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2 / 2)

“宁大公子这话说的便是折煞我了。”听到宁世安如此“戴高帽”的话,郑单先是一愣,然而嘴角却是抑制不住地上扬,“来,请。”

“请。”宁世安抬手,两个杯子在半空中相碰,发出清脆的声音。

随后,二人都一起一饮而尽。

“来,再喝!”郑单开口,语气里却多了几分豪爽。

见状,一旁的谢微凉环顾四周,正准备站起来为两人倒酒,右手却被另一只手握住——

她抬眼,看到的便是宁世安轻轻摇了摇头的模样,随后他便从她的手里接过酒壶,又转过头去,目光落在郑单的身上:

“怎么能让我们宁大公子来呢?我来……”这样说着,郑单便欲从宁世安的手里拿过酒壶。

谢微凉见状,觉得这边应该是没有自己的事情了,随即便默默退到一边。

耳边,却隐约听到讨论的声音——她循着声音望去,正好看到不远处几个人早已经离开座位,正在不远处讨论着什么。

几乎是立刻,谢微凉便发觉了其中不对劲的地方,便想要过去一探究竟。

这样想着,她便又瞥了一眼不远处不知何时已经离开座位,和郑单在一起喝酒的宁世安,随后也起了身,便朝着那边正在讨论的那几人走了过去。

而谢微凉走进了才发现,那边几人讨论的,正巧是有关科举考试改革的事情。

虽然改革的具体细则还并没有敲定,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更何况距离谢微凉提出、谢訦首肯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消息自然也传了出去。

见状,谢微凉便躲在了距离他们比较近的一颗树的后面,紧接着又刻意调整了呼吸,听着几人的谈话。

其中一位应当是这几人当中比较有资历的那一个,率先开口道:“诸位仁兄以为,这次考试改革,对我们的有益之处。”

盛国的历任统治者都十分看重自己在民众当中的形象,对于民间议政的看法也就显得比较开放。是以虽然是在这样大庭广众之下,这

人畅快直言,也并未引起其他人的不满。

相反,在他说完这句话之后,便有一人立刻开口道:“在下以为,圣祖帝建立科举考试初衷是好,可经过这些年,无论是官场环境,还是众位书生的心态,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谓的科举考试,势必要发生变化。”

这一番话看似说了很多,但事实上却是没有任何自己的意见,唯一一点便是没有得罪任何一方。

然而听到他这样说,在场其他人都纷纷点了点头。

第125章

“在下以为张兄此话有理。”突然,其中一人开口道。

“张兄见解独到,确实令人佩服……”此话一出,顿时便有几个人跟着应和道。

“是要变。”这时,有人开口道。

见状,在场其他人,包括刚刚才说完话的“张兄”,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落在了说话的人身上——

此人,正是在今天参加集会的这些人当中,声望仅次于宁世安和郑单两人的周净。

只不过,这两人,前者是刻意在集会上藏拙,后者则是以有钱为名。

而周净,虽然是贫苦人家出身,可却是真正的才高八斗。

而他的这一句话,也是顿时吸引了包括藏在不远处的谢微凉在内的所有人的注意。

注意到那些来自于不同方向的目光,周净这才又开口道:“张兄方才一番话虽然说的的确有理,可在下却以为,这一番话并没有说到根本的地方。”

由于谢微凉距离这几个人足够近,所以周净的话自然能很轻易地传入她的耳中。她听到这番“大逆不道”的话之后,心里却是对这人的印象更深了一分。

而周净这一番话虽然说得不妥,然而在场的其他人却因为听到他这样说之后,脸上纷纷闪过一抹异样。

随后,刚才那个被称为“没有说到根本上”的人便开口道:“既然周兄如此说,想必世已经有了完全之策,我等愿意一闻。”

说这话的时候,他的目光还扫过在场其他人。见状,其他人便都跟着点了点头。

躲在树后面的谢微凉,见状便微微皱起了眉头,一双眼睛也下意识落在了周净的身上,心中顿时涌起了一阵不好的预感。

“……陛下此举虽然在现在看来是有利于我们的,可此政策一旦推行开,势必会引起以世家为首的其他人的疯狂反扑。而即便寒门子弟能够进入朝堂,可朝中大局依旧由世家把持,长此以往,所谓改革,便也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