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2 / 2)
“你们去远一点的县里开个小饭馆应该不成问题吧。”徐婆子不信,一个大厨怎么可能没人要,又不是普通伺候人的小丫头。
“你斗得过地头蛇?三天两头闹腾再常见不过,不然我祖辈也不用卖身进荣国府。一切重来的话,只能从小本生意做起,一天几十个铜板那种,吃口肉都嫌不够,家里的手艺没有食材练,下一代能不能做个大厨,谁又说的情况。”
想来想去,不回荣国府,就没有一条好路可以走,反倒新太太那边还能看到一丝希望。
徐嬷嬷不看好薛元娘,实在想不到好法子。
“那怎么办?我一个孤寡的,更不知道怎么过活,难道我还要嫁人,去伺候人家一家老小?”
想想那个场景,徐嬷嬷全身战栗无法忍受。
气氛正低迷之时,一个帮厨的小媳妇突然站起来。
“婆婆,之前你不还说荣国府想让太太多收礼吗?平白放着那么多好处不要多傻呀。”小媳妇一席话,大家还没听明白,她又接着笑道。
“太太若是多收礼,家私轻松翻几倍,荣国府家大业大,还怕她们孤儿寡母翻出天来?能留个去处给他们,都算荣国府心善。正好徐嬷嬷也在,有了银子,帮新太太置办酒楼,有林府太太的招牌在,咱们酒楼能立得住。”
张厨娘哑然,又觉得很有道理:“你继续说。”
“那媳妇就继续斗胆了。老爷家私是不菲,跟盐商比起来差得不是一星半点,太太若是能多拿一些,老爷跟外面也不至于死犟到底,敏太太品格高洁,不愿同流合污,新太太没见过世面,迟早会收,也迟早会越收越多,后面即便清算,也是太太的问题。”
谈到收礼、老爷和盐商这种事,大家下意识屏息,林家闹到这步田地,还不适银子和官位害得,若是老爷做得是户部侍郎这等官职,荣国府绝不会如此决绝。
“琏二爷过来处理后事之时,银子比现在只多不少,还都是现银。咱们有个赚钱的酒楼生意立在那儿,每年能交一两千银子,只需要琏二爷将咱们的身契带走,他何乐而不为呢?到时候咱们又能扯荣国府的招牌,一点不费事。”
“好主意!”徐嬷嬷拍手叫好,“张厨娘,你这媳妇心思活络,前后想得明明白白,而且老爷若是知道太太收礼,太太在老爷那儿就不会再有任何颜面,那孩子的前程有限了。”
尤其跟敏太太一对比,一个是天上的月,一个是地上的泥,不可相提并论。
“是啊!开春不是又要发盐引,你让太太多收点礼。府里有新太太,办一场宴席合情合理。老爷若是不让办,去外头上上香,厢房里门一关,多收少收太太自己说了不算,到时候银子只多不少……”
“行,那就这么办!”徐嬷嬷又刻意看向其他几人,“你们的意思呢?”
“这条路可以走,赌一把不费事!”几人纷纷点头,“咱们得听荣国府的,日子却还得过不是?又不算背叛!我不信荣国府不想要翻倍的银子,非得一根筋去弄死她们母子。”
张厨娘笑着盖棺定论。
“那说好,咱们现在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好处人人有份,跟那群去荣国府的不相干,孩子的事先不告诉她们,省得事情没一撇,被她们拿去邀了功!”
在场所有人尽皆点头。
张厨娘再次望向徐嬷嬷:“那我们先去观望一下,哪里开酒楼比较合适,徐婆子,你得尽快,早办早好。”
“放心,新太太小门小户的,银子没摸过多少,抵挡不住这个诱惑,她一准听我的!倒是你们这个酒楼靠谱吗?手艺都……”
“你这徐婆子,瞧不起谁呢?咱们可都是能接驾的大厨,什么席面没做过?酒楼那些普通席面还能不会做?再讲究的菜,咱们研究研究也能做出来,谁家没个压箱底的好菜?”
“就是!外头酒楼的那几个招牌菜,咱们一早研究得清清楚楚,连食材是那儿进的都一清二楚,除了御厨外,咱们要分一杯羹,还有人反对不成?”
“徐婆子,咱们就算再差,那群盐商不得巴巴得上门来吃?更何况咱们这手艺,你直接试试看,觉得怎么样?”
徐婆子被她们塞一嘴肉包子,满嘴肉香味,包子皮软糯香甜,吃一口她都觉得自己饿坏了。
“好了好了,我就多了那么一句嘴,看你们给气的。我赔罪行了吧。老姐姐们,府里还有其他有手艺的人吗?”
徐嬷嬷也动了心,不自觉步子迈大一步道:“咱们人多起来,荣国府指不定更上心,要是能再把咱们都收回去,在扬州当掌柜的,不也挺舒坦?比伺候人强吧。”
“有的!针线房的李氏,还有她媳妇,手艺好得很,听说当初是宫里出来的,一直在王府府邸伺候,后来府邸封给荣国府,一道留在荣国府做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