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2 / 2)
议事厅的门轻轻关上,厅内又恢复了平静。
曹操端坐在主位上,抬眼看向荀郭二人,随后他的目光落在郭嘉身上,“现在可以说了?”
郭嘉刚来曹操处不久,但在军政之事的见解上与曹操可算是颇有默契,曹操会在这件事上问他的意见,也在他的意料之中。
郭嘉点了点头,“洛阳不仅是天子的所在,更是大汉的心脏。主公若能在此时介入,率军平定韩暹之乱,定能威震天下,叫有异心之人胆寒。且有军屯这现成的收复民心之策,若能正常实施,为我所用,百姓自会感谢主公救他们于水火。如此一来,主公亦可获得洛阳百姓的支持,赢得民心。”
“更重要的是,控制洛阳,便能奉天子以令不臣,”郭嘉看了看荀彧,“让天下诸侯皆听主公调遣,此一计,文若兄数年前便向主公提到过。”
荀彧与郭嘉相视一笑,曹操又看了看右手边的荀彧:“这么说,文若也觉得该勤王?”
“主公明鉴。”荀彧低垂着眼帘,听到曹操询问时轻轻抚了抚衣袖,继续说道:“主公若能借此机会平定韩暹之乱,奉天子以令不臣,不仅可稳固洛阳,更能彰显主公之威德,使天下人心归附。”
曹操抚掌大笑,“好!既如此,便让那董凌安心再此住下,即日同我大军一道回洛阳!”
第24章 曹操勤王
曹操决定前往洛阳勤王后,郭嘉思忖了一会儿,还是敲响了董凌的房门,“董少将军可在?”
董凌听出是郭嘉的声音,忙应声:“先生请进。”
郭嘉并未进去,而是反问道:“少将军既来请主公救大汉,就不想看看主公兵力几何?是否能够与韩暹抗衡?”
董凌自然想。
他走出房间,“郭先生,你的意思是,曹公答应了?他愿去洛阳?”
郭嘉微微一笑,“主公是否答应,自会派人来告知少将军,嘉今日前来,只是怕卫将军与少将军担忧我军胜不了韩暹,想带少将军到我军营去转一转,也好让少将军放心。”
说话间,郭嘉做了个“请”的手势,董凌便跟着他往曹操的处理公事的府邸外走去。
两人很快来到曹操的军营,正值士兵们在操练,铁器碰撞的声音震耳欲聋。
董凌不由得停下了脚步,眼前的景象让他震撼——一名将军在阵前指挥,这位将军面前是数千名士兵排列整齐,气势如虹地训练着。
那为首的将军见到两人,冲郭嘉颔了颔首,郭嘉转向董凌,“如何?少将军看得可还满意?”
董凌回过神来点了点头,“多谢先生带我来这里,曹公之军果然威武不凡,我想若曹公能带着他们前去洛阳,韩暹定指日可破!”
“对了先生......”董凌看过曹操麾下的士兵后,又想起先前董嫣所说,又忍不住问道:“阿嫣同我说过,先生欲寻明主才与她同行至温县,可天子并非先生所求之明主。如今,先生想是认定了曹公?”
郭嘉听到他谈及董嫣,嘴角微微勾起,露出了一丝淡淡的笑意,却未让董凌察觉。
“不错,主公有雄才大略,是我所求之明主。他的远见、魄力与决断,在嘉看来,或能为天下百姓带来一丝曙光。”
董凌身为男儿,亦有匡扶天下之志,从他跟随父亲东征西讨,到护送天子归洛阳这一路,他清楚地看到父亲并非那个能做救大汉,能救万民于水火之人。
他有时也会想,如果自己今后不跟着父亲,是否也可以在一方诸侯的帐下做大将军?
今日,他亲眼见到曹操军队如此威风整肃,又见到这个被妹妹赞不绝口的名士郭嘉亲口说,曹操是明主。
董凌心中似乎被什么东西拨动了一下,他沉默了一会儿,似是在思考着什么,便听身边的郭嘉道:“令妹近来如何?”
董凌回了回神,笑道:“阿嫣很好。军屯之事便是她为了帮洛阳百姓恢复生计提出来的,只是父亲施行不力,才有今日这般局面。”
董凌露出一抹苦笑,“阿嫣若是早知道父亲会被韩暹所惑,想必这些日子就不会待在宫中,以致消息闭塞,直到我离开洛阳那日才知晓军屯如今的情形。”
郭嘉目光一凝,“董姑娘待在宫中?”
董凌点点头,“是,我阿姐在陛下宫中为贵人,阿嫣与阿姐自小最为要好,又因为在回洛阳的途中走失了三个多月,她和阿姐从小没有分开过那么久,阿嫣便得了陛下首肯,到宫中陪着阿姐去了。”
听董凌这样一说,不知为何,郭嘉似乎松了一口气一般,他原本以为,董嫣待在宫中,兴许是入了天子后宫。
郭嘉不由得想起了与董嫣一路以来的种种经历。
他这个从小见过诸多风雨之人也曾数次被她打动,在郭嘉看来,她这样的女子,本该自由自在过一生,而不是困在后宫这方寸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