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的妹妹回来了 第204节(1 / 2)

就是他再叫一百遍“苏苏”也没用,她就是大写的嫌弃!

男人的话果真不可信,刚开始拒绝得有多坚决,后来按着头不许离开的时候就有多无赖,简直土匪骗子混蛋!

第二天一早,舒今越从单位买了点消炎药水回来,给他打上,手术是在青木县城做的,感谢王老五是一回事,但平心而论他那位表叔的技术真的堪忧,她肯定不放心。

暂时没事的徐端也没一直待家里,等今越上学后,他先去舒文明的小作坊转了转,又回了金鱼胡同一趟,最后还去找了蒋卫军。

俩人不知道聊了什么,下午今越放学的时候,他开着车子等在学校门口,接上她一起上蒋卫军家吃饭。

“老爷子跟几位老战友一起去海南岛疗养了,带着小虎子去的,咱们四个人就简单点,吃涮锅吧?”刚进门,蒋卫军和孙爱红都系着围裙,正在厨房里忙活。

不过,他俩纯属瞎忙,俩人都不会做饭,名义说吃涮锅,结果就用羊肉熬出一锅汤来,菜不会择,肉切得都快有一公分厚了,这样血糊糊的下锅里,什么香味吃不出,全是老的。

舒今越很不厚道地想:还不如去外面吃呢。

徐端接过他们的刀子,“我来吧,今越来帮我。”

舒今越不会做饭,但会择菜和洗菜,不考验刀工的话她甚至还会切菜,几下就把下手打好,他只需要切肉就行。

看着那一盘盘薄如蝉翼的大片牛羊肉,蒋卫军啧啧啧个没完,“今越啊今越,我今儿可是沾了你的光啊,老徐从没给我做过饭,一次也没有。”

“那你也没给我爱红姐做过啊。”

孙爱红哈哈大笑,“就是,我跟你结婚这么多年了,一顿你亲手做的饭都没吃上过。”

蒋卫军理亏,觉得自家媳妇儿真不给他面子,“你看看人家今越多护老徐,我才调侃两句她就祸水东引了,你倒好,还跟着人家来挤兑我。”

孙爱红跟他拌嘴,小两口本来就是欢喜冤家,嘴上不饶人的,闹得狠了打一架“以武服人”也是常事,舒今越在旁边看得津津有味。

就着热气腾腾的香浓羊肉汤锅,大家边吃边聊,今越还穿着白色羽绒服,怕被油点子溅到,都是徐端涮好再给她,她只带着耳朵听就行。

“最近听说放开出租了,有的地方连军产都能出租,你们听说没?”

徐端摇头,他最近都在阳城,忙得很,倒是今越比较关注,因为她想让老妈开诊所,说了一段时间了,就是没遇上合适的地点。老妈天天在外头跑,找倒是找到几处,但租金能接受的地段不好,地段好的租金又高,甚至还有只卖不租的。

“你们军区也有军产出租吗?”今越不知道这个政策开始没。

“我们军区没有,倒是我爸他们单位有。”孙爱红说。

孙父所在的百货公司,因为效益不太好,有些房产是空置的,以前空着也就空着了,现在能允许出租,有钱可赚,大家就都动了心思。“前几天还有人来找我爸呢,说是想租他们单位的房子开餐馆,我爸觉得那位置开餐馆浪费了,就没同意。”

“哪个位置?”蒋卫军涮了一筷羊肉给她,问。

“就今越家不远,离她单位也不远,新桥街道办和柳叶胡同之间,有条很宽的胡同,口子上有一栋青砖二层口,以前是三百货的仓库,这两年效益不好,就闲置了。”

舒今越每天从那走过,这她知道啊!那栋小楼前两天李玉兰还提过一嘴,说乔大姐有个远房亲戚想租来开餐馆,这不会就是同一个人吧?

听说乔大姐那亲戚,还在区里和市里都有点关系,以前她明里暗里炫耀过几次。

当时她还在心里感慨一下,这么栋楼,无论交通还是面积,又或者是地理位置都十分优越,老妈开诊所的话倒是梦中情址,可惜知道是块香饽饽,争的人肯定多,她也就没敢想。

“那栋楼孙伯伯管的吗?”

孙爱红笑起来,今越说话还是有点天真可爱的,“我爸退休了,不算他管,但这栋楼当初是我爸从二百货那边争取来的,争取来的时候是两间破瓦房,是我爸主张着给推平,盖成砖房,还加了一层,所以谁要租的话,大家都默认想听听我爸的意见。”

舒今越眼睛一亮,“那如果租来做诊所,孙伯伯能同意吗?”

她的情绪实在是太过直白了,孙爱红笑起来,“你要开的话,那啥都不用说,今天交申请,明天就给你批下来。”

“这会不会不太好?”

孙爱红又笑了,“这有啥,又不是走后门,这是公平竞争的,到时候要是还有别家跟你们想到一起,那少不了要竞争一下。”不过不太可能,在新桥街道的地盘上,没有人会想不通来开诊所。

只要有舒今越在一天,谁开诊所都只能饿死。

舒今越觉得今天真是来对了,又问了一些具体事项,主要是申请流程,申请需要准备什么材料,晚上到家就召集大家伙开家庭会议。

一说春花胡同那栋二层楼,家里就没人不知道的,因为那里正好是一个十字路口,南来北往的人流和车辆都会在那里交汇,对面是市三百货、红星电影院,左面是新桥街道办,右边走四百米依次是梨花胡同、杏花胡同和柳叶胡同,这些地方住了多少人呢?大家没估算过,但新桥街道的人口主要就是集中在这一片。

再往右边走,就是书城市机械厂为首的三四家大厂,工人数量都在四千以上,甚至还有万人大厂。

这样的位置,简直可以媲美对面的市三百货,没有人拒绝得了。

没、有、人。

“你们别说,那个想要开饭店的,眼睛倒是尖。”

“还有想开服装店的,孙伯伯也拒绝了,因为对面就是三百货。”

大家都笑起来,明晃晃的跟三百货打擂台,傻子才会同意。

舒今越觉得,有这个消息就是一种先机,她将晚上吃饭时记下来的东西,誊抄在老妈的笔记本上,递给老爸,“我妈忙,爸你就照着这个目录,准备一下材料,尽快准备好,过两天我和我妈去找一趟孙伯伯。”

舒立农连忙答应,这种文职工作比做饭送饭更适合他。

他花了半天时间写了一份声情并茂有理有据的申请书,又是半天把其它需要的材料准备好,第二天舒今越和赵婉秋就上孙家去了。

孙父听孙爱红提过,心里已经有了打算,但还是认真看了她们的申请书和材料,以及各种资质,沉吟片刻,“我们这边倒是没问题,就是卫生局那边……”

“前天文件刚下来,省里的态度是鼓励支持。”今越递过来一份文件。

孙父仔细看完,一一核对今越她们的资质,执业年限、专业、范围都符合,这才把材料合上,“行,我们周一过会,你们先回去等消息。”

有这句话,母女俩就放心了。

孙父确实是从单位集体利益出发的,觉得有了这样一个声名在外的诊所,对日渐萧条的三百货也有好处,毕竟有医院的地方就有人,有人就繁华。再加上舒今越医术了得,赵婉秋中西贯通,在一个交通枢纽的位置开一家这样的诊所,方便了临近数以万计的老百姓就医,这何尝不是他们国营单位需要考虑的社会效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