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2 / 2)
这样想着,她余光便瞥见了在这里巡逻的宫女,抬手便将人叫了过来。
第76章
“娘娘。”谢微凉倒是没有想到她随便唤来的宫女就是熟人。
来人正是因刺杀皇帝被下狱的姜贵妃宫中的宫女,只是未曾想到却到了这里。
当时身为丞相府二小姐的姜沉雁于宫宴上刺杀皇帝一事事关重大,侍卫当即便拿了人下狱,只是经过调查,此事乃是姜沉雁一人所为,故而她宫中大多宫人也是得以免除死罪。
只是上位者虽然心善,可下面的人也不乏有见风使舵之人,两相作用之下,这些从姜沉雁宫中出来的宫女虽说死罪可免,过的却也不算好。
谢微凉看着眼前这人,虽然称不上是面黄肌瘦,可有明显污渍且不得体的衣服、以及双手交叉低着头的动作——
很明显她在这里过的并不太好。
不过谢微凉纵是亲自目睹了这一切,可神情却是如常,只是轻声吩咐让她去一趟崇德殿,将自己的东西带过来。
再说这宫女原也是见过这位所谓的皇后娘娘的,对她的印象也并没有多么深刻。
只是现在,巨大的境界差异叫她下意识低下了头。
她也见过一些熟悉的娘娘,那些娘娘心善,见了她多少都会问一句她近来的状况如何。
每每到了这时候,她总是会下意识低下了头,甚至还有些怀念起先前在姜贵妃宫中,虽说那人待她不冷不热,但她却反而很享受那样的生活。
不过所幸眼前这位所谓的皇后娘娘并没有表现出对她的过于关注,又或许是她见的人太多了,压根不会记得自己这样一个小宫女。
她松了一口气。
而谢微凉在吩咐完之后便只身来到了凉亭里,目光盯着宫女离去的背影,忽然想到了什么,心中一沉。
不过她却是好久都没有见过那人了。
半个时辰后,谢微凉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各种资料,突然觉得头痛了起来。
随后,她的目光落在了恭敬地站在一旁的宫女,见她看到自己扶额时眼里下意识的惊慌,脸色露出一抹笑容:“下去吧。”
听到她这样说,宫女连忙松了一口气,随后便行礼退下。
两个时辰后,谢微凉盯着已经完成的奏折,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上面最后一句话赫然写着——
综上所述,建议逐步推进科举体制改革,改变官员中世家子弟占比过重的现状。
三日后的朝堂之上发生了一件大事
谢訦当朝宣布要对科举考试进行改革,引发了朝臣的不小动荡。
盛国的科举制度是在其建国之初,当时的开国皇帝与世家协商,可谓是同时综合了各方的意见,故而
这套制度便被沿用至今,同时也达成了皇室与世家之间微妙的平衡。
而现在谢訦提出要进行科举考试的改革,无疑是对这些世家的一次挑战。
是以谢訦这话无疑是在朝堂这方平静的水面之上投下了一颗石子儿。
此话一出,下面不少朝臣都纷纷站出来阻止,其中又以世家之首祁家为甚。
首先发言的便是有着从龙之功的太子太傅祁同言,也正是在当今皇后的母家谢氏退隐之后,祁家才一跃成为世家之首。
这个想法实在是过于惊世骇俗,也过于着急。是以在谢訦刚刚提出这个想法之后,祁同言身为继谢氏告老还乡之后当时还是太子的谢訦的太傅,可以说是一力扶持了当时优势不算太大的谢訦登基。
是以谢訦在看到是他第一个站出来的时候,心中便多了几分了然,望向他的目光中也带了几分复杂。
然而站在下面的祁同言却并没有注意到上面高高在上的那人的变化,只是微微俯下了身子,随后便用一种让谢訦听了之后感觉十分不舒服的语气缓缓道出了自己的想法。
“启禀陛下,老臣以为,陛下此举未免有些操之过急。”像是知道他接下来要用什么话反驳一样,祁同言再一次率先开口道,“近日京中之事老臣也有所耳闻,相关机构办事不严确实引得百姓不满,不过老臣倒是以为陛下将此事与我朝延续多年的选官制度进行联想,倒是有些牵强附会了。”
听到对方这样说,坐在龙椅上的谢訦微微眯起了眼睛,身周的气势也在一瞬间变得凌厉起来。
距离他最近的几位大臣自是感受到了他身上的压迫感,见状下意识俯下身体,额头有冷汗溢出。
至于站在大殿中央的祁同言,见状也和其他人一样低下了头,只是他神情自若,又哪里是害怕的模样。
坐在上面的谢訦自是将底下所有大臣的表情都一一收入眼中,随后目光便淡淡环视了一圈,最后又落在站在大殿中央的他的老师祁同言身上,薄唇微张:“那老师有何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