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2 / 2)

不过想想九五之尊,又怎么会有上战场的一天,林珏摇摇头,问起江清淮的脚伤。

江清淮的脸色很不好看:“就是崴了脚。”

林珏便道:“陛下九五之尊,受伤可得好生休养。”

江清淮听出这话是在点他,很不高兴,但也只能顺着他的话回答:“这是自然,朕一下午都在养心殿不曾出门,若不是你们来,朕也不会跑到从华殿。”

林珏再听这话,已经无论如何都不会信,但还是要客套话:“陛下保重龙体,是臣等之幸事。”

江清淮假笑两声,不再给林珏说话的机会,看向钟单仁:“爱卿又有何事要报?”

钟单仁话不多,只是将折子交给苏有道,说了句:“请陛下查阅。”

江清淮让rmb翻译出来,一边看一边吩咐:“山匪起家的,派去和魏琛南一起养猪,去城外开垦荒地。”

“原是良民,却因受灾不得不加入的,和大臣们一样去搬砖干苦工,林珏,你派人去看着,不许他们聚众闹事。”

江清淮交代了大致思路,让钟单仁记下后再细化安排就行。

林珏却插嘴问道:“陛下,那奴隶……”

除了江清淮以上交代的情况,还有一些反贼是奴隶出身。

原本他们被发配边关,就是有罪之身,如今趁乱跑回京城来,属于罪加一等,甚至比魏琛南之人还要可恶。

大理寺卿的意思是不能姑息。

江清淮却想到了小关,于是道:“叫吏部、礼部两位尚书来见我。”

……

此刻夜色已深,吏部尚书龚成本就在城门搬了一天砖,大晚上又被江清淮叫进宫,形容潦草,人都老了十几岁的样子。

礼部尚书就更惨了,本来他年龄也大,昨日熬了半宿忙活太后葬仪之事,早晨天不亮就来主持,下午又去城中守门,到了晚上,以为自己好不容易能休息了,结果又被皇帝叫去,此时走一步路喘两口气,就连林珏都不忍心看。

江清淮倒也没有虐待老人,看他们这么憔悴,忙让人赐座上茶,而后又幸灾乐祸地问起:“爱卿们,今日可体悟到百姓良苦?”

龚成嗓音沙哑,颤抖着手给江清淮行礼,嘴上全是些之乎者也的客套话。

至于礼部尚书任宏则早已经口干舌燥,说不出话来了。

江清淮都懒得听rmb翻译,只当龚成说的就是自己想听的,继续道:“既如此,朕有个大差事给你们办。”

礼部尚书面上表情直接挂不住,一副吾命休矣的样子,险些又晕倒在从华殿。

还是林珏眼疾手快扶了一把。

龚成倒还好些,还是低着眉眼,听江清淮吩咐。

“朕欲改年号,本来只需礼部选几个吉祥好听的就行,只是心中尚牵挂一事,需要龚爱卿来办。”

龚成上前行礼,只说任凭江清淮吩咐。

江清淮便道:“朕想大赦天下,却不想单纯大赦天下,以免错放坏人,扰乱社稷。朕想要国泰民安,要太平盛世,要海晏河清。”

在场的人都跪了下来:“陛下高谋远略。”

江清淮瘪了瘪嘴,继续画饼:“可朕不单想要朕的子民生活富足安康,还要每一位踏上朕的江山的人,无论男女老少,感慨朕的英明神武。”

他问龚成:“对此,尚书可有高见?”

龚成是个聪明人,虽然先前没听到江清淮和林珏、大理寺卿的谈话,但细细想想,立刻就明白江清淮的意思了。

士农工商,虽分三六九等,却都是大秦的子民。

那么不是子民,却又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的人是谁?

自然就是那群奴隶。

皇帝这是打算废除奴隶制。

龚成想清楚这一层,心下却是惊骇不已,没想到皇帝刚掌权,就图谋甚大,只怕后面,少不了清算他们。

但如今他被架在火上烤,只身一人在宫中无援无助,只能答应下来。

龚成拱手行礼:“陛下,臣以为,既入了我大秦的国土,便都该是我大秦的子民,理应一视同仁,不得有差。”

江清淮就喜欢和这样的聪明人说话:“那龚爱卿以为,该如何一视同仁?”

龚成只思索片刻,就直接给出来比较完整的方案:“既然大赦天下,不如重新归档户籍,凡在我大秦土地上居住过三年者,无不良记录,都可入良民籍。不足三年者,若有亲友举荐担保,同样可入。若家中无人,亦无亲友,便先挂在名下,等符合条件,再入良民籍。”

“以上三者都不能达到者,或有作奸犯科,或为旁人不容,交由大理寺卿查办,再视情况而定,您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