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1 / 2)
郭嘉仍有怀疑,“是吗?父亲,那次,应当不是刘备第一次来找你吧?”
董承并没有直接回答是或者不是,他反而问郭嘉:“哦?奉孝可是听到什么或是见到了什么?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这时,二人的对话被董伯打断了,董伯并不知道刚才发生了什么,他只是走上前来对董承道:“老爷,饭菜好了,我叫他们端上来。”
只是瞬息之间,董伯便察觉到董承和郭嘉之间的气氛,有些不对劲。
董承没有回答,董伯便有些紧张地又问了他一遍:“老爷,要上菜吗?”
董承点了点头,“上吧,阿嫣和奉孝也久等了,”他转过头去微笑着问郭嘉:“奉孝,你看我们能吃饭了吗?”
郭嘉颔首:“自然是听父亲的。”
董伯叫人将菜端上来之后,三个人便围着桌子用饭。
其实郭嘉与董嫣成婚之后的这两年,他每次来见董承都只是闲话家常,几乎不会聊公事。
而这两年来,董承也一直像他先前对董嫣和董凌说过的那样,他不再和曹操争着做这个大汉朝廷的权臣,他自知能力不足,且自己的亲儿子董凌又在曹操的帐下做将军,他难道当真不要自己与儿子的父子之情了,就为了他所谓的权势吗?
他两年前的选择让董嫣,让郭嘉甚至曹操都觉得,董承更在意的是亲情,为了亲情,他所谓的权势,可以退一位。
可是今日的董承,却让郭嘉觉得他在与董承聊起这件事时,董承的戒备心一直很重。无论是回答郭嘉的问题,还是在他主动问郭嘉时,他似乎一直有一种想要查探出什么的感觉。
若是真的是再也与世无争,想要从此在许都做一个悠闲富贵的车骑将军,会是这样的状态吗?
但郭嘉也很明白,仅凭这一点,什么也说明不了,这只是推断,没有实质性的证据。
而董承与刘备到底说了什么,如今刘备离开了许都,只要董承所言不自相矛盾,前后没有露出破绽,那自然是董承说是什么,就是什么。
用饭的过程中,郭嘉也并没有再问董承什么,反而是董承似回忆般地说起了董嫣小时候的事情,这些事情董嫣自己都没有记得那么清楚,可董承却全都记得。
他说,以前董嫣的母亲还没有离开时,他一直在外征战,对家里关心极少,自己的长女和长子,他都没有见到他们出生。
只有董嫣,那时他正好刚打完一场仗回来,在家里呆了一个月,董嫣便是在那个时候出生的。
可是董嫣出生之后没几年,他的母亲便离开了。
那时候。三个孩子都很小,董承只是伤心,可伤心能如何?仗还是要打的。
他赶回去看过夫人的遗体之后,为夫人操办了后事,便将家里的事情交给董伯,自己依然外出征战。
“是阿嫣生的一场大病。”董承缓缓道来,“那时候阿嫣才五岁,太小了,不知你自己记不记得。”董承看了看董嫣,却没有等她的答复,而是自顾自说了下去。
“董伯火急火燎地跑来军营告诉我,说阿嫣病得很重,医师说,兴许就熬不过去,若不是这样,我也不会在那个时候回家。”
“我只记得,那个时候我看见我最小的女儿就这样躺在床上,昏昏沉沉的,好像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离开我。我看着阿嫣,她长得真像她母亲啊。阿姮和阿凌哭着对我说,父亲,你留下吧,留下吧。妹妹一直在叫你,夜里翻来覆去梦魇时,会喊爹,会喊娘,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妹妹和母亲一样,就这样悄无声地离开了。”
董承说着说着,眼眶竟有些湿润了,仿佛当年的场景过了十几年,仍然历历在目。
“从那时候起,我便留下了,我留在家里照顾阿嫣,就这样过了快两个月吧,两个月后,阿嫣才好转起来。”
“也正是因为这两个月,我才意识到,有时候家人比功名更重要。求功名是为何?不就是为了家人能够有好日子吗?不就是为了自己的子子孙孙能在你的荫蔽之下,无忧无虑、幸福一生?可若是家人都不在了,或是他们与你变得陌生,他们见到你时都不认得你,那你做的所有一切,还有什么用?”
其实董嫣已经不太记得小时候的事情了,而且那个时候她生着病,整个人一直是浑浑噩噩的,是谁来照顾她,就算是当时的她兴许也不大清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