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2 / 2)

满面春风的王熙凤竟也有羞涩的时候,估计最近被滋润得不错,气色好了很多,邢大太太管家还是有一手的,老太太当初选她,就是因为足够小门小户但还是会管家的,大太太抓住理就是一顿狠手。

该打的打,该训的训,该罢免的直接罢了,就像迎春身边那个奶嬷嬷,没什么用还偷鸡摸狗的,直接就给打发去做粗使婆子,半点脸面没给。

没了老太太和二太太的挟制,府里的丫头婆子好管很多,总不至于天天要去主子那里告状,告了一次被拦下,再来直接发卖出去,也就安生了。

王熙凤看着大太太管家的那一手功夫,暗叹她自个还是太要脸了,大太太这种直接撕破脸的打法,她总不愿意干。

府里赖家和周瑞一家都已经处理掉了,剩下的轻轻放过,但又准备恩放一批,上了年纪的大丫头们还没找好人家的,基本都恩放出去嫁人,嫁个平头小子军户屠夫之类的绝对没问题。

按荣国府如今的情况,养太多奴仆确实不能够,赏钱更是少之又少,自家主子们想用点好口粮都不太能够,再荣养奴仆根本说不过去。

节省一点,日子还能富贵潇洒着过,还想维持老荣国公在世时候的风光富庶,那是万万不能了。

朝廷把宫里安排省亲的事都一一告知后,最终还是允许各家借银子建省亲别院,只要娘家人去宫里提议,建好别院安排出宫的时日,便可允许将银子借走。

这不,省亲之事人尽皆知,只有半年到一年的筹备时间,虽说不拘泥于别院的等级,但太差肯定说不过去,娘娘从宫中回来,也颜面无光。

所以,大多数人家还是选择建至少公侯级别的大院子,本身也都借了户部的银子,白得的一处寨子,还肯定没人想过要还,那么多人都借了。

宁荣二府借了二十万两银子,算上之前的八十万两,一共欠户部百万两银子,贾珍父子美滋滋无所畏惧,从未想过要还银子。

贾赦手里拿出大观园的图纸,自己单独出了五十万两,要建这个皇家级别的别院,贾珍觉得他是疯了,要建这个别院,那不得倒贴钱进去?

二十万两银子已经能建一个不错的了。

可消息上报上去后,元春的位分又提了提,变成了贵妃,甚至还给了一点宫权。这些都是陛下亲自恩赏的。

大多数人觉得,陛下如此,便是在奖赏宁荣二府忠心,能建如此高规格的省亲别院。

不知其他几家如何说,反正后头建了高等级别院的人家,基本都升了位分,京中各种物资紧缺,王熙凤原以为她们一起建的窑厂会出问题,结果并没有升起什么波澜。

等农闲之时,整个窑厂没日没夜地干着,家里老人孩子都出动,多造出一块砖瓦,就多分一点银钱,想自己造好了去卖的,想想那个运费,还有自己能不能卖出高价,都是个很大的问题。

她们家这个分三六九等的砖瓦,还是中低档的卖得多,高档的也有买,到底只有一个窑厂,两个村子的人就算每日这么干,也只能做出来那么一点。

那些村子里的人也做个计算,就这么点时间自己单干,或者半辈子在窑厂里都有的干,肯定是后者更好,现在只需要做,就能分到不少银子,主家结算都可以用银子,不需要用铜钱去换银子,那肯定能节省许多花费,交税的时候就容易许多。

时日炎热的时候,冰场也终于建好了,冰激凌球很是吸引一波风潮,她们卖得价格有高有低,有精品有老百姓也能吃几口的,传播的范围极广。

冰块批发的生意做得也顺理成章,有几个大户人家觉得很便宜,便从她们这儿定下几百斤的货,每日给她们早晚各送十斤去,按这个量送,一个月的冰都需要三四百两银子。

偶尔送一些新品的冰激凌过去,再按时送过去,这些人家也没什么话说。

这才五六月,等后头越来越热,冰块生意肯定会更加好办。

看着一月就入账两三千两银子,扣除掉所有花费,各家一分,到手也有四五百两,冰激凌的生意其实做得更好,那铺子里的银子照样分,只是分的比例她要到四成,到手竟也有上千两银子。

跟她合作的夫人们看着手里几乎是白来的上千两银子,再看着每日早晚各给送来的五斤冰,还有些试吃的冰激凌,瞧着生意应该是相当不错的。

等薛元娘又拉着她们一道去做布匹生意的时候,抵触小了很多。薛元娘有江南的货源,能将江南时兴的花样送过来,但她必须组合着才能卖,买多了还可以陪送一瓶香油熏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