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1 / 2)

幸好荀彧如今正好在曹操府上办公,守卫进去通报了之后,荀彧便迎了出来。

两人跟着荀彧进了曹操府上,曹操的府邸也和董承一样,借住了旧时汉臣的府邸。否则几日之内,曹操也不可能就建起这么大一座府邸。

“董少将军,董娘子,稍候。主公去同陛下议事了,稍晚些便会回来。”

董凌告诉了荀彧自己的来意,他今日便想入曹操军中。虽然曹操已经答应过他,但毕竟这几日曹操和董承之间生了些龌龊,若是荀彧带着去见曹操,自然是更稳妥、更合适些。

荀彧既然当日已经答应了董凌,自然不会食言。他将二人引到偏厅,叫仆从去泡了茶来。

荀彧陪着他们坐了一会儿,董嫣想起路上的放粮棚,便顺口道:“令君,我们方才来曹公府上时,半路看到道路当中搭了许多给城中百姓放粮的棚子,百姓们说,这些米粮都是曹公军中所用,曹公真是有心了。”

荀彧听董嫣提起了给百姓放粮一事,脸色微不可查地变了变,却只是一瞬间的事儿,随即,他脸上又恢复了一如既往温和的笑容。

“主公知道洛阳百姓日子过得并不好,毕竟军屯也须来年秋天才能有收成,这几日为百姓放粮,也只能算是略尽绵薄之力吧。”

若说曹操为百姓放粮,那定是件很好的事情,如荀彧这般君子,说起主公为洛阳百姓做了此等实事,理应是很高兴的。可荀彧脸上的笑容,却让人觉得这只是他保持一贯君子风度应有的从容,看不出真心的愉悦。

董凌心中有着对曹操的敬仰,听到别人夸赞曹操,即便这个人是跟了曹操多年的荀彧,他心里也是一阵高兴。他现在十分需要用各种各样的声音告诉自己,他的选择是对的。

董凌不禁继续问荀彧:“我们在那儿还看到了两个小孩子,一个大一点的男孩儿和一个很小的女孩儿,那是不是曹公的子女?”

荀彧看起来似乎有些惊讶,他像是并不知道曹操的子女今日是否也去了放粮的地方。

荀彧微微皱眉,反问董凌:“是多大的孩子?”

董凌答道:“男孩儿十来岁,女孩儿约莫四五岁,我和阿嫣看棚内放粮的人对两个孩子都很恭敬,才猜想他们是曹公的儿女。”

荀彧沉思了一会儿,轻轻出声:“是了,应当是主公的孩子。”

荀彧又陪着二人闲谈了一小会儿,只是他显然还有公务在身,饮了一杯茶便说:“二位,在下还有公务要忙,抱歉失陪了。一会儿主公若是回来了,自会有人向二位通传。”

“令君。”董嫣本想再等一等,可是她见荀彧要走,便叫住了他,“郭军师可在府中?”

荀彧自然没有忘记董娘子和郭嘉非同寻常的关系,听她问起郭嘉,想来董娘子来曹公府上的目的,多半就是为了找他。

而董凌在得知妹妹真的喜欢郭嘉后,再次从她口中听到这个名字,表情变得略微有些不自然。

下次见郭嘉时,他该以什么态度应对他?把他当作曹公麾下的军师,还是妹妹的心上人?董凌已经开始尴尬了,他想,他还不如不知道这件事。

荀彧答道:“奉孝今日随主公入宫觐见天子了,一会儿应当会和主公一道回府。”

董嫣点了点头,对荀彧躬身一礼,“那我便和兄长一起等着吧,辛苦令君了。”

荀彧离开后,董凌想到一会儿要面见曹公,曹公身旁还有郭嘉,自己身旁还有妹妹。

这真是一种奇妙的体验啊......

第36章 董凌之困

曹操和郭嘉刚回到府上,曹操的左手边和右手边还各牵着一个孩子,男孩儿安安静静的,看着倒还稳重,女孩儿却不安分的去抓曹操另一手牵着的男孩儿的衣袖。

府上的人来向曹操回报,说有两个人来拜会他。

“是荀令君带入府中的,两个都是董家人,是一位公子和一位娘子。”向曹操回报的人如是说道。

曹操露出了几分好奇的表情,“董公子来访倒不算太过出乎意料,只是董娘子......”他看了看郭嘉,“奉孝,不会又是来找你的吧?”

郭嘉其实也很意外。

因为上次和董嫣相见,不过是三日前的事情,那时她还坐在轮车上,对他说自己的腿要十天半个月才能好。如今才过了三日,便来曹府拜会,莫非又是董凌推着轮车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