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2 / 2)

……

汲奇正额头隐隐一跳,这些人真把他当个傻子。

公堂外庭喧哗越烈,渐渐成一片闹哄哄,还快把栅栏拱得松动,隐隐有被冲破的趋势。他重重一拍惊堂木,守在两侧的衙役举着火把去呵斥,“安静!都安静些!”

人群渐渐静下来,又传来一声“阿弥陀佛。”

这人京兆府查问过,汲奇正认得,允许他讲下去。

“出家人不打诳语,贫僧是悲田养病坊的扫地僧,确实看见这位施主身穿黑衣,在养病坊内留下了一包银子。”

扫地僧声音垂老,而音气不散,一字字不疾不徐传入内庭,“养病坊有香烛钱,有官府例银,不如其他几处那么急着用钱,这里是当初留下的银子,病坊愿意归还,只要能给这位施主减轻一些惩罚。”

扫地僧身后的人群又嗡嗡嗡地说起话来。

这次学乖了,声音压低,眼神传递,恍如密谋。

汲奇正命令衙役去取,跑过去的衙役半天不得返,只跟同僚喊出一句:“抬个箩筐来!”

最终合力抬到公堂之上的箩筐沉甸甸,满当当,一枚一枚堆积起来的新旧铜钱居多,纹银碎银稀少,还露出了纸张一角,不知是银票,还是不小心放进去的什么票据。

衙役道:“汲大人,百姓们说这些是犯人偷盗后散播到各处的钱财,都愿意归还出来,给犯人减轻惩罚。”

汲奇正:“先清点。”

晏如看了一眼那箩筐,心知不足他所盗窃十分之一,即便能减轻也有限。他眉目向来清冷,此时此刻,已是颊如火烧,耳廓红如滴血,背上承受的目光更有千斤重。

公堂外庭那些隐匿在夜色里的人群,他依旧看不清楚面貌,亦不敢去看。盗富济贫时,只图一时快意,甚至生出了几分俾睨,今日才觉不堪深思熟虑的细究。

他竟还要让这些人口袋里掏钱去为他减刑。

衙役几人围拢,点数铜钱的清脆声响起。

皇商萧家的人站起,向汲奇正拱手一礼:“既有百姓证明,犯人所盗钱财是为贫苦解困,无论筐中钱财几何,我萧家都不再追究了。这些钱就算其他家的吧。”

他说得敞亮,萧家本就没打算追回,还不如博个好名声。此话一落,外庭果真传来一阵叫好夸赞。

李家与上官家相互对视,亦表示“本意为善,只是手段不当,小惩大诫即可。”如此一来,箩筐里到底有多少钱,反倒成了最不重要的事情。

公堂之内,神色未舒展的唯有姜、温两家。

温裕啧了一声不耐烦:“汲大人就打算这样高举轻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姜府的人跟这拱火。

外庭人群里,俞知光与薛慎藏匿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