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就失业:返乡途中卖盒 第451节(1 / 2)
虽然现在是在温州,但是这年头店哪里就只在本地了。
像是京沪广这种一线城市,那基本上各种菜系的餐馆都有,什么菜肴都能吃到。
温州离着其他城市也算不得太远,早就形成了产业链,河鲜一早打捞送过来也是正新鲜的时候。
太湖船菜可是有不少的招牌菜,尤其是以太湖三白为食材制作的各种菜肴,像是什么活呛三味虾、清蒸太湖白鱼、银鱼两吃等等。其他的河鳗、螃蟹之类,也俱有出彩的地方。
要是再能来一碗太湖鱼头豆腐煲那就更美了。
而太湖船菜也是最能代表太湖河鲜历史的菜系了。
而南湖船菜同样也都是各种的河鲜,但是南湖船菜是经过嘉兴南湖几代船娘的不断改良,名声大噪。
南湖船菜是江南水乡传统的地方名肴,主要流行于民国时期。以八大碗八小碗为正宗,亦有八小碗六大碗或六大碗六小碗、四大碗四小碗等规格。八小碗为:虾仁、蟹粉、蹄筋、蘑菇、五香鸽、虾圆、白木耳、莲子;六大碗为:蟹黄鱼翅、八宝鸭、鱼肚、冷拌鳌裙、火腿踵、粉蒸肉。
这都是白叶在师父和师哥聊天的时候,旁听的一耳朵,实际上啥样,他是根本没吃过,也没见过。
不过,现在有机会开眼界了不是!
没错,白叶已经确定了他入职的这家船菜,是南湖船菜了。
不是别的,就是那被拎上来的一篓子菱角。
因为南湖船菜里可是有一道十分大名鼎鼎的菜肴,叫香菱豆腐。
其他的像南湖醉虾、红烧桂鱼、陆稿荐酱鸭、清蒸大蟹等也十分有名。
此时看看这菱角,看看这些虾蟹之类的,白叶自然就确定了。
第817章 雕工了得
白叶来的时候,是一个主管模样叫许哥的人面试他的,也是懂行的厨师出身,一看他切菜的这个熟练程度,还有这刀工的水平,当即就留下了他。
白叶虽然观察着四周,但是手里的活儿一直没停,干的是又快又好。
他自己也是当小老板的,自然懂得一些心理,所以活儿干得极其漂亮。
白叶算是来得晚的,后厨里还有几个前几天来的实习生。
其中两个就是烹饪学校毕业的学生,技术有一些,不多。会的菜肴也是学校里老师教导的最基础的和目前最红的,可实际上对于各个独立的餐厅来说,都是要重新适应的。
这一点,越是大一些,有规模的餐厅越是要适应。
反而若是面试一些小馆子,没有什么鲜明的特色,自己独有的菜肴的店,只需要炒菜味道过得去,就能尽快上手。
所以白叶也好,还是前几天来的这几个人也好,都还是干着最基础的工作。
许哥进来的时候,周围转悠了一圈后,什么话都没说。但是想来各个的工作状态他也是看到了。
转了一圈之后,临离开的时候,许哥拍了一下白叶的肩膀,“来,跟我出来一下。”
白叶应了一声,放下了刀跟着出去。
其他人也没在意,只以为是新人有什么手续没办好。
白叶跟着出去之后,绕到了厨房后面的一排房间,这里是办公室,也有休息室。
“来来,小白,坐。”许哥招呼着。
白叶环视一下四周,坐到一个木凳上。
不愧是餐厅的办公室啊,竟然连这里都堆着几袋子食材。
似乎是发觉了白叶的眼神,许哥有点不好意思地解释了一句,“他们那天送来的太晚了,就直接堆我这里了。”
白叶跟着笑了一下,静等许哥说话。
“别紧张啊,是这样,面试的时候,我看你刀工特别好,特别稳,我当时也没顾得上问你,是哪个烹饪学校毕业的啊?”
“这……我这是家传的。”白叶说道。
出门在外,人设都是自己给的。
他们家的事情复杂,就在这里实习一下,也没必要啥事都跟人家说的特别清楚。
非要解释一下老老板,小老板,他师父……
纯纯有病。
所以一句话带过。
许哥哦了一声,“自小学的啊,难怪难怪。除了刀工之外,其他的是不是也都不错啊。”
白叶谦虚的一笑,“还过得去。”
对方也不认识白叶,毕竟全国厨艺大赛都过去一年了,再加上白叶也不怎么在网络上露脸,所以不认识他也是正常。
看白叶这样有信心,许哥也乐了,“雕工怎么样?”
“嗯,可以。”
许哥并没有直截了当的继续,而是看着白叶,“能展示一个么?”
“可以啊!不过我没有趁手的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