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2 / 2)

一片湖水铺在草地的前面,湖水微微荡漾,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

湖畔的芦苇随风摇曳,偶尔有微风拂过,带起一片沙沙的轻响。泥土的气息混合着青草的清香,沁入鼻腔,让人不自觉地感到心旷神怡。

董嫣坐在轮车上,被董伯缓缓推着,在草地上前行。她低头看着自己的双腿,心里忍不住想笑——自己竟落得要被人推着出游,倒也算是难得的体验。

“阿兄,你瞧那片水光,多好看啊。”她伸手指了指不远处的那片湖,声音里透着几分雀跃和轻快。

董凌也是难得的闲暇出游,面对眼前的美景,他似乎也一时的忘了自己才和妹妹说的烦心事。

董凌走在她身侧,视线随着她的手势望去,确实见那水光潋滟,映着天色澄澈动人。他却斜睨着妹妹道:“坐着轮车,你可别起了玩水的心思。”

董嫣不服气地“嘁”了一声,“我哪有那么不知分寸。”

董伯推着董嫣走了一会儿,董嫣好几次不自觉地想站起来,都被董凌眼疾手快给摁了下去。三人行到湖的另一头,只见一条蜿蜒的长廊通向湖心的一座亭子,只是那亭子当中,似乎已经有了两个人。

长廊的这一头离亭子并不算近,可董嫣还是模模糊糊地觉得,其中一个身影很像是郭嘉。

她拍了拍董伯,“董伯,推我去那里看看。”

董凌道:“人家已经占了亭子,你还要跟他们抢不成?”

董嫣不理他,只是催着董伯推她过去,董伯拗不过,只好推着董嫣慢慢走过去。董凌生怕对方骂他们无礼打扰,董伯和妹妹一老一弱女子又应付不来,便也跟了过去。

走近了一看,果然是郭嘉。

只是另一个人,她却不认识。

郭嘉和那人正在对弈,对面的那人看着三十多岁,身着一袭极为考究的宽袖儒袍,色泽沉稳雅致,并不华丽,却自有一股端方从容的气度。他的面容清隽,五官虽不算锋利,却有一种温润如玉的沉稳之感。

这人举棋落子如行云流水,比名士更像名士,举手投足间都透着一股温润儒雅的气质。

二人听到这里传来了动静,便回过头看向董嫣处,郭嘉见是董嫣,又见她是坐在轮车上被推着来的,他瞳孔微微一缩,原本转动着棋子的指尖顿了一瞬,白子险些落下。

“阿嫣?”他下意识便脱口而出,目光落在董嫣的腿上,眉宇微蹙,担忧地问道:“你的伤如何了?怎么坐着轮车?”

董伯就在董嫣的身后,他听见郭嘉对董嫣的称呼,脑袋疼的嗡嗡直响,这郭军师竟然叫二小姐“阿嫣”?

这成何体统?!

董嫣本想说“无事”,可转念一想,她有这腿伤怎么说也算是赖郭嘉,她若是故作有事,让他心里多念着几分,那倒也不错。

董嫣晃了晃受伤的那条腿,“医师说,这些日子不能走路,要注意着保养,却也不知何时才能好全。”

郭嘉眉头蹙得更紧了些,他的嘴微微张了张,“我......”

可还没等他说话,董凌便三两步走上前来,他显然也听到了郭嘉对妹妹的称呼,但他并未表示什么,只是放下手中的食盒,对二人行礼:“荀令君,郭军师。”

郭嘉对面的那一人,董嫣不认识,董凌却是认识的。

他去曹操营中请他勤王时,曹操身后左边站着的是郭嘉,右边站着的,便是眼前这位荀彧。

荀彧本来注视着郭嘉,他觉得郭嘉面对这位董二娘子时的反应,倒真是有些有趣,不由得饶有兴致地观察着郭嘉的神情。

荀彧见董凌行礼,抬眸微微一笑,声音温和而稳重:“董少将军不必多礼,你们不如先在这里歇一歇,待我与奉孝下完这一局,我们再叙。”

董凌点了点头,“那便叨扰二位先生了。”

董嫣的目光在荀彧身上端详了一会儿,她听兄长叫他“荀令君”,想来想去,曹公营中应只有两位姓荀的文人,一位是荀攸,她先前去曹营替郭嘉送信时曾见过的。

那这位,应当就是荀彧了。

她只看了一会儿,便觉得他与郭嘉十分不同。郭嘉是洒脱的、机敏的,骨子里透着不羁,而荀彧则是内敛而持重的,像是一方温润的玉,看似柔和,却自有锋芒。

董嫣被董伯推着来到了他们二人当中,她并不会下棋,从前也很少见到别人下棋,便好奇地看着二位高手对弈。

本该轮到郭嘉落子了,但他手中那枚原本该落下的白子仍是停在他的指尖,迟迟未曾落下。

荀彧将这一切尽收眼底,手中黑子不疾不徐地搁在棋盒旁,他已看出了郭嘉心不在焉,却不点破,只是笑了笑,“奉孝,你还不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