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1 / 2)
哪怕这件事情发生的概率很大,她也希望可以先过好现下的每一天。
说完,她看向郭嘉,他们的目光,就这样无声地交汇在一起。
四目相对,眼神交错的一刹那,风轻轻拂过,湖面微微荡漾。
直到一只水鸟掠过湖面,激起一圈圈的波纹,才打破了这片刻的寂静。
“阿嫣......”他的声音极轻,温柔得让董嫣都有些不适应,可她总觉得,郭嘉严眼中还有一种她看不懂的情绪,似乎是......一闪而过的愧疚?
只是转瞬间,他眼里便又含了笑,他认真道:“无论洛阳如何,你若愿意信我,我定会护你周全。”
董嫣看着他,没有片刻犹豫:“我当然信你。”
郭嘉并未立刻回答,他站起身来看着她,眼底似乎有千言万语,却只是抬起手,指尖拂过她鬓边的一缕碎发,动作极轻,仿佛春日微风拂过湖面。
董嫣的心绪被这一点微妙的触碰轻轻拨动,她的头随着郭嘉的手侧了侧,心中泛起了一道细微的波澜。
湖边的风仍然吹在他们身上,郭嘉问她:“冷不冷?”还未等董嫣说什么,他便极快地握了握她的手,又立刻松了开来。
双手相触时,郭嘉只觉得董嫣温软的小手,冰冰凉凉的。
“湖边风大,你今日可带了披风?”他绕到董嫣身后,将她往亭子处推去。董嫣坐在轮车上,远远看到有个士卒打扮的人在和荀彧说着什么。
董嫣:“没有。”
郭嘉的目光落在了那个同荀彧说话的人身上,可他在董嫣身后,董嫣看不到他的表情,只听到他说:“那便回去吧,当心着凉。”
郭嘉推着她回到了亭中,方才那个向荀彧回报的士卒不见了,而荀彧的表情明显没有他们离开前轻松了——甚至有些凝重。
但荀彧的涵养极好,他并没有在董凌和董伯面前露出什么,此时郭嘉推着董嫣回来,他自然也不会在董嫣面前开口。
郭嘉将董嫣的轮车交到董凌手中,“董少将军,阿嫣有些冷了,送她回去吧。”
董凌方才看到曹军士卒前来,就知道兴许他们军中有什么事情需要处理,此时郭嘉回来了,荀彧正好与他商议。
董凌虽说要加入曹军,但此刻毕竟还是外人,于是他点了点头,对董伯说了一声“走吧”,便推着董嫣出了湖心亭。
荀彧看着三个人的身影越来越小,直到他们走出了长廊,身影沿着草地消失在视野中,他才开口:“奉孝,今日军屯,天子也去了。”
他一贯柔和的目光此时变得有了些锋芒,“天子,遇刺了。”
荀彧一字一顿地对郭嘉道:“此事,是你谋划的吗?”
第33章 荀郭之争
郭嘉愣了一瞬,而后笑出了声,“令君,那是天子,我哪里敢谋划此事,这岂不是谋反吗?”
“谋划此事的人,未必就是安排行刺天子的人。”荀彧的语气依旧冷冷的,看着他的眼神并未松动,“只需要有人将天子今日会去军屯的事情告诉韩暹的残部,他们如今恨极了主公和陛下,且本就已经一无所有了,若有机会报仇雪恨,会不会拼死一搏?”
郭嘉一副认真听讲后恍然大悟的模样:“令君说的有道理,我倒是没想到这一点。”
他话虽这样说,可听到天子遇刺时,面上的表情却丝毫没有变化,就仿佛是早已预料到会有这样的事。而此时听完了荀彧的分析,面上依旧是云淡风轻。
若非事先知道,甚至一手谋划,天子在军屯遇刺,又怎会是这样的反应?
荀彧在听到士卒回报时,便料定此事定是郭嘉向曹操献的计。除了他,荀彧实在想不到主公麾下还有哪个谋士敢这么大胆。
可是,这样做是为了什么呢?又为何曹操会同意他的计策,甚至连荀彧都不知道,今日军屯,天子会在。
“你今日特意约我来郊外下棋,是为了不让我知晓此事,不让我阻止你和主公施行计划吗?”
郭嘉没有说话,算是默认。
“为何如此?!”
“令君消消火,嘉都是在为主公计。”郭嘉见荀彧紧逼追问,他思索了一番,荀彧虽然忠于汉室,但为曹公效力多年,早已是曹操心腹中的心腹。
先前计划时不敢告诉他,是怕荀彧极力反对拿天子的安危冒险,毕竟韩暹手下的人是真恨天子,刺杀也定是真的下死手,若曹操的人保护的稍有不周,天子便有可能受伤,甚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