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2 / 2)

回到屋子里,平儿啧啧称奇地道完此事,王熙凤必然是想得下那两千两银子的,说是安置在荣禧堂的学堂,那书房本身就是在前院,从正院侧门进来,没多会儿就能到学堂。

姑娘们从后院过去也不算远,三春加林姑娘,四个姑娘,宝玉、兰哥儿还有环哥儿,贾琮还太小上不得学,再塞两三个族学里交了银子的,进士老爷的学堂,可不能马虎,顶多十个孩子,不能再多。

月钱也得给,二老爷走后,清客们自然不用留,这笔银钱又省下来,一月给五十两银子,绝对是够的,那些清客一人一月三十两银子,逢年过节还要多送一月的银子,三个加一块就不算少了。

“先准备着笔墨纸砚,再去问问贾夫子的身量,准备两套冬衣两套春衣,学堂里炭火和茶水不能缺,寻几个眼尖的小厮,在里头候着,若有那些个闹腾的,我亲自去骂一顿。”

建在荣国府里头的学堂,断然不能乱:“这样,让琏二爷一并过去坐镇,他们学什么,琏二爷也跟着学。”

平儿当即笑开花:“这倒是个好主意。”

“你二爷年岁也不大,若是能中年考中科举,倒也还不错。”王熙凤又去隔壁看了眼贾琏,回来后有些诧异,“没想到他真能看下去书,就算是闲书,也没见他这么看过。”

“奶奶,二爷说那些注解很有意思,字小但有很多大家引经据典地吵起来,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还有各种佐证,不过几段话,能延伸出一整本书的吵架,他要看明白吵得是什么意思,还得去翻书找典故的出处。”

平儿微微一笑:“总是好看热闹的,也难怪前头的瑚大爷心思活络,能言善辩。”

“那些书你好生收着,以后说不准还得传下去接着用。”王熙凤第一回感受到什么叫清流人家的底蕴,仅靠书就能勾起一个浪荡子的读书兴头。

“那肯定的,二爷也说要好好将这些书保存下去,一般人家都未必能有这种书。”平儿笑得带着些期盼,“我的好奶奶,你觉得二爷能考上吗?”

“不好说,但有机会,如果在京城考的话,会比回金陵要强一些,不过若是有林姑父帮忙周旋一二,打听一下学政的偏好,又比在京城强一些。”

“且看着吧,十有八九还是会在京城考的,此前也一直都在京城考。”王熙凤心里盘算着,该好好学一下,怎么筹备科举的东西,这东西不能让外人插手一丝,连她的好姑妈也不能。

她还真得培养自个的心腹,要完完全全向着她的那种,如此想来,林之孝一家就很好,两口子都在她这里做事,嘴严老实懂得眼色,的确是好人选。

再说鸳鸯回到老太太屋中时,仅仅摇了摇头:“二奶奶还下不得床,怕是被自个身子骨给吓住了。”

“当真严重?”说实话,老太太也是不信的,非要这档口卧病不起,时机挑选得太好。

鸳鸯点点头:“听平儿的意思,二奶奶从年前到现在,就没睡过一个整觉,现在躺在床上,偶尔才能眯一会儿,想下床却是不能的。”

说没病那肯定不至于,说有病,也顶多就是没休息好。鸳鸯乖觉,真让老太太跟二太太离了心,偌大个荣国府,难道还要老太太来管吗?谁不知道现在谁接都是个烫手的山芋。

“唉,鸳鸯,你去跟二太太说,让她自己看着办,老婆子我也累了。”老太太无奈,王氏便是不想管,那也不行,哪个能受得了她这么捞银子。

给她个教训,让她收敛一点,凤丫头出了气,也就好了。

鸳鸯又去了荣禧堂,一过去便看见李纨在里头抄经,越过二太太直接去找老太太辞去管家之事,又把五百两银子之事漏出去,二太太能绕得了她?本来也没给过好脸色。

“太太。”鸳鸯小心翼翼走进门,直截了当客气道,“刚从二奶奶那处过来,她还病着,管不了家,老太太也是头疼,只能让您出来支撑一段时间,总不好让这府上无人管辖。”

“还病着?二老爷的事正是紧要的时候。”王氏眉头深深蹙起,原以为王熙凤也就闹闹脾气,给个教训,让李纨管一阵子,她休息几日总归要来讨要管家权的。

“说是许久未休息,身子骨有些弱,一下床便眩晕,大夫说让休养一阵子。”鸳鸯听她语气,便知二太太并没有多少仁慈之心,加之外头抄书的李纨又悄悄揉搓着手,有些冷得打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