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2 / 2)

“张裕。”

叶观澜斟酒的手势带着茶道余韵。

杨晟晃杯的动作骤停,鼻尖离杯口三寸又顿住:“解百纳?”

他的舌端轻卷法语韵脚,指尖轻触着杯壁上的鎏金花纹,“叶少此番待客之礼……”

话音随酒液入喉的刹那悄然隐去。

叶观澜抬眼看了眼他的酒杯:“怎么,不合口味?”

杨晟笑了笑,放下酒杯:“倒也不是,只是没想到你会喝这种酒。我还以为你会拿出什么拉菲、罗曼尼康帝之类的。”

青花瓷盘里的烤鸭正腾着热气,叶观澜执起荷叶饼:“1937年建厂的赤霞珠,配百年炉火刚好。”

杨晟忽然低笑出声,银叉戳破琥珀色鸭皮:“你们北京人劝酒词倒别致。”

叶观澜不置可否,淡淡道:“酒只是陪衬,重要的是和谁喝。”

杨晟愣了一下,随即笑了起来:“我都快以为你是在夸我了。”

叶观澜没有接话,只是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他的目光落在桌上的烤鸭上,语气随意。

“尝尝,这家店的烤鸭还不错。”

杨晟也不客气,拿起筷子夹了一块烤鸭蘸了点酱放进嘴里,烤鸭酥脆声响起。

他点了点头,赞道:“确实不错,油而不腻。”

叶观澜没有回应,只是安静地吃着。

杨晟也不在意,自顾自地吃着烤鸭,偶尔喝一口红酒,挤兑几句叶观澜,两人之间的气氛虽然有些沉默,却并不尴尬。

过了一会儿,杨晟放下筷子,擦了擦嘴,看向叶观澜,语气里带着些试探:“叶少。”

叶观澜也放下筷子,目光平静地看向他:“你说。”

杨晟笑了笑:“叶家老宅那株紫藤,今年开得可好?”

叶观澜拭净指尖,平静一笑:“旁支子弟,不配踏那道门槛。”他推过青瓷盏,茶汤正映着窗外四合院飞檐,“就像这明前龙井,终归要回江南水土。”

杨晟愣了一下,心里有些意外,但很快这个微表情很快消融在维港夜风般的笑意里——

果然,若是叶家嫡系,怎会容得下自己这尾过江龙。连王晅都知道他想在内地找个靠山,以叶观澜的敏锐,又怎会不知?

他收敛神色,松了松领带,定制西装随着前倾动作勾勒出健身教练雕琢过的肩线。

“劳烦叶少搭个线?”

叶观澜苦笑着摇头,眉宇间透出几分无奈:“不瞒你说,我也见不到叶老。表面上看,我在这个圈子里如鱼得水,可背地里,骂我的人不在少数。”

可时间不等人。他原本打算拍下那幅唐代张萱《捣练图》的摹本,作为见面礼送给叶老,可那东西竟是贗品,根本拿不出手。

王晅虽然带他进了这个圈子,但其中的门道错综复杂,远非他想像的那般简单。

如今除了王晅,就数叶观澜在这个圈子里地位最高,人品也还算可靠。可即便如此,他们似乎也帮不上什么忙。

他想在内地创立娱乐公司站立起来,比他想像的难很多,若是不小心得罪了谁,手续都办不下来。

叶观澜将杨晟的神情变化尽收眼底,端起茶杯,轻抿一口,语气平静:“杨晟,你为什么这么执着于见叶老?”

杨晟叹了口气,语气里带着几分无奈,却也是实话。

“呐,我如今就像一只流浪狗,想在内地做生意,但根基不稳,光靠我自己,很难站稳脚跟。想要在这里安身立命,如果能得到他的支持,我的路会好走很多。”

杨晟见叶观澜有些疑惑,便也没再瞒着了,脸色不自在道:“叶老爷子和我爸有一些交情,所以我想试试。”

叶观澜瞭然:“据我所知,内地对香港影视也有扶持项目,应该不至于立不住脚。”

叶观澜说得没错,可如今的香港娱乐早已不复当年的黄金时代。

虽然内地市场为香港影视提供了不少机会,但香港影视产业的根基已然动摇。人才流失、创意枯竭、市场萎缩,种种问题交织,使得香港娱乐产业难以重现昔日的辉煌。

况且,杨晟在香港已经待不下去了。有杨谦在,他根本不可能出头。

老爷子给他的启荣集团北京分部,意思就已经很明显了,已经把他踢出家族,就给这么多够你温饱,其余他一概不管。

可这家公司只是个空壳,没有任何业务。杨谦的重点不在内地市场,而是海外和东南亚。

杨晟拿起茶壶,正要为叶观澜添茶,却见叶观澜也恰好要为他添酒。

两人同时一愣,随即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继续完成了手中的动作。

“确实,内地的扶持政策为香港影视提供了资金和平台,但关键在于,香港影视人能否适应内地的市场环境和审查制度。内地观众的口味与香港本土观众大不相同,香港影视作品在内地往往需要做出大量调整,甚至失去原有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