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1 / 2)

能不厉害吗?抓到一个都是给乌纱帽镶金边的,林如海那边又安排下来一个官位,还是个实实在在的肥缺,盐道押运使,多好听的名字,损耗大部分都是可以拿走的。

“外头的到底管不管?”仆人还是不放心。

“照章办事,有调令就出兵,没有调令私自出兵,就算是本王也得吃不了兜着走,让守备多找些人去应付,或者拉出个位置先避免百姓受伤。”

仆人点头,即刻就走,其实不用他吩咐,守备已经找了衙役守住各个出口,里面打得震天响,跟外面没关系。

漕帮也不是一条心的,甚至还有人不赞同跟官府勾结。买惯了私盐的,也认为私盐很好,不需要一直去抓。

总而言之,意见并不统一,而且领头之人暴毙身亡,按照江湖道义,谁为他报仇,谁才有资格上位,这才是直接导致这场打斗的根源所在。

甄家二老爷趁机往上皇那儿递了份折子,说着江南已乱,抓捕太过导致盐商和漕帮打起来,水匪和倭寇趁机作乱,忠顺王在等调令,并不着手处理,军中还有不少勋贵之弟,可以在此次剿匪中立下战功,只是不知要抓到什么程度。

是全部剿灭,彻底打压漕帮的势力,还是轻轻放过,让江南继续乱下去,他们沉浮着就好,由着陛下自己处理便好。

柳氏手里的盐庄在这一段时间急剧上涨,她对甄家而言没有威胁,而且还是吏部田侍郎一边的人物,加上林如海这个吏部侍郎,上头吏部尚书早已不管事,对他们甄家是绝对的好事。

甄二老爷看得到甄大老爷手段狠绝,迟早要出事,那还不如在新的巡盐运使到来之前,直接将事情闹大,最后一次性掀桌重建。

抄家还是太过明显了些。

另投到陛下麾下,就必须彻彻底底送上投名状,绝对不能当成炮灰,用最后的那点势力,在重建之时还能拥有不小的地位。

再拖上一段时间,他们甄家可能就不能完全掌控全局。

第89章 元妃省亲

京都还在热热闹闹办省亲,好一片太平盛世,怎容江南这么乱起来,上皇亲自下令,将这些人都镇压下去,切莫再闹出乱子来。

可真正交锋之时,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那些倭寇和水匪的实力不容小觑,南安王调派军队过来,都仅仅只能将其驱散,根本没有任何威慑力。

这才建国多长时间,强大的南安王水军竟然已经如此不堪一击,连水匪都不能干净利落收拾掉,自己还受了点轻伤。

战打成这样,妥妥打了上皇的脸,如果在他任上导致军队的实力下降,导致被外族入侵无法赶跑的话,后世之人评价他,大体也不会是个好结果。

上元节这天,宫里终于传来消息,要安排元妃省亲,到家的时间几乎是傍晚时分,按规矩也待不了多久。

富丽堂皇的大观园建好后,一直无人居住,但规格绝对是超品的存在,皇亲国戚都能住的程度,老太太有意让元妃指婚,便让黛玉也参与省亲,为了不那么突出,老太太又把史家的几个孩子都带来了,孩子多了也热闹。

黛玉没什么意见,想来元妃也不可能直接指婚,她可是高官之女,宫妃想要随意婚配也是不行的。

浩浩荡荡的銮驾归来,仪仗的确有,瞧着却不如前头那几位,单单人数上就少不少,而且她们都是午后离宫,在家待到快赶不上宫里落钥才回的。

元妃看着富丽堂皇的家,她父母身上一点官衔都无,老的老、小的小,老爷和少爷们无一有功名在身,全是衰败下去的模样,靠着她最后那点体面过日子,也难以维系的。

她的宫妃身份,是靠恩赏来的,陛下根本不看重她,宫里几乎将她当成透明人,皇后都不需要她日常请安,她在皇后那里做了多年的女官,皇后对她只有厌恶,没有任何情意。

进了大观园,里面的繁华,是花了大价钱造就的,家里弄这么大的排场,只是想得圣眷,元妃能说得不多,守着规矩,想单独见一见父母祖母,说点私密的话,那都是不行的。

“娘娘,您辛苦了。”王氏瞧她满脸辛酸,擦了擦眼角的泪,“家里一切都好,无需挂念。”

“母亲。”元妃哭得有些失态,各种心酸无法诉说,老祖宗上前时,摸一摸她的手,就知在宫里没少干活,她金尊玉贵教养长大的姑娘,在宫里干着伺候人的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