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2 / 2)

不过好在这里坐着的这些人也是知道情况的,故而也并没有强求。只不过除了眉眼含笑的萧太后之外,谢微凉虽然也在无可指摘地同那些人应酬着,可眉眼之间依然带着一抹淡淡的愁意。

众人只当作是帝后伉俪情深,故而也并没有怀疑什么,反倒是一个个的借着敬酒的名义过来劝导几句。

当然,谢微凉也都是将这些或真或假的好意一一收下,还不忘偶尔看一眼身旁的谢訦,生怕对方趁着自己一个不注意直接倒下。

只不过即便如此,可她也并没有忽视始终有两道若有似无的目光落在了自己的身上。

其中一道便是来源于一位在谢微凉看来已经可以称得上是“老熟人”的存在了。

这样的宴会,身为西北大将身旁的幕僚,刘胜自然也会出现。注意到谢微凉的眼神之后,他还不忘朝着来人眨了眨眼睛,露出了一副悲伤的表情。

见状,谢微凉原先乌云密布的心情这时才好了不少。同时,她的心里也隐隐有一种预感——

她所盼望的,就是在今日了。

而相较于他们这边的平静,作为这场宴会当中的另外一位焦点,萧太后那边可谓是门庭若市。

现如今,朝野上下人人皆知皇帝病重,太后摄政。虽然今日谢訦倒是露了面,不过谁也知道这也并不能改变什么。

更何况,在宴会上,萧太后与瑞王之间的亲密举动众人也都看在眼底。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不少人在谢微凉那里简单地寒暄了两句之后,便又有不少人转而去萧太后那边了。

当然,作为此次宴会的主角——西北军的大将,瑞王谢舜自然也是这宴会的焦点之一。

作为在谢訦在位期间便是储君的人选之一,谢舜的周围从来都不缺乏奉承的人。尤其他自己又是手握兵权的将军,虽然早在谢訦继位之后便自请去了西北边境,在当时也算是寒了相当一部分人的心。

然而今时不同往日,如今谢訦病重,这个位置便有了新的可能性。

而在萧太后出手摄政之后,朝野上下已经有不少人在猜测是两人之间在私底下达成了什么合作。不过即便如此,可依旧有人想要占一份“从龙之功”。

刘胜便是如此。

事实上,在那日和谢微凉的交谈当中,他的确也向对方亮出来了自己的退路。但如果可能的话,刘胜想,自己还是想要为这个国家做些什么的。

如果到时候真的会有一场动乱的话,那么……

不知是在想些什么,他整个人居然还有一瞬间的恍惚。而就在这恍惚之间,刘胜的目光,就这样对上了谢微凉的。

而这边的谢微凉自然也注意到了对方飞快收回去的眼神,虽然心中尚且还有疑惑,不过谢微凉倒是也不太去关注他人的私事,于是又十分悠闲地给自己斟了一杯果茶,然后开始期待着接下来的好戏。

当然令她没想到的是,当自己隐隐期待的事情真的发生的时候,会是这样的……出乎意料之外。

宴席过半,大家都已经酒酣,正在三三两两地聊着天。而萧太后和谢舜身边自然也围着不少大臣,几人讨论之余,便难免会提及这一次盛国与南疆还有蜀中先后签订的几个盟约。

“是啊。”说这话的时候,萧太后的脸上还带着笑意,道,“多亏皇后私底下里和蜀中地那位郡主几经周旋,大盛与蜀中两国才会才会如此顺利。”

而在场的,就连刘胜也变了脸色,忍不住看向一旁的谢舜,却见平日里威严庄重的将军,此刻却是一副笑意不达眼底的模样,饶是与这些政客们站在一起都毫无违和感。

平心而论,盛国与蜀中一战虽然胜利,却也是惨胜。今日在场的这些人当中也不乏气性大的时候,在蜀中有求和的意思之处便坚决地表示反对。

虽然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瞬息万变,可谢微凉作为盛国皇后,却与敌国掌权人来往甚密,还又是在双方关系焦灼的时候,其背后的动机着实耐人寻味。

至于理由,相信这些人自然会千方百计地为自己的断言证词,甚至不惜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测任何一点儿与之相关的事情。

而萧太后要做的,则是给大家心中播下一颗怀疑的种子。

而谢微凉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虽然她的心中早已经有所准备,不过却也没想到对方居然还有此计谋。

而这,也无疑斩断了他们所有的退路。

果不其然,就在现场气氛焦灼之时,却有一人不知从何处突然站了出来,嘴里还高呼着“皇后叛国”,虽然即刻便被人拿了下来,但这一声高呼无疑是给这一方本就干燥的炸药桶上投下了一颗火星。

当然在场的除了谢微凉和谢舜之外,还有另外一个人也知道这理由是子虚乌有的。

而那个人,正是萧太后。

整个过程,萧太后都冷眼看着这一切,脑海里却突然想到了不久之前谢舜曾入宫觐见她时说过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