身看向了众人,嘶哑着嗓音:“请…容…老…妇…为…贵…客…点…灯…”
蜡烛的光亮,一下子将她苍老的面孔映照得如同鬼魅一般。吓得身后的几人,一下子心跳都狂跳了好几下。
连带着嘴里的点灯似乎也带上了意味不明的味道。
不过老妇人却没有管身后人心里的小九九,佝偻着身体,站上了祠堂门口左边的石墩,取下了古朴的红色灯笼罩,将手里的蜡烛对准着灯笼罩内的蜡烛,点燃了烛火,再将取下的灯笼罩盖上。
微弱的烛火,透过红色的罩子,洒落了红色的烛光,映照了左边门前的一小段路。
接着又依样画葫芦的点燃了右边灯笼罩里的蜡烛,在两边红色烛火的照耀下,老旧、残破的祠堂,弥漫着一股阴森森的诡异气息。
古老的泥土砖块砌成的祠堂,表面涂抹的黄色泥土已经脱落了不少,露出青黑灰色的、带着磕碰划痕的砖块。黑色沉重的木门也满是历史的气息,密密麻麻的竖横和斑驳着的黑灰的颜色,以及两个古老的环扣的铁锁。老木搭建的屋檐、横梁、廊柱全是雨雪风霜侵蚀后的痕迹,脆弱还挺直着。屋顶上原本排列整齐的黑瓦也有不少剥落、摔碎,维持着歪歪扭扭的痕迹……
像一座危房。
老妇人一手举着蜡烛,一手哆嗦着从怀里掏出一把钥匙,将钥匙插进了古旧的铁锁之内。轻轻一拧,就打开了铁锁,倒是不符合它老旧的形象。
她把蜡烛放置在一边,双手合力地推开沉重古旧的木门。
“哑——哑——哑——”成群的乌鸦骤然从敞开的门缝中出现,一边凄厉的叫着,一边噼里啪啦的朝着老妇人劈头盖脸的扑去。
成群的乌鸦带下了老妇人黑色斗篷的帽檐,露出了她花白细短的头发,稀稀疏疏的覆盖在她的头顶,面容都变得几分丑陋。
顺带还扑灭了一旁的蜡烛。
老妇人慌不择乱的赶紧将斗篷的帽t子盖住自己的头发,一边驱赶着飞扑过来的乌鸦。
嘴里不停的念叨着:“罪过…罪过…”
接着连忙又跑去石墩上,用灯笼里的烛火将自己手里的蜡烛点燃。
说来也是奇怪,乌鸦只盯着老妇人一阵戏弄,却没有管她身后的一群人。戏弄完后也是立马拍拍翅膀飞走了,不给任何报复的机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