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2 / 2)
而这一眼,却无疑是给了现在已经感觉自己快要撑到极限的谢微凉一粒“定心丸”,只见她看了一眼只有一份奏折的两人,似是做出了某种决定。
下一刻,谢訦便感觉到自己的手里突然被人塞了一份奏折。
然而已经看了一天奏折的谢訦虽然感觉到自己的头有些隐隐作痛,却还是耐心地翻看了起来。
平心而论,这真的是一份很完美的陈述。不仅在他之前从谢微凉这里收到的那一份的基础上又作了详细的批注,将里面的一些在谢訦看来有些晦涩难懂的名词做了解释。
除此之外,这份奏折里面还加入了一些后宫嫔妃有关大臣家眷的心理分析。
身为女子,她们自然更能够共情那些大臣的女眷们的想法。
只是……
“姐姐?你居然答应了让我选秀?”谢訦的目光落在某处,紧接着便发出了难以置信的声音。
在这个寂静的夜里,谢訦的这一声疑问,无疑显得十分突兀,就连谢微凉也被吓了一跳。
而谢訦却顾不得这些,他白天好不容易才拒绝了丞相和礼部尚书的提议。
没想到,到夜里却被身边人“偷了家”。
此时的谢訦不知为何,心中居然无端涌起一阵怒火。但他面上却依旧压抑着。
只是微微有些颤抖的尾音还是暴露了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而对面的谢微凉自然也听出了谢訦话音当中的不对,心中也有一瞬间的怔愣。
不过很快,她便像是明白了什么,上前一步,语气和缓道:“陛下,臣妾以为,此次选秀,未必不是良机。”
虽然心中尚有自己可能会朝令夕改的羞恼,可谢訦此时却隐隐期待着谢微凉会如何辩解,连带着眉头也微微挑起。
而谢微凉说完这话之后,便从谢訦的表情里得以窥见其内心的几分想法,轻咳了一声,脸上的神情也随之变得严肃了不少。
下一刻,她竟是直接从袖子里掏出一张薄薄的纸来,直接读了起来,中间还不忘频繁地抬头,观察着谢訦的反应。
“所谓‘选调’,便是在正常的统一考试之外,再额外通过招聘一批在出身和能力上都十分优秀的人才。臣妾以为,适当采用这种方法,一则可以为后宫引进新鲜血液,堵住前朝后宫悠悠之口;二来,则使得陛下在前朝推行政的行为更加顺理成章;三则,更是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世家的怒火。”
在谢微凉的预想当中,这个政策的实施,本应就是先在后宫作为试点,再逐步推广到前朝。
但令她没有想到的是,那些世家官员,居然就这样将她一直以来为之苦恼的机会就这样送了过来。
只是唯一的变数,怕是谢微凉没有料到谢訦居然会先一步拒绝了丞相和礼部尚书的提议吧。
“……综上所述,臣妾以为,此次在前朝和后宫同时推行这一政策,对于世家来说,既是释放出陛下对他们友善的消息,让他们放松警惕,从而为我们接下来所推行的一系列配套措施留有余地,同时也不妨碍现有政策的实施……”
到最后,谢微凉还是不可避免地由选秀上升到了治国,这一番言论下来,她很明显看到对面的谢訦揉了揉额角,眉间微微蹙起。
不过对面的谢訦倒是在反复几次都同她四目相对之后,终于还是忍不住轻咳一声,随后便伸出手来:
“罢了,朕自己看。”
“您……确定?”谢微凉低头看了一眼手中的稿子,略带疑惑道。
“嗯。”谢訦虽然觉得谢微凉的表现有些怪异,可他面上却还是一副冷淡的模样。
“……是。”
听到对方这样说,谢微凉心里虽然觉得奇怪,紧接着便在谢訦略显复杂的神情中,将手里的“发言稿”递给了他。
见状,谢訦在心中松了一口气,随后便佯装镇定地接了过来,。
只是他的表情却在见到上面的内容时僵住了——
这与其说是一份发言稿,还不如说是谢微凉随手涂鸦之作。
先不说上面所用的排版是自己从来没有见过的样子,谢訦仔细辨认半天,竟是难以从几个零散的词中解读出一句话来。
饶是他自太子时期便跟着先帝学习处理国事,批阅奏折更是不下成千上万本,居然也无法辨认出来谢微凉想要在这一张薄薄的纸上表达什么意思。
而站在对面的谢微凉在将手里的“发言稿”递给谢訦之后,便进入了难得的休息时间,悠然自得地欣赏着对方千变万化的脸色,心情却是格外的好。
对面,谢訦的目光又从手里的纸上挪开,复又挪了回去,反复几次之后。
终于,他似乎是放弃了,将那张在谢訦自己看来似有千钧重的纸还给了谢微凉。
而谢微凉满含笑容地从他的手里接过自己的“发言稿
“,又看了一眼对面不知何时已经看目光呆滞的谢訦,叹了一口气。
“所以陛下,”她总结道,“臣妾以为,陛下如若在此时放弃选秀的话,那些大臣若是再失去这一个依靠的话,可能会狗急跳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