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2 / 2)

而这,也正是古往今来,无数人先仆后继为了实现的目标。

而一旁的竹沫并不知晓谢微凉此时心中的想法,只是在听到她这样说之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正要书写什么,却见谢微凉不知何时已经转过身去,在眼前摆着的写了一半的纸上正写着些什么,神情凝重,只得作罢。

而谢微凉则是在经过方才那一番“有感而发”之后,脑海中顿时便文思泉涌,连忙将写了一半的奏折又添了几笔。

接下来的几天,一行人就这样走走停停,居然也赶在月底之前到了江南。

看着眼前与京城截然不同的景色,谢微凉忍不住探出头去,看着街上叫卖着的摊贩、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人流,一双眼睛看哪儿都觉得新奇。

“小姐,我们到了。”出门在外,竹沫也早已经习惯了“小姐”这个称呼。

而她们面前的,便是谢微凉早就已经在其他不知多少人口中听说过的——宁府。

听到竹沫的话,谢微凉不禁看向两人面前的府邸——说是府邸,其实这里更像是一处比较僻静的宅院。

她早在不少人的口中听到过“宁家”的大名了,亲自见到还是第一次。虽说在决定来之前,她就不断地在心中给自己做好建设,脑海当中更是预演了好几次。

可当她真正来到这里的时候,谢微凉才惊觉,先前的那些对于未知的不安早已经消散了大半。她对这里,似乎有着一种天然的熟悉感在里面,情不自禁地便想要靠近这里。

仍由这种陌生的感情牵引着,谢微凉下了马车之后,才发现门口早已经有人迎接了。

还不待谢微凉开口,几人见到马车便早已经迎了上来,在看到谢微凉和竹沫两人之后,为首的妇人更是“囡囡”、“心肝儿”的叫个不停。

而她旁边站着的那位看起来面色严肃的老人,谢微凉细看之下才发现其已经有些微微泛红的眼眶。

“表妹回来了?”还不待谢微凉开口,一道温润的声音便响了起来。

而谢微凉顺着这声音寻过去,映入眼帘的先是一方月白色的衣袍。

随后,那人的面容便显现在她的面前,端的正是一副君子如玉的模样。

“宁表哥。”虽然现在的谢微凉并没有见过眼前这人。可几乎是下意识的,她便认出了眼前这人——正是不久之前才同她通过书信的,宁府的大公子,宁世安。

谢微凉记得竹沫曾经在马车上说过,宁家这一代,宁太傅只同夫人孕育了两个儿子,而两个儿子便又各自成家,统共便也只生下了一子一女。

这一女是谢微凉,而一子,便是宁世安了。

随后,她的目光便又落在了为首的老人身上。

而此人虽然已经年老,可通身的气质却是凌冽如常,就连谢微凉这样站着,便依旧能被他不怒自威的神情吓到。

想必,这位便是谢訦常挂在嘴边的那位有开国功臣美誉的定国公了吧。

谢微凉略一思索,便俯身向两位老人行礼道:

“见过祖父,祖母。”

“哎呦快起来,起来……”还不待一旁的老人说些什么,妇人便连忙将人扶了起来,语气关心道。

“谢祖父,祖母。”尽管眼前这人态度热情,可谢微凉自己的礼节却是万万不能落下的。

“祖母,表妹一路舟车劳顿,我们还是先让她进去吧,等坐好了,您想问什么都尽可以问了。”一旁的宁世安注意到谢微凉有些无措的模样,解围道。

果不其然,收获了谢微凉感激的神情。

将她的小动作收入眼底,宁世安转而去看向站在中间的两位老人,只见被称为“祖母”的豫老夫人闻言连连点头称是,然而握着谢微凉的手却是并未松开:

“宁哥儿说的是,来,快进去。”

“好。”闻言,谢微凉也不再推辞,跟着豫老夫人走在前面。而竹沫见状,也十分识趣地吩咐下人们将行李搬进去。

“我命人将东院儿收拾了出来,你先看看合不合心意,缺什么就和他们说,直接添置便是。”一行人走着,豫老夫人便慈爱地开口,还不忘轻轻碰了碰一旁的宁江,示意他开口。

而走在一旁的谢微凉却并没有注意到这些,只是见走在豫老夫人旁边的定国公突然面色一变,随后又无奈地看了一眼中间神气的老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