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就失业:返乡途中卖盒 第944节(1 / 2)

白叶这边手机架好,就开始了他的操作。

其实他完全可以将自己的烹饪过程录下来,发给各个店里。

但,现成制作有现场的好处,比如有什么问题,就可以当场提出来。比如一些细节没看清,或者是其他的相应问题。这种现场看到现场提出,在烹饪下一道菜之前解答,也是记忆最深刻的。

而且白叶早就发现,现场教学,和看录播视频教导出来,大家的接受程度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在系统的师徒模块里对于每一道菜的感悟绿色磁条的深浅并不一样。

为了自己的学生们能学的更好,他自然是选择前者。

白叶在厨房里忙活着,赵阿姨和丫丫也在旁边看着。

赵阿姨是顺便学几手,有时候白叶不在,她也能做出一点丫丫爱吃的饭菜。

要说赵阿姨现在的水准可是比她刚和白叶相识的时候,强了太多了。

她之前作为一位育儿阿姨,被安明月选中主要是因为她有爱心,也善良,对丫丫是真心的好。

这一点至关重要。

厨艺方面,她也能制作一些营养菜肴,但厨艺说有多好,也谈不上。

至少和专业厨师没法比,更不能跟白叶他们比。

否则也不会几年下来,丫丫还是瘦弱的很。

但现在不同了,现在的赵阿姨已非吴下阿蒙,颇有几道拿手菜。

春节的时候,赵阿姨家人团聚一起过年,就是她下厨做的饭菜,可是将丈夫和俩孩子吃的嘴角流油,连剩菜都抢着吃掉。

第1802章 大师姐心态

赵阿姨学的认真,丫丫学的更认真。

相比上学,丫丫对厨艺更有兴趣。

这一点,丫丫和江小年还是很像的。

只是有一点,丫丫聪明的很,学习很好。江小年的技能点就没点到学习上。

就连江老爷子都必须承认一点,要不是江小年认识了白叶,又间接的认识了白安安,他根本就不可能好好的学习。

最大的概率,可能就是拿到一个高中毕业证,加一个三本甚至大专的通知书。

丫丫与其说是喜欢烹饪,还不如说小丫头因为味觉嗅觉太过灵敏,所以挑食。若是她自己都不擅长烹饪,只盼着师父给做饭,那早晚有吃不上饭的一天。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这个道理。

小丫头年纪虽然小,但是活得很明白。她必须得擅长烹饪,幸好她并不排斥,还挺喜欢的。

再有一点,就是因为小丫头的身份。

年纪小小,却已经知道她师爷在厨师界的地位,知道她师父在这个圈子里的水平。

所以小丫头对于自己身为白叶大徒弟这一点,非常非常的自豪,完全是大师姐的心态。

尤其是见到师弟辰辰,甚至说比她大的,比如谢俊,她都能端着个架势,颇有些大师姐的劲儿。

这不仅仅是一个姿态的问题,她自己也是真的认真努力,她总是在说,不能弱了他们白门的气势。

这一点,虽然董建舒没有当面夸孩子,但其实心里特别满意。

他这小徒孙,比他徒弟白叶还有自知之明。

再加上这么高的资质,那将来他们白门真的青史留名!

所以白叶在厨房里忙活,赵阿姨抱着丫丫就在厨房不碍事的地方认真的学着。

丫丫现在年纪小,骨头还软,还不能开始锻炼颠勺啊之类的基本功。但就如当年高原、柳鸿、俩姐姐跟白叶说的那般,厨师这行业是从小培养的眼界。

将来的丫丫,只会比白叶更加的出色。

白叶今天教大家好几道菜。

之前主要是学了川菜,虽然说在秦省那边也学习了水盆羊肉和羊肉泡馍等,但白叶并没有教给大家。

主要是用不上。

但如今在甘省,那就把羊肉的菜肴集中起来一起学一学。

直接一锅羊肉,水盆羊肉要怎么做,煮羊肉汤要注意什么,调味料流派不同的增减,都给大家教的仔仔细细的。

这些徒弟们也非常的认真。

要知道,白叶教导的这些,在别的餐厅可未必能学到。

餐厅都有自己的局限性。

即便是大名鼎鼎如柳记,如高兴茶楼,如舒曼家,都是有自己的独门绝活。

但绝活也决定了这个餐厅的方向,比如柳记就是鲁菜,还是偏向于鱼鲜的鲁菜,高兴茶楼则是以几道大菜为主,舒曼家的桃源春则是素菜,豆腐白菜山泉水。

这样的餐厅,学到的东西是有固定方向的,类似于专精。

但白叶的餐馆是快餐盒饭发展出来的小炒,店里的菜谱,每隔一定时间就会变动一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