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就失业:返乡途中卖盒 第521节(2 / 2)
带皮羊肉煲第一个就端了上来。
“哎白叶,你知道这粤省怎么分辨煲和火锅么?”梁龙指着刚端上来的羊肉煲笑着问道。
“不知道。”白叶来了兴致,将碗碟烫了一下递给众人,“梁哥你给我说说。”
“你看看这种。汤汁粘稠,肉多汤少,这种就是煲了。”梁龙说道,“反观那些汤汁宽绰,需要另外蘸酱的,则叫火锅。不过这些都统称打边炉。”
“原来如此。来两个,咱们开吃。赵姐,辛苦您照顾丫丫了。”
“哎,没事,这是我应该的。”赵阿姨天天都是一边照顾丫丫一边吃饭。
好在丫丫现在吃东西不费劲了,给她夹到碗里,只要不是特别难吃的,她都会吃掉。
以前丫丫吃的经常是那种营养餐,因为她身体被虐待的,长期营养不良。
而后面好一些了,则是跟着母亲在剧组。
只是这剧组的饭菜,价格可能不低,但是味道就未必多好了。
后来跟着白叶之后,白叶也跟师父探讨了一下丫丫的问题。
这小丫头不肯吃那些东西,一来是挑食。
她的味觉嗅觉太灵敏了,她能闻到很多别人根本闻不到的气味。
比如别人觉得普通的清蒸鱼,就挺好吃。
可丫丫能嗅到那股泥土味。
所以,鱼的品种不对,手法也有问题的时候,她很难吃下去。
白叶觉察到这一点的时候,心里也感叹。
幸亏这小丫头母亲能赚钱,不愁她的吃喝。
要是换成他们家那样的家境,闻着像狗屎,也得先填饱了肚子再说。
另一种可能,他师父说是因为小孩子常年挑食之类的,缺锌。
当时白叶还一脸的茫然,不知道缺锌是什么。
董建舒用手里的书本打了他一下,“她是缺锌,你是缺心眼。去,滚回去看书。”
后来白叶看完资料后,又巴巴跑到师父跟前当显眼包,“师父,您真是学贯中西。”
弄得董建舒哭笑不得,又给他加了不少作业,这才心满意足。
后来白叶就给丫丫调整了药膳的食谱,以枸杞子为主,多吃一些内脏、豆制品类,多喝牛奶。
为了这个,白叶还专门给丫丫酱了一些鸡心吃。
那之后,小丫头挑食的情况大为好转,当然也可能是因为每天的三餐,都特别的合她的口味。
不过来到粤省之后,也吃过不少外食,也没见丫丫排斥挑嘴了。
第960章 吃肉就是让人开心
白叶夹起一块带皮羊肉,仔细看看。
他是真的没吃过这种带皮的,他们家那边猪肉多,也有牛羊肉,毕竟少数民族很多。
可是羊肉都是剔好的,肉是肉,腿是腿,排骨蝎子都有。
但是肉来的时候,就是没有皮的,至少他们村子周围卖的羊肉没有。
这皮看着还挺厚实的,跟猪皮的厚度差不多,虽然有一层浓稠的汤汁在,却也能看出肉皮的晶莹。
一口咬下去,肉皮软糯中还带着一股紧实感,吃起来就像是有嚼劲的果冻,又像是炖到软糯的蹄筋。
再吃这个味道,实在是浓郁好吃,还有那么一丝微不足道的辣。
白叶转头看看丫丫,“辣不辣?”
小孩子不能吃太辣的,师姐在的时候,天天做的都是不辣的菜肴,一丁点的辣椒都不放。
不过白叶觉得小孩子也不能没尝过这一味啊,有时候就弄一点点微微辣,让丫丫也尝尝,到底爱吃什么。
说啥小孩子不吃辣,他就不信四川湖南湖北的娃,小时候也不吃辣。
他小时候,家里没什么菜,自己做的辣椒糊往油饼里一卷,哐哐就是一张。
果然,丫丫是喜欢辣味的。
所以这小丫头就是单纯的挑嘴,不挑口味。
此时丫丫已经开吃了,听到白叶询问,小脑袋瓜摇晃着,嘴里塞得鼓鼓囊囊的嚼着。
白叶放心了,转头继续和梁龙聊天,“梁哥,我听说粤省这边的人都不太能吃辣啊,听说珠江里掉了一个小米辣,整个珠江水都是微辣的。”
梁龙瞬间大乐,“其实也不是都不能吃辣,但是普遍如此。我二十年前跟着我爸妈来这边生活的时候,那口味很重的,简直不辣不欢,后来也逐渐口味清淡了。哎,你说这个,我前几天还听到一个来这边打工的小伙抱怨呢。”
“抱怨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