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2 / 2)
日头高照之时,眉眼弯弯的徐嬷嬷提着食盒走进屋,心情很不错。
包子味道混合着鸡汤,令人垂涎三尺,香,太香了。
“太太,尝尝这豆腐皮包子,刚出炉的。”一小盘拇指大小的包子端上来,晶莹剔透,一口一个,咸香可口,说是豆腐皮包子,实则豆子味很少,肉味浓郁。
这辈子没吃过这么好吃的包子,原来荣国府早年的膳食能到这种地步?惊叹之!
徐婆子看她一口一个不停,还是没见过世面的模样,笑盈盈不自觉带着些无奈,将食盒中的鸡汤锅子一一摆上桌,小火慢炖,香味扑鼻。
“还有你要的鸡汤锅子,十几只鸡吊着高汤,又放了肉皮鲜笋,炖了整整一晚上时间,骨头都快化了。厨房现杀的鱼,羊肉用得是早上敢买的新鲜肉,瞧瞧这刀工,不愧是掌勺的。”
是啊,薄如蝉翼,只在电视上见过的那种。
喝一口心肝脾费神全叫嚣着满足,味蕾充斥着鸡汤的鲜美,薛元娘感叹,这才是人生啊!
没有辣椒,还不能有清汤锅子、羊肉锅子吗?
“哇,好喝,再给我盛一碗,以后我每餐都要喝一盅。”薛元娘一边喝着,一边满心沧桑。
来这七八年,食材再纯天然无公害,没有手艺那也白搭,她能把饭菜弄熟就不错了,林老四都嫌弃她做饭不好吃,不用催就知道请小子帮忙做饭。
徐嬷嬷瞧她喝得那么开心,故意调侃起来。
“太太,你现在可是林家继承人的母亲,可别表现得太掉价,这些玩意儿厨房每天都有,你爱喝,我天天能给你要来。”
“那太谢谢徐嬷嬷了,没有徐嬷嬷我该怎么办?”薛元娘又继续恭维,“不过,厨房那边怎么突然改了性子?之前不是都不乐意吗?嬷嬷你怎么跟她们说的?”
徐婆子突然被问及,脸上一僵,下意识反驳道:“府里昨日发生了大事,老爷要给姑娘准备同行去荣国府的丫头婆子,大多数选得是正房和姑娘院子里的人,厨房一个没选上,这不,指望太太你这儿来了。”
徐嬷嬷像模像样替他们说好话,冲着薛元娘,态度明显恭维不少。
“太太,此前她们也不知道老爷会如此选人,以为大多数都能回荣国府,结果老爷这样决定,府里只剩两个主子,即便不知道小主子马上要来,也知道太太不能得罪,她们手艺还是很不错的,这盘豆腐皮包子,可是荣国府的一绝呢,太太觉得如何?”
“嗯,非常好。”让她感觉到什么叫精不厌细了。
拿起一个小包子,一口吃下,眉眼弯弯笑开了花:“没想到荣国府的厨子水平这般好,做出来的东西比我们县里酒楼的大厨都来的精巧。”
非常适合出去开酒楼哟~
薛元娘故意引起话头,徐嬷嬷就跟闻到肉味的狼一样,迅速补充起来。
“可不就是这个理,她们自己也说能在外头开酒楼做掌柜,也就敏太太不耐烦开铺面,循规蹈矩只经营庄子,每年送来的食材是不少,府里主子少,也吃不完。”
“那真是可惜了,手艺这么好,合该出去开酒楼做掌柜的,每日厨房里待着,能做出什么花来?”薛元娘摇摇头,“若是有机会,我自己有开铺子的打算,就安排她们去做大厨。”
“奶奶英名,知人善任。”徐婆子笑得见牙不见眼,“不仅厨房的厨娘手艺好,府上还有好些手艺人,针线房的李氏,管花草的老刘头,都是昔年王府伺候的下人,说是宫里手艺都不为过,府里的泥瓦匠人做宫殿阁楼都使得,超一等的甚至是皇家御园级别的房子都会做。”
哇哦~这么捡漏吗?林如海和贾敏都不知道吗?清高到这份上也是不多见呐。
现在,都是她薛元娘锅里的人才,留在后院屈才了,放出去各个能做镇店之宝。
要是跟甄家联合上,能不能多搞到些难得的锦缎,配上一手不错的刺绣,镇店没问题,捞个皇商供供布料,还不是手到擒来的是,顺道送银子进宫多方便,顺道抬进去不就完了。
薛元娘打量着徐嬷嬷热情备至的模样,挺好的,上赶着毛遂自荐,至少想通了不跟她闹。
当然,用这些人肯定得放出去用,她的衣食住行不能再碰,宝儿的就更不行了,看过某传的都知道,防人得挖地三尺得防。
等着吧,迟早正院得犁一遍,才能确保没问题。
当初贾敏养孩子,一直住在正院,搞不好多管齐下,埋土或熏衣服的方式又不易察觉,下手也十分简单。
“嬷嬷,我只是个没人在乎的乡下丫头,老爷未必给我脸面,她们不可能会跟着我的。”薛元娘故意装着不安,“我宝儿来了也不一定会改变多少,老爷对敏太太的喜欢,是个人都看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