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2 / 2)

等离了刘备处走在回去的路上时,这回,董嫣主动伸手让郭嘉扶她。

郭嘉无奈的笑了笑,却还是将她搀着,小心翼翼地看着她脚下的路。

“我觉得,我好像知道为什么你和曹司空都说刘备是个英雄了。”她边走边说,“他驻守一方是为了保护徐州的百姓,希望他们都能过上好日子。如今到了曹司空这里,他不争不抢,心中想的还是能让百姓吃上一口饱饭。如此仁善之人,定能深得民心,他不是英雄,谁是?”

郭嘉握着董嫣小臂的手紧了紧。

他不是不知道董嫣本就是个心怀百姓的人,他们从河东行至洛阳,一路上其实也看过了很多乱世百姓的惨相。所以到了洛阳后,董嫣便一心想要帮帮百姓,想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可郭嘉心中笃定刘备的目的绝对没有这么单纯。他今日同董嫣说的这番话,先前已经同主公、还有同他们说过无数遍,主公不信,他也不信。偏偏董嫣信了。

郭嘉道:“他是汉室宗亲,如今天子也在许都,他若是锋芒太露或者视图接近天子,主公不会容他。所以刘备嘴上说的好听,实际上,他在这儿种地,只是为了自保罢了。”

董嫣停住了。

“你就不允许人家真的心里装着天下百姓吗?他不是都说了,哪怕让一家一户多吃上一碗饭,他这么辛苦耕种就是值得的。”董嫣叹了口气,“人心都是肉做的,他东征西讨这么些年,见了那么多惨象还能有此心,这不是很好吗?”

郭嘉并没有被董嫣的话说服,他轻轻握了握她的手,摇头道:“刘备这个人不是你想的这么简单。你知道他为何能做徐州之主吗?是故去的徐州牧陶谦将徐州让给了他。”

郭嘉说着顿了顿,又重复道:“让给他,意思就是刘备什么也不用做,不费一兵一卒,便白白得了一个州的数座城池。若不是工于心计,若不是深知如何收买人心,又怎么能够做到?”

“这样的人,如何能心甘情愿在司空府种地?”

董嫣眨了眨眼,眉头紧锁,“他方才说了,他得以护佑一方百姓便是他心中所愿。也许陶谦就是心中明白,刘备愿意把百姓放在心里,才会把徐州交给他。”

“郭嘉,你在司马府不是和我说,你寻明主、想做贤臣,就是为了救天下百姓,还万民以康乐吗?你有此心,为什么不许别人也有?”董嫣见郭嘉眼中神色微微一凝,缓缓继续道:“还是说,不过几个月的光景,你便把你隐居六年都想要做的事情,都忘了个一干二净吗?”

郭嘉见董嫣如此严肃地跟他说这件事情,不由得也认真了起来,“阿嫣,我说过的话,我想要做的事,一刻也不会忘。”

“也许你想的是真的,也许刘备说的也是真的,可正是因为我没有忘记我想做的事情,因为我认定了主公才是那个能够治国安天下的人,如果有朝一日刘备会对主公产生威胁,那无论刘备是个什么样的人,我都会劝主公除掉他。”

董嫣长长出了一口气,郭嘉既然都这样说了,她便明白无论她如何觉得刘备是个心地仁善、心怀百姓的人,郭嘉所在意的,只有他能不能为曹操所用。

如果不能,那便是威胁。

“你听到我方才说,我想让他教我耕种了。”董嫣没有接他的话,却冒了这么一句出来,等见到郭嘉点了点头,她又道:“那你还把‘若刘备是威胁,你会叫主公除掉他’这样的话告诉我,你就不怕我和刘备说吗?”

郭嘉笑的坦然,“不怕,我信阿嫣。”

董嫣心中此时十分矛盾。

于情,郭嘉私下和她说的话,她是万万不该告诉别人的,尤其这还是他们政治关系之间的事情。可于理来说,董嫣觉得刘备的确是一个很好的人,倘若郭嘉只是因为刘备在将来有可能会给曹操带来威胁,便要劝曹操除掉这样一个心怀仁善之人,对刘备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郭嘉猜到董嫣是在纠结这件事情,他淡淡地笑了笑,对她说:“阿嫣,其实你就算告诉他也无妨。这一来,我还没有与主公说,也还没有做什么,你若告诉了他,想必刘备会更加收敛,一心只顾着种菜,暂且不敢想任何别的事情。”

“二来呢,在我看来,他正是因为知道我与主公会有这样的想法,才会是你今天见到的这样。你放心,他既能做徐州之主,不会是个蠢人。”

董嫣虽然不认可郭嘉对刘备的看法,但也没再多说什么,只是问他:“那日后我若是想来这菜园子里种地,我可以自己进司空府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