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的妹妹回来了 第22节(2 / 2)

黄阿姨自从听说她们要来春游后,就说要做点吃的让闺女带给今越。上次买工作不欢而散,她事后也很愧疚,更别说今越还不计前嫌帮她看病。

“嗐,多大点事,我可不跟你们见外,以后想吃就去找阿姨。”她想好了,下个月发工资就买几斤生瓜子,请黄阿姨帮忙炒一下,回头让舒老师和赵婉秋也尝尝。

姚青青尝了一把,也说好吃。“你妈妈真厉害,会做这么多好吃的,我妈就啥都不会,她一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外面勘探,我和我哥小时候要见她一面都难,整条胡同就我们兄妹俩和……徐二哥最可怜。”

今越见她提起早逝的父母已经能平淡对待,也就没特意岔开话题,静静地听着,时不时接两句,也没想起来问“徐二哥”是谁。

姚青青虽然吃穿不愁,有大房子好工作,可她没有亲人了。今越想起刚把她救上来那晚,自己的态度好像有点恶劣,她忽然有点愧疚。

不过,这种愧疚并未持续太久,因为舒文明带着人上来了。

小李有事没上来,把表妹送到山脚,交给舒文明就赶回去值班了。小李表妹是个拥有小麦色肤色的年轻女孩,个子高挑,花棉袄,绿头巾,走起路来虎虎生威。

徐文丽为了追上她的脚步,累得气喘吁吁。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今越发现,舒文明偶尔会回头等她,遇到难上的坡坎还会用棍子拉她一把。

小李表妹是个健谈的女孩,上来就跟今越几人打招呼,女孩子嘛,发型、服饰、好吃好玩的,一聊开就热乎起来了。

“这瓜子真好吃,跟我们在村里吃的不一样,是加了大料炒的吧?”

“阿姨手真巧,以后有机会也教教我,我们家自留地顺着地埂种了一溜向日葵,每年都能收二十来斤葵花籽,今年雨水好,应该能收三十来斤。”

“我们家啊,瓜瓜果果种得多,别人家都种粮食多,我妈说我们家孩子多,小孩都嘴馋,就种点零嘴吧。”

今越听她聊天,再看她健康的体型和充沛的体能,推断他们家应该壮劳力很多,每年光生产队分的粮食就够吃,所以也不稀罕自留地种粮食。

这倒是跟上次在人民公园见面那个王晓红家差不多。

但姑娘性格比王晓红好多了,不摆脸色,懂得尊重人,跟谁都不卑不亢,就连跟相亲对象舒文明,她也能大大方方主动挑起话头聊天。

这样的女孩子即使不做自己二嫂,能成为她的朋友也好啊……当然,现在因为徐文丽的关系,今越可不打算再管二哥了。

她现在好奇的是二哥上辈子,是不是也有徐文丽这么个女孩喜欢他,但他为什么没跟她在一起,还远走他乡,终身未娶呢?

大家边吃东西边聊天,玩了两个小时,舒今越手痒,准备到周围的山里看看。

她对农村生活的感情很复杂,一方面讨厌那里盘根错节铁桶一般的宗族势力,一方面又深爱宝藏一样的山林,那里简直是中草药的天堂。

这不,她只随便走了几步,就看见一些在农村常用的草药,有止血的,化痰的,通气的,消食的……真是看着就稀罕。

“今越采这些东西干嘛?”姚青青追过来,她手里采了一些白色的小野花。

“带回家做药丸子。”舒家父母都是很节省的人,平时有个伤风感冒都不舍得吃药,更不会上医院,赵婉秋还是老护士呢,照样在吃过期药。

怕儿女们说,她都是悄悄躲着吃,要不是今越前几天给他们整理药箱,还发现不了。

“这个是什么?”

“柴胡,具有疏肝解郁的功效。”回去可以做成逍遥丸,正好适合脾气爆爱生气的赵婉秋吃。

“那从土里挖出来这个呢?”

“白芨,止血的,用于咳血吐血之类的病症。”

她找到一个,姚青青问一个,边问边帮着采挖,不用一个小时,她装零嘴的小提篮就装得满满登登。

太阳即将落山的时候,几人拾掇拾掇准备回家,今越已经挖了满满好几筐的药材,婉拒了李家表妹的邀约,大家怎么来的,现在依然怎么回去。

李玉兰很高兴,这些风景其实她从小到大都看腻了,但跟她们在一起玩,她们不仅不会嫌弃她不识字,还教她打扑克,跟她聊城里时兴的衣服雪花膏和电影,好像连风景都不一样了。

“咱们认识晚了,错过了我们家杀年猪,今年冬天,等我们家再杀猪的时候,你们一定要来……今年养了三头,交了任务猪还剩两头,能杀很多肉呢,到时候让我妈给做酸菜炖猪血,可香呐!”

众人答应说好,“你有空上城里找我们玩,我们一起去看电影。”

“去公园划船。”徐文丽也很喜欢她,早忘了她是舒文明相亲对象这茬。

回到家里,老两口最关心的就是和李玉兰见面这事,问姑娘人怎么样,听今越和文韵都夸好,他们连忙又问舒文明。

“挺好的。”这一次,舒文明没有被打击。

老两口眼睛一亮,这还是他第一次说相亲对象“挺好”,莫非是有戏?

“那你赶紧把握住,只要你们能处好,我们对女方家庭没意见,争取早点把事情办喽,了却我一桩心事。”

舒文明烦躁,“这都哪跟哪,你以为我想跟人办就能办啊,自己啥条件我有数。”

“你也不能妄自菲薄啊。”

舒文明烦躁地甩甩头发,溜了。

老两口又审问今越和文韵,是不是今天舒文明和李玉兰相处的时候闹别扭了,姐俩摇头,在不确定二哥对徐文丽什么态度之前,她们暂时不暴露她。

老人嘛,万一心急办坏事就不好了。

这可又把老两口急得唉声叹气,接连两天食不下咽。

采药回来之后,今越忙得不可开交,药材清洗、自然晒干之后,她开始炮制,炮制风干之后,有些组方里没采到的药材还要上医院和药材公司去配,又接着磨粉、熬煮和提炼,紧接着又是加辅料,捏丸子……等做出成品药丸,已经进入农历四月。

家里空间有限,只能把炉子和铁锅端到大院里来加工。

“今越你这是熬啥呢,咋这么味儿呢?”

“熬药,中药。”白天要上班,周末还去收购站捡漏,只能晚上加班加点了。

“哎哟,你们家谁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