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1 / 2)
两人原本便是定过亲的,只是郑家遭了难,五叔为了郑六娘耽搁了几年,才叫姜秋姝捡了便宜。
不管他们是否会有旁的关系,都足以叫姜秋姝如鲠在喉。
“刚回府,精气神儿还未恢复。也多亏了侄女儿关怀,叔母吃多少都瞧着。”姜秋姝抿了抿茶水,放下了筷子。
说的她好似多在意她似的,裴秋月被呛了口,每回嘴皮子功夫,她从未在姜秋姝身上讨的好处,刚要说说郑如珠的事,身侧的赵士远拉着她的衣袖,给她碗中夹了吃食。
“这个好吃。”赵士远温声道。
裴秋月忍着气,将赵士远夹的东西给吃了,前几日对赵士远的不悦已经消失殆尽,她满脸的笑意,“多谢夫君。”
昨夜,赵士远当真是个大丈夫,她也真正的信了赵士远所说的不熟练。
足足有三刻钟呢!
裴秋月面若桃红,不和姜秋姝计较,揉了揉自己的腰肢,可累人了。
赵士远暗暗的看了眼姜秋姝,郑如珠与裴珉的事,他也曾听闻过。
早与她说过,这些世家豪族是那般好嫁的?
郑如珠回来了,她的位置可不是那般好坐的。
用完早膳,众人皆散去,只太夫人叫住了裴承。
两人去了清风苑内室,其余的奴仆都被太夫人给叫走了,她拨动着佛珠,压低了声音,“为何提出位置的不妥?!”
裴承心里的心思在太夫人面前几乎无法藏匿,可他依然道:“太夫人,孙儿只是看不过去罢了!”
“堂上那么多人都未开口,你五叔怕是觉得享齐人之福,根本不会在意。三郎你可晓得你看向她的眼神是多么的不同。位置是我故意那般安排的,倘若你未开口,我只当我想错了,可三郎你的着急从未掩饰!”
裴承愣住了,他便说太夫人一世英名,怎会反那般的错。
即便是再疼爱郑家人,也不能主客不分,原是特意为他设下的。
他心中的隐秘藏得深,不晓得怎会被阿婆所察觉,可他也控制不了,红绸高悬是他代替五叔迎的亲。
许是团扇后娇艳的容颜,许是瞧着她原是鲜艳的花,却逐渐枯萎,许是他多番的误会,太多太多了,他控制不。
他晓得他动了心,可他不能承认。
裴承捏住袖子,半跪在太夫人身侧,“阿婆,孙儿并无其他的意思?只是瞧着五叔母可怜。”
寻常祖孙间的称呼,叫太夫人动容,她摸着他的脑袋。
原是怀疑,此刻心里却明了,她孙儿敬仰裴珉,常也学着君子之风,少用民间的称呼唤她,如今为了姜秋姝,不过是想要叫她心软。
“三郎,那是你五叔母!罔顾人伦啊!阿婆如今只剩下你了,你阿耶死后,这定国公府唯有你能依靠。国公爷的那些儿郎再好,皆与我没有血缘关系。我不可能瞧着这世子的位置旁落,这本是你阿耶的位置,你要替你阿耶守住。”
裴承靠在太夫人膝间,自阿耶死后,阿娘进了佛堂,他所能依靠的也唯有太夫人。
他深知太夫人所做,都是为了他好。
他只道:“孙儿真的没有,当初五叔与她成婚,为了郑家的案子未去迎亲,是孙儿替五叔拜的堂。旁的夫君从不假手于人,只五叔母新婚便要遭遇这些!况且如今郑六娘又回来了,孙儿只是可怜她。”
所以他的心思,便是那时起的?太夫人眸中寒意一闪而过。
两人未再说话,隔了许久,太夫人叫他起来,抓住他的手。
“好,”太夫人声音柔和了起来,“三郎是个仁善的孩子,有怜悯之心是好事,可也切莫太过,被旁人晓得了,也会如同阿婆一般误会的。”
裴承松了口气,连忙应承道:“孙儿会远离五叔母,恪守礼仪,不会叫旁人误会的。”
太夫人很是欣慰,又夸赞裴承在猎场的英勇,被圣人嘉许升了职。
裴承离开清风苑,太夫人脸上笑容不在,一张脸抛弃了所谓的慈善,阴狠又决绝。
她的孙儿不能有一丝的瑕疵。
姜秋姝留不得了。
***
姜秋姝从锦绣的话中,才晓得郑如珠他们所住的秋水院,离玉珩院并不远,且秋水院是郑如珠以往常住的院子。
“娘子。”锦绣声音委屈,她还从旁的地方听到了不少的闲言碎语。
郑六娘回来了,她们家娘子的位置便是什么名不正言不顺,她不想和娘子说这些,惹得她心烦。
关嬷嬷在一旁整理着书桌,心里隐隐着急。
“娘子,可莫听外面的人胡说,五郎心中可只你一人。”她连忙解释道。
姜秋姝嘴角的笑清浅,坐到书桌前,静默的练起字来。
裴珉心中有谁?她不晓得,她晓得的是绝无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