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的妹妹回来了 第233节(1 / 2)
舒老师顿了顿,“那个……你田大叔让我问一声,他闺女现在也没正经工作,本来在学校门口支个小吃摊也还行,结果被李大妈给搅混水,弄得学校都不许人去摆了,小徐的厂里要是招人的话,看看他闺女行不行?”
除了舒今越,所有人异口同声的拒绝:“不行!”
“你田大叔的闺女其实也没外头谣传的那么不堪,其实她命挺苦的。”
舒文明冷哼:“命苦就能跟男人不清不楚?可别让她祸害自家人。”
尤其徐端风华正茂的,外头不知道多少女同志喜欢,要是安分守己的也就罢了,田美芝那种花蝴蝶,去了还不知道要闹出多少幺蛾子。作为男人,他最懂男人,徐端虽然目前看来人品可靠,但将来的事谁也说不准,尤其男人,他不能让今越的婚姻出现这样的危机。
赵婉秋和徐文丽也是同样的担忧,就田美芝那样的样貌和风情,只要她愿意,就没她拿不下来的男人。
舒今越一看他们如临大敌的样子,忍不住笑出声来:“你们想啥呢,徐端不是那样的人,而且田美芝也不一定就是外头传的那样。”
“大家对她的印象,全部基于大爷大妈的道听途说,要说谁真看见她跟哪个男人怎么着了?那还真没有。”
众人一想也是,流言是流言,但——
“那年她跟牛小芳抢男人的事,闹得那男人背处分,牛小芳退婚,反倒是她最后拿到钱还得到众人的同情,美美的隐身在他们身后,这样的心机,你压根不是她对手。”
舒今越无奈,为什么一定要当对手?当合作伙伴不行吗?再说了,那年的桃色风波,那主任会被讹,还真不是无辜的,在婚前闹出来客观来说也是救了牛小芳一把,让她及时止损,是她自己不知感恩,拎不清而已。
不过,她还没来得及解释,门口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今越在家吗?”
众人都没想起来这把略显熟悉的声音是谁,今越那段痛苦的备考记忆率先袭击了她的大脑,她试探着叫:“王老师?”
来人正是王明朝老师,五年前她备战高考的时候,徐端把他请来帮她补习。可以说,没有王明朝老师制定专属于她的学习计划,没有他倾尽全力的辅导,今越绝对考不上大学。
那年过年的时候今越还想去感谢一下他,但他去他儿子家过年了,这几年也一直在儿子家,就连书城市的房子都卖掉了。
她以为,他们的缘分只能止步于五年前,谁知道今天居然又见面了。
但五年不见,王老师似乎老了很多,头发全白,双眼浑浊,没有了以前的睿智与冷静,只剩下焦灼和痛苦。
王老师只是匆匆打量她一眼,“叙旧的事待会儿再说,不知道今越方不方便借一步说话?”
今越带他来到客厅,给他倒了一杯茶水,“王老师有什么事您说,只要是我能帮上忙的,绝不含糊。”
听到她这么说,王明朝很是欣慰,当年只是想跟徐端搭上关系才答应给她辅导,谁能想到这几年过去了,愿意帮他的只有这个半吊子学生。
“是这样的,我闺女的病,想请你去看一下。”
舒今越见他脸上似乎有点为难,于是鼓励道:“有什么情况您只管说。”
王老师犹豫片刻,硬着头皮说:“她的病比较复杂,就是……她结婚多年了,一直没孩子,我一直也不好过问,去年俩人闹矛盾我才知道,她有个毛病,就是夫妻生活的时候会痛,然后她一直抗拒这个事,就也……没怀上孩子。”
性交痛?
第110章
他说完了, 室内有一瞬间的尴尬。
王老师是真的尴尬,舒今越则是在分析他话里的信息量。
作为医生,且是有这么多年行医经验的医生, 今越肯定不会有什么特别的想法或者情绪,虽然性交痛的病人她还是第一次遇见,但并不代表就是什么见不得人的怪病。
“这些事本来不适合我来说,但她母亲很早就去世了, 只剩我这做父亲的,你要是方便的话, 今晚我就打电话, 让她明天从京市回来,我把她带过来, 你帮她看看, 亲自问问她, 怎么样?”
太多的细节他也不清楚, 且不方便代为转达。
舒今越连忙点头,“好, 上班时间段内我都在三百货对面的今越诊所, 你们直接进去就行, 要是下班时间的话, 一般都在家, 你们也可以来家里。”
说到这儿, 王明朝终于露出今天以来的第一抹笑容,“今越这几年成长不少,大学快毕业了吧?”
“是的,马上就能拿毕业证了,谢谢您当年倾囊相授。”
王明朝笑起来, 要说倾囊相授不至于,因为他肚子里的墨水比今越以为的多多了,大部分她都接受不了,人的天赋是固定的,他能做的就是根据她的学习能力和智商因人制宜的制定学习计划,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到最高的分数而已。
反倒是那几个被他倾囊相授辅导的学生,他才刚面露难色的说想请他们帮个忙,其实他想问他们在京市海城有没有认识名医,结果话还没出口,人家就推说工作忙,或者家里有事,把电话给挂了。
后来是他在报纸上看见舒今越的新闻和照片,这才知道自己当年辅导的小姑娘现在已经是远近闻名的名医了,想到闺女那种无法言说的病,女同志之间也更好交流,于是赶紧找上门来。
舒今越笑着跟他寒暄几句,要留他在家吃饭:“您难得回来一趟,徐端这几天也在书城,我给他打个电话,您先坐着等一会儿。”
王明朝于是就留下来,“你们结婚的时候,我该亲自道贺的,但小孙子上学离不了人接送,还望见谅。”
今越连忙笑着说他太客气啦,他本人没来,但却是让这边的亲戚代为送过贺礼的,是一把红色的铁皮水壶。
很快,接到电话的徐端也回来了,“王老师回来了。”
王明朝看着眼前这个愈发成熟的青年,“是的,回来了,以后也不走了。”
徐端挑眉,“那您住的地方方便吗,不方便的话我在金鱼胡同……”
“不用,那年走的时候,房子没卖,只是交给侄子照管,现在回来也能住,你这几年怎么样?”
徐端简单的说了自己的创业经历,王明朝听得连连点头,“你辞职的选择,后悔吗?”要是没辞职,他现在至少是处级干部,以他的年纪是非常年轻非常有前途的,未来能走到哪里还真不好说。
“不后悔,什么样的工作都是一种体验。”
王明朝定定地看着他的眼睛,里面是一种好不躲闪的坚定,他不是在逞强,而是真的不后悔。
“现在厂子怎么样?”
“深市的厂已经步上正轨,目前精力主要放在书城的厂,正在筹备招工事宜。”
王明朝知道他不是那种自吹自擂的性格,忽然想起个事,“书城的汽车配件厂,是在南郊那一带,叫兴华汽配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