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1 / 2)

虫帝的话,不得不说很有道理,只不过虫帝平时一副万事不管的模样,没想到对于帝国的现状却是清楚的很,而且虫帝还是第一次在雄虫问题上发表意见,并且直击要害,难怪虫皇这么惊讶了:这真的是雄主说的话,他没有听错吧?

海希亚对于虫帝的发言,倒是接受良好,因为海希亚很早以前就知道,虫帝是一只有想法的雄虫,以前不过是懒得管事,也可以说帝国没有他在意的虫。现在么,不一样了,两小只就是虫帝的命根子,而且两小只活泼好动,小小年纪,就有了虫生理想,可见两小只绝对不愿意当混吃等死的废物的,为了两小只的将来,帝国是时候开始改变了。

虫皇沉默了下来,雄虫改革谈何容易,而且除了少部分雄虫可以自食其力外,帝国绝大部分雄虫是养不活自己的。

虫皇左思右想,依然拿不定主意,最后把目光落到了海希亚身上。

“海希亚,你觉得呢?”

海希亚想了想道:“陛下你知道的,我回到帝国才几年时间,对帝国很多历史遗留问题都不太了解。不过地球花国有句话,叫做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陛下以为呢?”

和聪明虫说话,很多时候,话不用说的太明白,虫皇怎么会听不懂海希亚的言下之意呢,海希亚的意思是说,帝国雄虫鼠目寸光,一辈子困守一方天地,就算本来不蠢,后天也被养废了。

虫皇无奈的叹了口气,道理他何尝不懂呢,只是真要改革,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估计就是海希亚和虫帝口中的废物雄虫吧。确实,这些年,帝国把雄虫养废了,当然这也是当初制定雄虫保护法的时候没有想到的事。

其实,雄虫保护法出台的时候,帝国内部争议很大,可惜最后还是激进派赢得了胜利,雄虫保护法被通过,帝国从此进入雌虫掌权时代。

当然了,立法的初衷是为了更好的保护雄虫,但是真正实行起来,就变了味。现在,也是时候拨乱返正了。

在虫皇和海希亚的连番劝说下,虫皇终于下定了决心,那就干吧!

虫皇从来没有想过要做什么千古明君,不过这并不代表虫皇没有抱负。事实上,虫皇初登大宝的时候,也是踌躇满志,想要干出一番成绩的。可惜,后来,现实给了虫皇沉重的一击,慢慢的,虫皇认命了,英明雄武的虫皇不是那么好做的,他老老实实做个守成的虫皇就好了。

但是现在,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虫皇不得不扛起大旗,迈出改革第一步。

别看虫皇下决心的时候,犹豫不决,拖拖拉拉的,一旦做出了决定,虫皇的行动力绝对是雷厉风行的。

最近的首都星很不平静,就算是普通民众都感觉到了帝国政坛的风起云涌,因为虫皇提议,改革雄虫保护法。

这一提议,说是石破天惊也不为过,雄虫都是脆弱的,需要小心呵护才能长大,就算是成年雄虫,若是照顾不周,也很容易死掉。可即使这么小心翼翼,雄虫的出生率和成活率依然不高,这是全帝国雌虫心中共同的痛。可是现在,虫皇却说要解放雄虫,让雄虫走出家庭,走上社会,这怎么可以呢?

虫皇的提议,不出意外的遭受到了强烈的反对,就连民间反对声浪也不小,一时之间,虫皇简直成为了众矢之敌。

这样的情况,虫皇早有预料,倒是不急不徐,冷静应对。而且,出虫意料的是,自从继位以来存在感就很低的虫帝第一次站出来力挺虫皇,倒是为虫皇挽回了不少好感度。

别看虫帝平时不显山不露水,可虫帝在雄虫中的虫气却特别高,虫帝一出面,立刻就有雄虫响应,而这些雄虫都是优秀的雄虫,不依靠雌虫也能独立生活的那种。

其实帝国一直不缺独立自主的雄虫,只不过以前这些雄虫被视为异类,主流媒体是绝对不会报道的,现在么,有虫皇虫帝支持,虫子们这才发现,竟然有这么多雄虫过着不一样的生活吗?

第141章

随着越来越多各行各业的精英雄虫站出来力挺虫皇改革, 雄虫只会吃喝玩乐的固有印象渐渐被推翻,似乎雄虫也不全是酒囊饭袋,还是有不少自强不息的雄虫的, 可惜的是, 这种好雄虫, 他们碰不上。

不管怎么说, 虽然开局艰难了些,但是雄虫保护法改革的事,最终还是通过了。改革之路固然进展缓慢, 可至少是个好的开始。

另外, 改革雄虫保护法, 也给海希亚探索安尔曼之行找到了理由, 海希亚自愿充当改革先行者, 如此一来, 反对派也无话可说了。

不过两小只的话, 还是不能带走的,但是海希亚已经下定决心带两小只远行了, 不能明着带, 不是还可以偷渡吗?

于是,到了出发这天,伪装成虫崽玩偶的两小只乖乖被雌父、雄父抱着,轻轻松松就登上了星舰。

海希亚提前打过招呼, 因为此去路途遥远, 他也会想念虫崽的, 所以特意定做了两个等身高的虫崽玩偶带在身边。可事实上,玩偶留在了阿特斯尔山,两小只则跟着两位父亲走了。

等到星舰起航, 一天之后,安杰才会“发现”两小只被调包了,这个时候,想追也追不了了。

当然了,只要没有离开帝国星域,想要追上星舰,接回虫崽,还是可以的。但是除非使用暴力,否则休想把两小只抱下星舰,海希亚这是赤果果的阳谋,无解的那种。

而且这件事,只有海希亚一家虫和安杰知道。所以当虫皇知晓事情原委的时候,忍不住笑出声来:“这个海希亚,敢想敢做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