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就失业:返乡途中卖盒 第837节(2 / 2)
众人想想也是,也就不再这事上多想,各自去干自己的事。
比如郎父和白老爹俩人又去下棋了。
比如白叶他们几个凑到一起打扑克。
比如白安安拉着丫丫和辰辰一边吃零食一边看动画。
比如郎母和姜兰俩人凑一起一边做小衣服一边低头说啥嘎嘎的乐。
还有那白小羽,手里拿着个符,嘴里念念叨叨的满屋子转……
转天一大早,就有村里的婶子大妈们过来帮忙,母亲姜兰在门口还在劝,“都快过年了,大家家里都一堆事呢,中午过来吃顿饭就行了,不用帮忙,家里人不少呢。”
话是这么说,难以阻挡村民们的热情。
老支书的孙子胜五也早早的带着媳妇过来帮忙了,白叶赶紧过去感谢,“胜五哥,谢谢你把房子借我们用。”
虽然只是借房子请大家吃顿饭,但毕竟这是人家还没入住的新房呢。
胜五已经结婚几年了,孩子刚会走,不过一直都跟着父母住在家里。
不过他家人口多,他们家盖的房子到时候他爷爷老支书、父母,他们一家三口都一起搬过来。现在老支书的房子是他大爷家的,到时候也准备重新翻盖成小楼。
这也是他们一家人跟着白家一起忙活着赚出来了钱,要不然可真的不敢这么盖房子。
今天一大早,胜五就和媳妇过来,将几个灶台都烧上火,刷锅,烧开水等着一会儿用。
那自来水虽然昨天放过了,可今天可能又冻上了,还需要屋里有热乎气才能重新打开。
此时屋里已经热热乎乎的了,自来水管子也通畅。
一会儿白叶就是留在这边准备饭菜。
正说着呢,外面来了两辆小卡车,一个里面装的都是能组装的桌子,另外一个则是装的凳子和一筐一筐的碗筷。
第1593章 二十八,把面发
这是老支书托人租借来的桌子和碗碟。
桌子是十桌,在胜五家的房子里,一层五桌二层五桌,就正好了。
还有三桌就在白家自己家,不过那都是比较亲近的人了。
像是老支书啊,像是白家自己的人啊,还有像隔壁吴家啊,都是在白家自己家的。
白叶这边一层厨房也挺大的,主要是他们家之前一直都是在准备各种砖瓦木头的材料,今年才刚刚盖的房子。盖房子之前还特意去白家参考了一下。
姜兰和白老爹也不是那小气的人,他们这房子性价比很高,设计师设计的非常巧妙,关系好的人家能来学学他们也是高兴的。
当然,因为建筑队水平和造价的问题,能百分百复刻的也比较难,可也比普通的房子巧妙多了。
和白家差不多,一层也有好几个灶台,两个在厨房一个在客厅。
客厅那个和白家差不多,做成了一个桌子的样子,可以在旁边烧火或者添煤块,上面一圈桌面能摆瓜子花生,放茶杯等等。中间还有个小口,上面直接坐着个水壶,打开还能在里面放上地瓜慢慢烤着。
厨房里面的两个灶台,白叶一个用来蒸各种的菜,一个用来做炒菜。
大肘子,大丸子,扣肉都是昨天就蒸好了的,今天重新蒸透,就可以扣在盘子里上桌了。
但是一些炖菜,还是要当天现做的。
所以今天一早上,白叶就过来将猪肉切块,排骨洗净,一边炖着猪肉,一边则是炖的排骨。
这可是两道大菜,猪肉炖粉条和乱炖。
这乱炖,他们这边就是排骨、土豆、豆角、玉米等。
村里做菜,本来也不需要太精细,好吃大碗就足够了。
另一边白家的厨房里,那些个婶子大妈们早早就过来,非要帮忙。
今天已经是腊月二十八了,按照传统,今天要发面等着蒸馒头。
其实,这并非是必须的。
东北也是大米面食混着吃的地方。过去过年,家里人口多,串门子的人也多,有时候中午光是蒸一锅米饭可能不够,就会提前蒸上一些大馒头。这样米饭不够的时候,就能熘上几个大馒头也足够吃的。
今天大家过来帮忙,发面其实也不光是蒸馒头。
像是馒头啊蒸上一些,左右蒸好了丢外面就行。
还能蒸点发糕。
可以是苞米面的,也可以是黄米面的,里面再放上一些大枣,又好吃又好看。
蒸好了之后,切成小块就能上桌,自己家人吃的话,直接摆着吃就行。
另外还要蒸一些粘豆包之类的。
这个姜兰早就准备好了黄米面和泡好的红豆芸豆。
原本是想着吃完了中午的席,下午起来就蒸,几个这么多人来,都嚷嚷着要弄,干脆就直接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