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的妹妹回来了 第32节(1 / 2)

众人亲眼见着徐端只是拍了拍他肩膀,压根没用力,他这么鬼哭狼嚎肯定是装的,毕竟上次在街道办大院里他也装了一把,听说后来还去街道办要医药费,鬼才赔偿他。

“得了吧胡癞子,你就甭装了。”

“咱们这么多双眼睛看着,人家压根没打你,就拍你一下,看你那怂样。”

“怎么着,碰瓷还碰上瘾了?”

胡癞子疼得冷汗都下来了,可没人信,还说他装得挺像,为了碰瓷真是苦心修炼过演技。

胡癞子:“……”

徐端懒得给他一个眼神,扶起胡奶奶,把人送到家门口。

胡癞子眼看大家都不帮他说句公道话,胳膊又实在疼得厉害,他甚至怀疑自己胳膊会不会折了,也不敢再多待,必须马上上医院,“你小子,你给老子等着!”

看热闹的逐渐散去,今越犹豫两秒钟,还是走进胡奶奶家大门。

她以前每次送人都只送到门口,这还是第一次走进胡家,格局跟16号院差不多,但更干净整洁,也没什么多余的物件占地方,当然也没什么奇花异草和亭台楼阁。

听说这套房子以前是胡家不常住的,估计是嫌太小太简陋看不上住吧。

“谢谢你,小伙子。”胡奶奶看看徐端,又看看进来的舒今越,似乎忘了不久前刚把今越骂过一顿,“丫头知道怎么做逍遥丸了吗?”

“知道,柴胡、当归和白芍三味药需要先提取挥发油,再把药渣打磨成粉,与白芍一起加入丸剂辅料中。”

胡奶奶点点头,“说说怎么提炼。”

舒今越顿了顿,这个问题确实困扰了她很长时间,她甚至在家自己试验过,最原始的就是把新鲜药材捣碎取汁,但药材的新鲜和干燥对药效也有影响,尤其是入丸剂的,讲究缓慢、徐徐图之,新鲜的总感觉差点东西。

她想了几天也想不通,心想还是去图书馆再借几本书看看吧。正好那天覃海洋听说她要借药材加工和剂型制备的专业书籍,就问她是干嘛用。

于是,他立马将她引荐给了中药系的一位老教授。

老教授不仅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也很丰富,还在外面药厂给人做技术指导,告诉她可以用蒸馏法。

蒸馏法能最大程度的获取挥发油,还能保留药效,教授跟覃海洋关系不错,直接把蒸馏设备借她,只是不能带出实验室。

今越为此倒是勤跑了几天医学院。

胡奶奶这才点头,“不错,知耻而后勇。”

舒今越气结,“胡奶奶,您可真是口吐芬芳,刀子嘴刀子心啊。”

“牙尖嘴利。”但胡奶奶还是笑了,她并不一定是要考教今越,她只是想压压她身上的浮躁之气,看来是有效果的。

“你俩认识?”她看了看徐端,又看看今越。

“认识,他是我小叔叔。”

徐端无奈的看她一眼,似乎想解释一下,最终还是放弃。

胡奶奶看在眼里,露出一抹笑容,“那行,那我就连你一起谢了,哪天有空你一个人来一下,我有东西给你。”

“什么东西,不能现在给吗?”

“说你浮躁,还真没说错。”

今越撇撇嘴,只能跟徐端一起离开,前脚出门后脚就叨叨开,“胡奶奶真是的,一点面子也不给我,我现在怎么说也是柳叶胡同有名的小神医……”

叭叭半天,忽然想起个关键事情:“胡癞子记住你了,要是去找你麻烦怎么办?”

那样的地痞无赖,搞不好会去他单位闹事,胡乱举报,甚至尾随到家里去,“他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得看他有没有这个机会。”

“什么意思?”

徐端却又不回答,转而教训起她:“胡奶奶没说错,你以后做事要三思,多想一想后果,有些后果不是你能承受的。”

舒今越不傻,被他抢走针之后就冷静下来了,其实还是出了一身冷汗,胡癞子这人,除非能一招把他弄死,不然轻易不要跟他起冲突。

“行了行了,我记住了。”

“可我看你记性不太好。”徐端意味深长的看着她。

“怎么可能不好,你都不知道我做阿飘……我的记忆力强得可怕。”

“我说让你有什么事都可以来找我,但你似乎没记住。”去找了那个学生。

不就是一套蒸馏设备吗,只要她需要,他能给她借十套。

可她就是不找他。

“鞋子合脚吗?”

他转变话题的速度实在是快到今越都没反应过来,“合脚,很合脚。”

她很少能买到半码鞋,也不知道他从哪里找的,其实她的脚以前只用穿35码就行,后来左脚脚趾缺了之后,一开始走路总感觉抓握力差着点,需要鞋子稍微大一点才好发力,所以改穿36码。

但其实最合脚的还是35码半。

事实证明,舒今越杞人忧天。

当天傍晚,她下班刚回到家,大院邻居们就在议论一个爆炸性消息——

“胡癞子被抓了,听说没?”

“谁,槐树胡同胡奶奶家那个所谓的侄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